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孙氏双壁——荀、郭二臣(1/2)
“抛砖引玉”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七计,意欲是抛出砖石,引来白玉。以自己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同时也可理解成用某种类似的东西,去诱惑对方,达到良好的效果。
而刘华出得计策就是“抛砖引玉”之计,就是利用袁术的贪得无厌和自视极高,对他设下了一个局,让他上当的局。
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三月十一日。
孙灿下令全郡征粮,颖上太守献上粮草三千余石,传遍了汝南全郡,同时也传到了离汝南郡不远的袁术的耳中。
“启禀主公,汝南孙灿突然下令征粮,颖上太守献上粮草三千余石,正准备送往汝南城。”说话的正是袁术麾下大将桥蕤。
袁术听桥蕤之言,心花怒放,眼中露出贪婪之色,喜声道:“果有此事?”
桥蕤道:“此事在汝南已经传开,应该不假。”
三千余石粮草,足以供他数万大军一月使用。当即大喜,立刻下令道:“桥蕤,汝时刻注意颖上动向,若真有运粮队出现,立刻出兵将他们抢来。”
桥蕤领命而去。
三月十三日。
一队押粮队缓缓向汝南行去,运粮之人正是赞军校尉龚都以及他麾下的三百士卒。
突然,一队人马横插而至,早已注意颖上动向的桥蕤立刻杀出,冲向了押粮队。
还未交锋,龚都似是见对方势大,吓的立刻拔腿就跑。黄巾军别的没有什么长处,但逃跑的功夫纯属一流。
眨眼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桥蕤蕤见此“哈哈”大笑,说道:“都是孙灿军乃骁勇善战之师,以吾之见,也不过如此。来人,将粮草通通运回,将士们快随我回去领赏。”
满以为可以领赏的桥蕤,回到了寿春,就遭到了袁术的臭骂。三千石粮食除了上一层是粮食以外,其余竟全是沙土,这让脾气暴躁的袁术如何忍受的了。(. )
当即,又想起孙灿多次让自己难堪,这次竟以沙土戏弄,不由怒火中烧,大喝道:“来人,给我起兵七万攻打汝南。”突然,脑中灵光一动,暗想;“历史上姜子牙八路大军攻打朝歌、白起分兵战长平、王翦分兵灭燕国、韩信十路分兵破项羽、霍去病分兵大胜匈奴。这些先人都以分兵而扬名,我何不也分兵三路攻孙灿。若后世人记载‘袁公路分兵三路,破汝南’那是何等的威风?”想到这里。袁术心中就一阵快意,立刻下令道:“传令下去,分兵三路,起兵七万,兵发汝南。”
袁术麾下的一群文臣武将立刻称赞“主公神威”“主公才华过人,我等不及”这类的拍马之言。
“不可。”麾下一将军上前反对:“大人,分兵三路是大不智之举动,只会给对方各个击破的机会。策闻家父时常提醒‘天下士兵,以孙灿军最为精锐。人人都可以一当十。’大人,不可贸然出击。”进言之人,却是孙策、孙伯符。
孙坚战死时,孙策才十七岁,但身怀血仇,又复仇心切的他立刻前去寿春求见袁术。要求将袁术孙坚旧部还给他。
袁术不舍得,便让孙策去丹阳募兵,在舅父吴景以及堂兄孙贲的帮助下,募得精兵数百人,不过不幸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此时的孙策还是个二愣子,不但招募的兵勇全部死光,自己还差一点丢了性命。
孙策不得以,又去袁术那里相求。袁术见他确实神勇,在加上孙坚旧部并不听从他的指挥,只好将孙家四将,还给了孙策,并收他在麾下效力。
其间,孙策苦读兵法,孙家四将各个都是将才,经常向他们请教征战之道。刻苦,在加上一份天分,让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将军,已经有了过人的见识,他一眼就看出了袁术分兵的弊端。
可是,孙策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往,因此,他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责袁术的不对,说袁术大不智。
试问,好面子的袁术如何能够接受的了,当即斥道;“黄口小儿,未领一次兵,未打一次战,安懂领兵之法,带兵之道?”
孙策重来也没有认袁术为主,也重来没有这个想法,既然你不听我的,那我不说好了。反正也失败也不能怪在我的头上。想着,心中却对孙灿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他究竟是什么人?不过大我五、六岁,竟有如此名望。还两次救下父亲,并且得到父亲的百般赞扬。就连四老可他也赞不绝口。他到底是什么一个人物?”
抱着这个想法,孙策加入了袁术的本部,跟随他一起出战汝南。
***************************
袁术分兵三路的消息,早有流星探马传到汝南。
孙灿包括麾下众将各个都觉得不可思议,随即齐声大笑。
孙灿站高堂上放声大笑,袁术有兵十万,而他才两万五千。因此,所有的人对此战,都不敢掉以轻心,众人都知道袁术不智又无德,因此才决定可以向他下手。却没想到,袁术竟会乖乖的将七万大军拆成三路,这不是摆明的送胜利给他们吗?当即说道:“袁术小儿如此不智,我等也不需要和他客,气先打残他们两路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