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风起(五)(1/2)
更新时间:2012-06-21
面对外国力量的介入,东学义军情知不是对手,于是很快与朝鲜政府达成了全州和议。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清日两国撤兵,当时聂士成就向李鸿章建议迅速撤兵,这样便使日本在朝军队陷于孤立,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也会自动撤军。但李鸿章正忙着与德国缓和关系,哪里顾得上朝鲜,最终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日军赖在朝鲜不走,这让一直视朝鲜为自己后花园的清国感到了威胁,朝鲜不是要求两国撤兵吗?好,清国答应了,不过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却提出必须要日本先撤兵才行。
大鸟圭介向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口头表示撤兵,但却是缓兵之计,日本援军反而不断增多,一万多名日军以保护侨民和使馆为借口先后从仁川港登陆。
兵力不断增多也让大鸟圭介的信心不断增强。果然,大鸟圭介开始不断挑衅,一会儿否认朝鲜是清国藩属国,一会儿又提出中日两国一道“协助”朝鲜改革内政。
清国和朝鲜都哪里肯答应日本的要求?当即驳斥了日本的这些无理要求,但日本就是赖在朝鲜不走,通过不断的增兵,又把清军拖在朝鲜国内。
与此同时,日本也不断的秘密与英法俄等国接触,争取英法俄对他的支持。
在清国与德奥结成新三皇同盟的时候,英国就已经感受到这个新三皇同盟带来的挑战,为了制衡清国,英国只能大力扶持日本。
四年前日本的海军力量相对于清国来说还不值一提,但四年之后,日本的海军总吨位已经超过的清国海军,可以说,如果不是英国的支持,以日本的财政力量根本不可能独力在短短几年内就使海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日本决定向清国开战,正是英国求之不得的,而俄国,自身陷于德国与中国的两面围攻之下,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威胁感,现在日本能够分散清国的精力,甚至可以削弱清国的力量,这也让俄国乐见清日两国开战。清国损失越大越对他有利。
为了支持日本,保证日本能够战胜清国,英国甚至不惜血本,把他们刚刚研究出来不久,自己海军还没有完全换装的君权级战列舰也拿了出来。
两年前,日本为了拥有与镇定两舰抗衡的战列舰,曾向英国提出购买英国最新研制的君权级战列舰,不过因为英国连自己的海军都没有完全换装,所以日本的订单一直排到了十年之后,
君权级战列舰的诞生象征着前无畏舰时代的到来,直到后无畏舰时代到来前,英国的主力舰都一直是君权级战列舰,它与早先的战列舰相比,从技术上前进了一大步,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战列舰相比,君权级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获胜的把握。
通过对比清日两国海军力量对比,英国最终决定,直接出售两艘已经服役的君权级战列舰给日本用来对抗清国的三艘战列舰。这样,既保证了日本的海军力量不会对清国造成压倒性的优势,又能让清日两国拼的两败俱伤,这样,英国在亚洲的海上霸权将再也没有国家可以挑衅。
英国人的办事效率很高,两艘君权级战列舰是现成的,只需要耐心的登上两三个月,日本就将拥有足以挑战清国海军的力量。不过在君权级战列舰交付日方之前,日本还是暂时的保持了克制,尽量争取把战争拖延到两个月之后。
现在地时间,已经是光绪二十年的五月了,按照公历来说,已经是一八九四年的六月。时间过得飞快。
这些日子,还是发生了不少事情。日本不断的增兵朝鲜,看起来局势一触即发,清日之间就要打大仗了。虽然满朝文武没有几个把日本当回事,可这日子赶得不巧,慈禧老佛爷要办六十大寿,见不得刀兵。于是朝廷派了一个不痛不痒地大臣去日本打了一个花狐哨儿。美其名曰“赴日协和专使”。
那位大臣当然是满腹牢骚,对着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宣读了一番言辞客气的国书,就一溜烟的不见了踪影。只有东京的艺妓私下里对这位大臣有些印象。
而日本方面也对清国的专使客客气气的招待,解释说朝鲜日军只不过是在保护日侨,等朝鲜局势安定下来自然会撤兵。
前段时间还喊打喊杀的,现在突然间又蔫了,这种本末倒置的态度,让大清满朝上下,都觉着小日本其实还是外强中干。当下就更不以为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