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财源[下](1/2)
小作坊的激烈竞争,很快引起了张涵的注意。工匠们把每个人都当成竞争对手,彼此之间,奉行严格保密政策。张涵对工匠们的警惕性很满意。他很重视保密,小作坊单独成区,非得准许不得进入,不同课题也会受到限制的。简单地说,不该知道的,就不要打听。可是,保密成这样,就过分了。张涵是想建立一个集众人智慧的研究中心,他可没期望过会遇到一群爱迪生。
于是,根据自愿的原则,在鼓励政策的支持下。小作坊二百多工匠,被分成三十几个小组。这些小组多半是根据血缘和师徒关系划分的,张涵对此没有意见,只是严格了实验记录,以尽量确保奖励的客观公正。像在卞东做的那样,张涵也安排工匠及子弟们学习识字和算数。
去年年初,木匠们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制成了合乎张涵要求的纺车和织机。新式纺车以水力为动力,有64个纱锭,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使用这种纺车,一个熟练工人每天可以纺纱三百多斤,效率提高了百倍。新式织机同样采用水力作动力,一个熟练工人每天能织布一百三十尺。综合考虑,效率也提升了四十几倍。
其实,使用新式织机织布的幅宽可以翻倍,效率也等于双倍了。然而,那样做的话,张家发明了新式纺车和织机的事,就相当于公开了――原来的织机依靠手腕的力量抛接引线的梭子,不可能织出太宽的布来。(. )张涵不想引人瞩目,就把此事省略了。在制造织机的时候,依然还把幅宽限制在原来尺寸。张涵用自己的私房钱在卞南庄里建了座纺织作坊,使用家里的土地、人员和原料,作坊自然要给家中分上一半,然张涵已经满足了,手里终于有了一个稳定而丰厚的财源。
机织麻布质量稳定,细密平整柔软光洁,是上好的细麻布,每匹约值五六百钱。除去原料等各方面成本,去年下半年,仅仅七个月时间,纺织作坊的纯利润就高达二千七百万之巨。张涵乐的合不拢嘴,“这哪里是纺织作坊,分明是造钱厂。”
布帛是大汉国的流通货币之一,可以直接当钱来用。张涵谨慎地控制着产量的提升。依托张家商队形成的良好的网络,麻布不声不响出现在南北各地。在大汉国的日常交易里,使用布帛交易的,大约有四层多,而大汉国铸造的五铢钱超过六百万万。这么大的交易额,张家的麻布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又分散开来,就更不起眼了。
张涵盘算着眼前着一片葱绿能换成多少钱,他又能从中分多少,正算的高兴,忽觉腰间微痛,原来若若嘀咕了许久,见张涵也不吱声,气得若若捏了他一把,算是出气了。
“想什么呢?”若若嗔道。
“啊,没什么,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想到天下苍生忧患不断,我心里实在是痛惜啊!”
“切!肯定在想作坊呢!”
王眸也很不满张涵走神,在另一边吐他的糟。这两年来,张涵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人也就贪财的很。如果不是结婚时收到了大批礼物,恐怕他连投资作坊的钱都拿不出来。一起生活快两年了,王眸早知道,张涵是个财迷了。
“好吧,好吧!我是在想作坊,去年作坊没少挣钱,我正在算今年能挣多少钱,那又怎么样?你们不想知道吗?”
“切!”
两女一起呲之以鼻。女人的好奇心强,没多大工夫,就忍不住了。
“那今年能挣多少钱?”
张涵脖子一挺,昂首四十五度,王霸之气四溢,都是自己的媳妇,还想翻天不成?太史公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俩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哪里像他头发长见识也长。
“俺不告诉你们!”
弯腰抱起儿子张慎,亲了又亲,张涵希罕的不行,张宁看父亲抱了哥哥,不由“咿咿呀呀”的要抱,张涵一手一个,作出一副苦恼的样子。
“若若,你再生一个,我怎么抱的过来……呀~”
这一回,王眸嫉妒的掐了张涵一下,同样准确无误地捏在腰间的软肉上。张涵立刻觉察出自己犯了错误。王眸去年生下张宁以后,去了桩心事,抱着儿子在若若面前炫耀了好久,没成想,若若前不久又发现怀孕了。张涵赶忙岔开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