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代精神(1/2)
光阴冉冉催世迁,数十载,风景又不同……
1968年12月22日,伟大领袖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
从此,在中国大地上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运动,数以千万计的城镇知识青年放弃学业,怀揣梦想与激情奔赴祖国最边远、最贫穷的地方。( )新疆、北大荒、广东、云南……神州大地好一番生龙活虎之景!
今天的我们,很难为那段历史去说明什么,更无益去评价什么!但至少有一点是必须肯定和赞赏的,那场运动就像一个大火炉,无论你是怎样的性情,在那个火炉里锤炼过以后,一个人将要么重生、要么永远死去!
那样一群人,在回到正常生活中后,他们只会变得更加从容,更加厚重。他们只会去感激生命的可贵……
然而,就在结束十年动乱的后,知青的命运仍然前途不明,躁动的心绪充斥着一个庞大的心灵帝国!是重新构建还是就地就地拆除,是当时最高决策机构面临的异常棘手的问题。何去何从?中国知名一代的命运来到了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中国知青一代迎来的光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不可思议的时代,那个伟大的时代!就在中国知青一代欢呼雀跃时,云南知青的名号却已经悄无声息的被历史永远定格了。原因很简单,以为他们改变或者是提早改变了中国知青一代的命运……
1979年元旦,云南景洪一团农垦十分场
这年,在中国西南这片广袤的红土地上,空气并没有因为节气的原因冷下来,除了有些闷潮的地气外,人们的心中也早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了。 []
这不,停歇了有些日子的类似于民谣的曲子,再次被翻了出来,老幼妇孺皆在念诵:
茂城不见风沙起,
木山葱绿青年来。
摇把红土热血洒,
弋来梦想不留泪!
或许更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言语中的具体含义,也或许只是精神贫瘠的一种娱乐方式罢了。然而,有些知识的人自然懂得,这词确有几分才气,精神也很高昂!倒像是正好戳中了人们心中某个软弱的灵魂一样,不由的有些情切之感,也自然有了较高的传送度了。
这也不足为怪,无论在任何年代,特别是在艰苦的年代,梦想与理想总是治愈一切病症的灵丹妙药……
听……草屋前的院子里,一群跳皮筋的小孩又在念诵了:
茂城不见风沙起,
木山葱绿青年来。
摇把红土热血洒,
弋来梦想不留泪!
孩子们一遍一遍欢快的念着,只是草屋内的两个人早就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开始拌起了嘴。
“和你说过多少次了,把你身上的那些泥巴弄干净再进来!”
“唉?伊萨!咱种的橡胶树今年就要成熟了。我们这一走,可就看不见了。你心疼不?”
男人巧妙的避开了被他唤作伊萨的女人的话题。
男人和女人同岁,45了。男的叫丁茂。
“那还心疼什么,不少人为了能回去几乎都丢了命。”伊萨一边在收拾衣服,听口音不像是云南当地人。
“说的也是,眼看就要回去了,反而觉得有些不舍。哎……”丁茂身上的泥巴还在。
“我明白你在说什么。但你要想想在橄榄坝那位女同胞的事情,还有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万人一拜!放开一些,这就是时运!”伊萨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言语里透着些干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