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2/2)
明安站起身,见皇上精神不错,开口道:“臣身为理藩院侍郎,没能处理好蒙旗事务,实在是愧对天恩。”
乾隆皇帝一听他一开口没说正事,反倒先自责起来,有些不耐烦,开口道:“明安。”
“臣在。”
“善理蒙藏事务是理藩院的职责所在,巴特热与满迪的争端传的沸沸扬扬,卿等有何见地呢?”乾隆皇帝口气虽然和善,但明显有责备的含义了。
“回皇上的话,目前朝臣中不少人都在议论此事,臣等也正在思谋如何处置。只是有一事,臣不能不禀报皇上。”
“什么?”乾隆皇帝奇怪的问。
“臣不敢瞒着皇上,满迪与臣是族亲,只是向日往来不多。”明安一见皇上平静地听着,心里一宽,话题一转,说:“前日臣的侄女——满迪之女来到舍下。”
“咹?”乾隆皇帝颇感意外地哼了一声。
“小女对臣详细讲明了一切,并且说她曾给阿贵大人传书两次,陈述了纠葛始末。”
“喔?”乾隆皇帝略一吃惊,万万没想到是一柔弱女子做下这刀箭传书之事,并且是满迪之女。“这么说——这女子一点不顾念父女之情喽?”
“不全是这样。”明安知道皇上多少有点明知故问,于是就把敏日娜矛盾的心情,事情的曲折讲了一遍。
“依你的看法呢?”乾隆皇帝又问。
“瓦力格罪在当诛。”
“满迪呢?”乾隆皇帝再问。
“满迪当然也有罪,身为人父,罪在教子不严,做为一方父母官,又有失察之罪,使朝廷清誉蒙羞。不过……瓦力格既然已死,其罪也可不议,满迪有丧子之痛,还是从轻处置。”
乾隆皇帝不动声色地听完明安的话,想了想又问:“那么对巴特热——”
“当然,巴特热实属冤枉,应当加以勉励。一来以正清议,二来安抚夷族官吏。”明安早有准备,顺口说出。
“你倒是知无不言那。”乾隆皇帝望着一点弯子不绕的明安,笑着说。
“臣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朕不疑你,不过,这些肺腑之言怕是先出自另一人的口中吧?”乾隆皇帝闪动着狡黠的目光,意味深长地问。
“皇上圣明,皇上圣明。”明安先是一愣,随即又猛然省悟,暗暗叹服皇上精明,确有过人之处,忙说。:“满迪之女就有此意,与臣的意思不谋而合。”
“咹,这就是了。你手中的折子大概就是那女子拟的吧?”乾隆皇帝自有聪明之处,他猜到明安绝不会拿着自己的折子,这么半天也不敢递上来。
“正是。”明安忙把折子递给太监。
“明安。”乾隆皇帝脸色一沉,问:“满迪之女的事还有谁知道?”
“回皇上,只有微臣一人知道。”明安知道皇上在担心什么。
“身为族女,弹劾家人,于理可通,于情……传了出去可是为外人耻笑呵。”乾隆吐出了他所担心的事。
“正是,满迪之女堪称伶俐,正是为此才到舍下,求臣把真情禀报皇上。”
“咹,也难为了这女子,深明大义,礼节周全。满迪糊涂,倒是有这么个女儿,朕倒要见见这个飞刀传书,驱恶扬善的奇女子。”乾隆皇帝好奇的说。
“何时呢?”明安有些受宠若惊,声音颤抖着问。
“明日吧,朕不是单单见她一人,还要召见巴特热。”乾隆皇帝意味深长地一笑。
明安狐疑地望着皇上,猛地频频点头,说:“皇上圣明,臣望尘莫及。”
巴特热在被押解京城途中,大战群寇,义救钦差一举,不到两天就传遍京师。那些大内侍卫和步军营,虎枪营的好友早就不信那些流言,而今一见钦差和各位大人都已心服,就更加肆无忌惮,有恃无恐。连日不断带上酒菜来到囚禁之处,守卫的兵将也不闻不问,甚至乐意和各位大人痛饮几杯。
巴特热倒是过的十分潇洒、快活。
阿贵和其他几人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天到晚烦躁不安。在给皇上的折子没有批复,又得不到皇上召见的情况下,哪敢露半点风声,多说一句闲话,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所以,几人约定,一面守口如瓶,一面口干舌燥地搪塞那些出于不同目的,想探听底细的王公大臣们,急切盼望圣裁。
几天后,散朝的时候,太监终于传谕几人在侧殿等候,几人这才喜忧参半地等候皇上的召见。
“阿大人,看来皇上为此事也十分耗神那。”尚阿力不安地说。
“皇上也难呵,尚大人没见这几日朝臣的举动么,都在盯着皇上,看看到底如何处置满迪。”左副都御史插言道。
“哼,也未必吧,”温福一见阿贵和巴特热的名声与日俱增,心中大是不服,讥诮地说:“就算激怒小小的索伦,又能奈何我大清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