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相见(1/2)
当下回到中,心中甚是喜悦,也不愿意便睡,唤厨房整治了一道香酥鸭舌,一料三江鱼等小菜,取了一壶绍兴女儿红小酌一番.
袭人这数日来身体不适,早就歇下了,却是宝玉特意吩咐不要惊动她.身旁陪着的便是晴雯这女子若论相貌却是贾府丫鬟中生得最好的一个,与林妹妹颇有几分相似,虽然嘴上尖利了些,性子颇急,对宝玉倒也是一心无二.
此时夜已中宵,晴雯也是自床上起来的,来不及装扮,只见钗横鬓乱,衫垂带褪,胸口出露了好大一抹雪白出来,她的腰身极细,斟酒上菜时柳腰款摆,有一种别样的风致.
此时宝玉心中大事已去,安下心来灯下把盏赏美人,又联想起前一十八年那艰辛的历程,心下快意至极,纵身长笑,忽然回忆起了少时学过的一词,却是一&1t;望海潮>,豪情勃,以手击几,略加改动后大声唱了出来:
东南形胜,六朝都会,秦淮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淘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掮簿购郎?
重江叠郦清嘉,有三秋桂子,百里烟花.羌管弄晴,渔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涌高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此词为柳永所作,在此借用,略加改动.)
斯时静夜已深,宝玉清朗的声音长长的响得极远.听到的人对这位“混世魔王”已习已为常.也不加理会.
晴雯见他已有几分酒意,忙去铺床叠被,要他前去安歇.谁知宝玉见这美貌女子行拢身旁,心下顿时一热,借着酒意便将她拉入怀中.
绕是晴雯素日里性情泼辣,干净利落,遇到这等事情也自手足无措
若是对他无意倒也罢了,偏偏心中却也是早许了他的.
一时间鼻中强烈的男子气息混合浓重的酒味传入鼻中,自己的身体里仿佛都充斥了眼前这个俊逸非常的公子的味道.
她畏怯惶恐的的推拒着但是这反抗却让她自己都觉得无力。宝玉喘息着用唇在她雪白娇嫩的颈上用力吮吸着,双手也加意的不住游走,掠夺.
正在这欲罢不能的时刻,外间忽然有人敲门,声音急促且重.宝玉一怔,晴雯顿时清醒过来,羞得满面通红,若一只受惊的小猫一般径直躲入黑影中整理凌乱的衣服.宝玉微微一笑,见自己衣衫凌乱,长笑一声,索性再往身上泼了些酒,径直前去开门.
敲门的人显然已不耐烦了,嘴里已有些不干不净.不提防正大力敲的门忽然开了,手甩了个空,人顿时向前跌了个趔趄,顿时狼狈不堪,心下大是恼火,正待张口便骂,却忽然瞧见了宝玉的一双眼睛正冷冷的看着自己.
他也没料到这深更半夜竟会是宝玉亲自来开门,忙将到口的脏话生生咽了下去.
宝玉眉头微皱,他已认出此人乃是贾政身边的书童,也不立刻说话,冷冷的看了他半晌,直看得这小厮畏怯后退,惶恐不安的时候,这才淡淡道:
“老爷现在找我?我马上过去.”
说着也不换衣,向里面交代了两声,径直向着贾政的书房行去.那小厮此刻看着宝玉修长秀颀的身影从容消失在小路尽头之后,这才如梦初醒的自掌了一个嘴巴:
“该死,宝二爷怎么知道老爷找?这位主子的眼神好厉害,我今儿也是见了鬼.什么鸟呆?”
举步至贾政书房门口,宝玉还是整理了一下衣衫,早有小厮通传了入去.
书房中灯火通明,还未行入,便听到一个豪迈而陌生的笑声.宝玉略微一怔,他只道贾政唤自己来,是为了吟词的事而责罚自己.谁知书房中尚有外人,当非自己所想那般.这也是略一迟疑间事,遂举步进入.
贾政见这个向来不肖之子浑身酒味,身上着的是一身雪白的奇特样式的长衫,心下先自不喜.严厉道:
“你这畜生,半夜里饮酒作乐且不说,偏生又大呼小叫,惊动了二位世伯,好生无礼,还不陪罪?”
贾政的斥责于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只作耳旁风轻轻扫去了.一面作揖赔礼,一面偷眼打量室中另外两人.
其中一人高大魁梧,满面杂髯,声若洪钟,甚是豪迈,一望便知乃是一名武将.另外一人面白体胖,言行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颐使富贵之气,此人见了宝玉笑道:
“贤侄人中龙凤,有孤高不合群之气象,这乃是好事,贾兄就不必苛责了.”
当下一一见礼,听完贾政的介绍后,宝玉却是唬了一跳,这两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名中年人乃是当今大皇子弘历之舅,陈世倌陈阁老!一年前因两江总督贪污狼籍,不堪重用,上特旨令他代摄两江总督,兼辖金陵.
而他这个舅舅,当得也很有些尴尬,据说当年圣上还为王爷之时,膝下无子,为了争夺皇位增添筹码手段无所不用.恰巧陈阁老之妻与王妃同日临产,王府本来生的是一名千金而陈夫人养了一名小子.两家本是通家之好,竟暗地里偷换过了.
传闻在弘历登基之后,先后赐给海宁陈家两张匾额,一名为爱日堂,一为春晖堂.
“爱日”一词是从汉辞赋家杨雄《孝至》一文“孝子爱日”中来的后世把儿子奉侍父母之日叫爱日。(. )“春晖”二字是从唐代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中化出。后人常以春晖来比喻母爱。这两方匾额的题词内容都有儿子尊敬和孝顺父母的意思.其中深含之意自是不言而喻.
这还罢了,那名神情威猛的武将之名更令宝玉瞠目结舌.赫然竟叫作徐达!宝玉起初以为仅是同名巧合,但是听到连表字天德都一模一样之时,这才真的相信历史出现了混乱.
他昔年生长于那个世界之时,虽然外界纷乱流离,但是他外公柳永在世的时候,凭一人一剑之力,威慑四方,倒也令他度过了一个安静平和的童年,在母亲“不忘本来”的要求下,,也幸亏他天资异常聪颖,对此又甚有兴趣.因此石柳几乎将绵延数百年历史的柳家的藏书悉数阅尽,后来论中国历史,连其外公也颇有不如之处.
宝玉注视着徐达,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典籍上对这位将军的记述: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十五年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集庆(今南京)。十七年率兵东进屡败吴王张士诚军。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二十七年九月攻陷平江(今苏州)灭吴俘张士诚及其将士二十五万还师后封信国公。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军北伐元军先取山东旋挥师河南乘胜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改名北平。迫元顺帝北走大漠元亡。”
要知道,在当时元朝的铁骑几乎是全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俄国人,中亚地区,乃至于欧洲人都用土地和血肉充分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而面前这名威猛的将军,却是大元铁骑的掘墓人!
拥有了这样辉煌的武勋,说徐达为一代名将毫不为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