九十二节 重骑新军(1/2)
和拓跋久兴手里的军队一样,陈朝的强大让陷入包围的陈国军队还没有感觉到绝望。
三十万的数量,就是他们底气,看着身边,自己一方的将士密密麻麻,他们仍不相信东夏可以拿出更多兵力聚歼他们。
狄阿鸟夺取灵武,召集手下将领开会,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大规模的攻势,虽然军队上开始明火执仗,站到高处一眼望去,旗帜、营盘、人马,无边无际,但是虚是实,陈国的将士又怎么估量?
开会就是要作军事部署的。
很多只知道打仗的将领不知道大王圈住了敌人,为什么还要开会,为什么不直接传令,各部一阵一阵,一波一波地围攻。
他们不知道,尉迟秉也不知道。
狄阿鸟要在灵武开会,给尉迟秉的职责就是保卫灵武的安全。一听说负责保卫灵武,尉迟秉心里一阵又一阵的失落,漫天遍野都已经是我们东夏自己的兵,有什么可保卫的?不参加灵武的军议,那说明不用向自己传达部署,自己要做冷板凳。他自己亏不说,他也为自己五百铁骑亏得厉害。
自投效狄阿鸟一来,他专注于东夏重骑兵的组建,训练出五百铁骑兵。
不是说除了这五百人东夏就没有重骑兵。
东夏皮革和铁艺从鞋子和马掌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现在已是匠多工精,出产巨大。
就连铠甲的标准,都是各国参照的和一心想要超过的,只是其它国家,兵与工分离,将士们不知道罢了。
先是双层漆板牛皮的轻甲,中原朝廷上万件订走,接着东夏就又出双层牛皮嵌竹片的轻甲和双城牛皮嵌铁片的重甲。等风行之后,代表铁艺顶峰的锁子甲,冲轧的明光甲开始涌现,而各种单品的护具,也是精益求精,美观实用,是上等习武之人眼热的精品。因为贸易的得天独厚和对工匠作坊的重视,便是国力雄厚的中原都跟不上。
每年东夏自产的粮食、棉布不算,海运得来的粮食、青盐、茶叶、棉布不算,还会从中原采购大量的粮食,瓷器,茶叶,棉布,这些物品都用于与草原各部进行交换,换来的牛皮,羊皮加工成皮具,又返销中原,同时,东夏自己重开了两座铁矿,与高显合作,恢复了高显境内的几处铁矿,每年还要从中原换铜铁。狄阿鸟受方士的游说,头脑一热,还要在未来几年攒铜铁镇压国运。
有这样的条件,东夏不缺甲杖,一些条件好的将领,都是里甲,外甲,护具往身上套,皮质的马铠也极为常见。
尉迟秉的这一支人马却又不同。
马用特殊的良种马,选用的时候都要经过负重,冲击,绊腿等测试,连腿距都要丈量一番才行;骑士要用身材高大的人,选兵的时候,身不满六尺的不要,举不了二百斤的不要,负重五十斤跑不完十里的不要,即便这样,还要再经过筋骨打熬和层层筛选。他们身上的甲胄全是明光甲构件,连脸都不露。他们使用的武器,三分之一是丈八的长矛,但更多的是一种独有的叫做镗的兵器,中间有枪尖,左右两个长月牙,上头全是小环。
目前他这支军队,只有四百多人,被他叫成五百。
按照相应的配属,他还有一个铁骑两倍人数的轻型重骑兵,人数一共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负责保卫工作的除了他,还有吴班,吴班的军队有一万人左右。
两个人往一起一坐,一通直肠子的尉迟秉就开始一口一口地叹气。
每次吴班一朝他看,他就来一句:“没想到你这么受大王重用,也还跟我蹲冷板凳。”
吴班本来不想与他讲明,但他就这样,叹气,你看他了,他重复一句“一起蹲冷板凳”,不大功夫,吴班就受不了,苦笑说:“本来大王想憋憋你。不让我告诉你。看来再不与你讲,你能在耳朵边哼一天。”
尉迟秉的眼睛一亮。
吴班便说:“灵武一丢,三十万大军的补给被掐断,你不要说你身为重要将领,不知道敌人必会强攻灵武的军事常识?大王挑来挑去,说只有你,才能在这节骨眼上顶住敌人的反扑,让他和众将能够安安心心地计较怎么吃掉敌人三十万大军。你还一个劲儿哼哼,能没有你的仗打么?”
尉迟秉仍是哼哼:“铁骑一出,敌人望风而靡,打一仗就没有了,接下来又没有我啥事儿了。哼哼两句你又烦。”他故意说:“按说该烦的是你才对,文人牢骚多,你怎么就不凡呢,三十万敌军在眼跟前,咱俩只够得着打一仗两仗。也是,前头你跟着阿孝王爷打了,仗打多了人不愁,这才能笑得出来,要是你像我,那还不酸诗加哼哼?”
吴班哭笑不得。
想了一想,他说:“有些话大王没说,但是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这两支军队,一大一小,都是东夏精锐,大王留着我们,是要带在他身边儿,镇守灵武的,拓跋黑云凭他自己打不通灵武,拓跋巍巍就会从西边来救他三十万大军,灵武才是重中之重,也只有集中我们这样的军队才能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