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4章 :刘芒哥的偶像是杨广(1/2)
由于有芒部落是个内陆部落,不可能长途跋涉到海边去晒盐,而唯一能得到食盐的办法就是和来自沿海部落的商队交换,可即使用大量的陶器和皮货与对方交换,每次也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一点食盐,付出的代价非常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有芒部众们的生活质量。
有的书有朋友是不是在想为什么刘芒哥不抢了那些沿海来的商队呢?
兄弟,你太牛了,你怎么会想到这么好的办法,真是流氓所见略同啊,我崇拜你!
刘芒哥起初的想法和兄弟你一样,干脆抢了这些商队算了,但后来想想这种办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些商队每年也来不了内陆几次,一旦遭到抢劫,他们就更不敢来了,那就等于阻断了盐路,今后也就彻底没有盐吃了。
杀鸡取卵的办法虽然可以很快吃到鸡蛋,但没有了产蛋的母鸡,别说是鸡蛋,恐怕以后连鸡屎也没得吃了!
兄弟,看来你只有流氓的体魄,却没有流氓的头脑啊!
交换和抢劫都不是长久之计,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想办法生产食盐,可有芒部落比不得那些沿海部落,人家只要利用闲暇时间把海水想办法弄到石滩上晒着就不用管了,平常日子依然可以上山打猎下海打鱼,晒盐属于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的事,根本就不需要额外付出太多时间和劳动力。
有芒部落离海边少说有几百公里,不但要派出专门的人员去晒盐,来回和晒盐期间还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所付出的成本比交换只多不少,去海边晒盐这条路看来肯定是行不通的。
刘芒哥原来很不理解为什么历朝历代官府都要控制食盐贸易,食盐在沿海产地可是比沙子贵不了多少的东西,为什么要下那么大力气控制呢?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原来古代没有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唯一可以长途贩运的马车又没有解决四轮转向问题。
古语云千里不贩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匹马或是几匹马拉的双轮车拉上一车粮食跋涉几千里地,车上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一个来回人吃马喂的,就更别说靠卖粮食赚钱了。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漕运的原因,隋炀帝杨广甚至宁可冒着亡国的危险都要开凿大运河。
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杨广是夏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刘芒哥最崇拜的伟人也偏偏是杨广。如果刘芒哥想在眼前这个原始社会做出一番伟大成就,他就要找一个古代的伟人作为自己的模板,杨广有幸就成了这个人!
杨广三岁封晋王,总管柱国和并州,十四岁授武卫大将军兼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不满十八岁就统帅三军南征北战,他一生当中平南陈、定镇江、退突厥、镇并州、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统一了华夏,开凿了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度,对后世做出的杰出贡献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哪朝哪代的皇帝能做到他的十分之一,都会被称为千古圣君了。
可就是这样一位胸藏文韬武略,精通诗文音律,凡事亲体力行,有着先知卓见的一代伟大帝王,就是因为开凿了一条造福后世的大运河竟然被后世之人污蔑成了弑父奸妹的昏君,最后还被心怀不轨的宇文化及等叛将勒死在了扬州行宫中,真是可悲可叹啊!
后世有人评杨广道:“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意思是说,不幸的杨广做了皇帝,可怜的王安石做了宰相,如果上天让这两人出身普通人家,一直穷到老,一个肯定是名士,一个肯定是文雄。
可见杨广才华之横溢,本性并不邪恶,只是他不巧做了皇帝,天下刚刚平定人心不稳,人民刚脱离战乱还没有得到多少休养生息的时间,天下各地封疆大吏皆想称王,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凿大运河显然时机不对,偏偏用人又出现了问题,给那些素坏狼子野心之人以借口,岂有不亡国之理!
肃肃秋风起,悠悠万里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燕雀志,圣人之所营。
誓树万世策,怜此亿兆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