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望南京 下(1/2)
ps:昨天几个耍的好的同学出去聚会去了,没给公告抱歉的很。( )
第一一二章望南京下
弘光元年,十月初一。
大明的旗帜,汉武的大纛再次飘扬在了芜湖的城头,这座南京城的最后雄关要塞,最后的屏蔽之地,最终兵不血刃的光复在了秦弦武的手里。
芜湖行辕之内,秦弦武与张琏、梁国武步行在曲廊幽回的日渐凋零宅院之内,踏着枯黄的树叶,映着一池碧水缓缓而来。
秦弦武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园林秋景,一面心情颇好的问道说:“对了,池州方面怎么样了?”眼下局面虽然还有些艰难,然而如今秦弦武也算有了一些领袖气质,不至于时时刻刻操心劳力了,杞人忧天。
张琏沉吟之后,理清了思路之后,回答道:“承大帅钧令,烈武营的五千兵已经是补齐了,预计在十月初七之前,移驻安庆。”
顿了顿,又道:“至于剩下的一万多的降兵也裁汰了差不多三千多人,再过些时日,想必那边的栓选就差不多了,人员数目上,职司估计,能有七千的样子。”
自金声桓与王体仁相继战陨,九江镇、安庐镇两镇的兵马也打的只剩下三千多人。而为了以示公心,铭记功勋,秦弦武便下令将两镇残兵合为一营,编入汉武军中,移驻安庆防备湖北的清军,再将他素来看好,颇有才干的金永柯委了总兵官。
要知道,汉武军中,能起的上一个武字的号,那是绝大的恩荣,要知道就算是三大嫡系将领,所统帅的兵号,用的也不过是一个锐字!
至于委任金永柯这位两镇之中颇有根基的年轻将才为总兵,一来是安抚两镇残部的人心,二来秦弦武对于金永柯也还是很欣赏的,外放镇守也算是历练一番,三来,整编之后的烈武营也仿照其他诸营,设立了四大司,无论情报、后勤、将官任命都收归了过来再加上提察司的渗透也不怕可成藩镇。
“池州的补充兵员和九江的补充兵员大致还有几日能到?”秦弦武继续前行,一边说道。
“池州恐怕还要十日。九江方面差不多七天。”张琏虽然并非大才之辈,然而这些方面的才干却不差,称得上一个干员了。
点了点头,秦弦武停住脚步,看着片片秋叶落下,沉吟片刻,不急不缓的说道:“池州那面,再调拨两千兵给金永柯吧。我军安池大捷之后,清廷为了挽回东南败局,宽松财政,想来会同时在北线与西线给我压力的。”
“嗯…再传我的话给金永柯,让他只要遮护住安庆长江一线便可,其余地界,还是能收缩兵力便收缩兵力,若是清军大举来犯,只要给我守护住安庆便行,另外告诉王忠良,新练的兵,送七成过来便可,剩下的兵,我许他一个虎锐营,务必要同金永柯把西线门户给我守好。”秦弦武沉吟之后,又补充说道。
安池之战以后,东南局面上,清廷虽然明面还有十多万的绿营在浙东,这些兵马在清廷顺风顺水的时候,绿营将官自然是愿意效犬马之劳,然而随着局面的恶化,这些从来拥兵自重的将官们到底会怎样处世也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而随着清廷接受了北地的大包袱,秦弦武不用想都知道,北京方面是绝对不会坐视东南战局的失败的――一旦失败,清廷就必须面对财政崩溃,而财政崩溃,虽然不至于像崇祯皇帝一样殉国,然而这花花世界,他们却也是坐不下去了。
清廷入关至今,从来都是精简受降兵马的,然而就算这样,如今的绿营兵马却仍然显得庞大,若非数十年来,满洲掠夺颇有积蓄,恐怕只需要半年,如此庞大的兵马开支,北地流民四起,税赋一分没有的以及盗贼横流的局面就足以让入关的清廷马上破产。
因此调动兵马,反攻东南便是应有之意,而凭借现在清廷有限的机动兵马和能反攻的战略主力,除了北京的驻扎的五万多旗兵外,便只要屯驻在中原通要的湖北之上的四王八万雄兵,因此秦弦武加强西线的守备力量也是势在必行。
“对了,后天时候的仪式准备的怎么样了?”秦弦武微微转身,向站在左侧的梁国武问道。
“已经开始紧急准备了,想必时间是来的及的。”梁国武如此回答道。
“那便这样吧,我许下的东西也好好发下去。这些阵战而亡的战士,不能亏待了,都是拯救我华夏一族气运的英雄呐。”秋叶散落,秦弦武如此感叹说道。
“是。”
十月初三,天空阴沉。
芜湖城南,土台上下,兵锐蔽天,战士列阵,秋风萧瑟,旌旗烈烈。
呼呼…
土台之上,只有几面白幡与一面临时刻制而成,稍显简陋的石碑在孤零零的矗立着,而在土台之下,秦弦武与汉武军上下将官在亲标的簇拥之下,率领着九死一生的三营一万余铁血将士默默矗立。
而他们所面对的,是一面上书华夏烈士的苍白石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