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怀才不遇(1/2)
更新时间:2012-05-15
“说句大不敬的话,朝廷里的大臣们糊涂啊!如果日本人真的是夜郎自大,那咱们朝廷里的大臣们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优唱洞庭花’了!”
何念祖毫不客气打击着大清朝廷里的重臣们,让奕譞的脸当时就一黑,显然他口中的“商女”其中就有奕譞的一份。不过这样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奕譞打死也不会承认的。只能把一腔的“委屈”往肚子里憋了。
“日本人可不是什么夜郎自大,而是真正的行动起来。就连倭皇都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三十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日本全国产生很大激励。在倭皇的感召下,日本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奸细在我大清以及朝鲜等地活动,恐怕现在朝鲜与我大清的山东、辽东等地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都有了。如今的日本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而他们针对的不就正是我大清吗?”
何念祖不断挥舞着手臂,试图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连两江总督沈葆桢、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可满朝的大臣们却对此不以为意,要是真的刀枪归库,恐怕用不了几年,咱们的海军就变成一堆废铁了,又拿什么跟日本人打仗?一旦日本把咱们大清的海军打败,那我大清在世界的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再次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我大清基业,皇上的基业岌岌可危啊!”
何念祖抓着奕譞对大清忠心,对皇帝儿子关心的弱点不放,不断用大清江山社稷,用光绪皇帝来刺激奕譞。因为他知道,对于奕譞,无论说什么都没有比大清的江山与儿子的未来更重要的了。
奕譞尽管心中不相信日本能打败“强大”的北洋海军,可心中却没有一点底气的道:“怎么可能?我大清海军比日本海军强大的多,怎么可能会败给日本?”
何念祖冷笑道:“当年咱们旗人入关之时,八旗总共才多少人?不过十余万而已,可大明有多少军队?十倍与我,可现在这江山却是我大清的。这是为什么?如今我大清与日本的局势,不正如当年大清与前朝的……”
“住口!”
话还没有说完,奕譞便粗暴的打断了何念祖,他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断喘着粗气,显然心情极度不平静。一股说不出来的压抑感在二人之间迅速弥漫开。
何念祖被奕譞打断话,顿时也想到自己的身份是不能谈前朝的这段往事的,不由心中忐忑,有些心虚的偷看奕譞的脸色。
深吸几口气,奕譞平复了一下心情。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道:“以后这样的话我不希望你再说出来!”
“是,儿子谨遵阿玛教诲!”何念祖适时的鞠了一躬,向奕譞服软道。
“哎!念祖啊,阿玛还是小看你了!”
奕譞突然间叹了一口气:“你想与李鸿章见面,阿玛准了!但有一条,千万不能被‘别人’知道!”
提到“别人”时,奕譞突然加重了语气,想来以何念祖的精明,自然知道这个“别人”是哪个人了。
何念祖心中一喜,知道奕譞已经默许了自己的行动,甚至有可能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与李鸿章修好,改变一下朝廷里的力量对比。于是也很默契的道:“儿子会小心的。不过想来以儿子的年纪,还没到‘别人’惦记的时候呢!”
这话说的好笑,奕譞当即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指着何念祖笑骂道:“谁要是不防着你这个小猴崽子,那谁可就要倒大霉了!”
何念祖也一语双关的舔笑着道:“别人倒霉总好过咱们自己倒霉罢!”
奕譞闻言一愣,想到那个“别人”对自己千提万防却独独忽视了自己最大的一招暗棋时,笑的更加开心了。
奕譞看着何念祖,心中不由得意的想到:“也许我这辈子怎么也斗不过你,但是你万万也想不到,我给我儿子为你找了一个厉害的对手。现在他还小,等到他长大了,能为我儿子出力时……嘿嘿,我看你不手忙脚乱才怪!”
**********************************************************************
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幼童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美国人惊叹不已,入哈佛大学。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的亲切接见。十九世纪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接受了不输于白种人同等的教育。
本来对于这些幼童,大清朝廷的如意算盘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
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幼童们在美国接受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过的是美国式的生活,特别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讲,非常容易美国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
众所周知,在清朝,辫子不是简单的装束问题,而是是否忠于清廷的政治问题。当清廷官吏发现有的幼童剪掉了辫子,就一面严厉管教,一面上奏清廷。清政府自然对这批留美幼童失去了信任。
幼童的这种新变化在大清朝廷眼中就是为大逆不道,于是,很快这些幼童便被召回。
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当时,耶鲁大学的22位留学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120名留美幼童,除先期因不守纪律被遣返的9名、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外,其余94人于1881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国。
唐绍仪,字少川。自幼到上海读书,后被第三批官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那时的留美幼童一样,归国后,唐绍仪也受到了朝廷的冷遇。毕竟在这个时代海外留学生资历并不是官场升迁的正途。唐绍仪受召回国,只能担任品级低微的涉外小官吏。
不过唐绍仪真正发迹是在朝鲜。在唐绍仪担任朝鲜海关税务司秘书时,他结识了当时的总理朝鲜防务事务的袁世凯。袁世凯很赏识这个年轻果敢的小伙子,便把他留在身边担任随员和翻译,两人还义结金兰,拜了把兄弟。如果不是何念祖横插一手,唐绍仪的仕途,从此便随着袁世凯的节节高升,一步步迁升至侍郎、尚书、封疆大吏和对外交涉大臣,成为清廷少有的拥有海外视野、擅于与洋人打交道争权益的重臣。将来更会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何念祖的影响而改变了。
本来在袁世凯的争取下,唐绍仪已经确定年末便会被任命为驻龙山商务委员,即驻朝鲜汉城领事,要是再往上爬一步,就是朝鲜总领事了。但一封朝廷发来的电文彻底改变了唐绍仪的仕途之路。
电文说的很清楚,调唐绍仪入海军衙门任职。为什么要调他进京,担任什么职位却丝毫没有提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