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话红楼梦 > 第五十二章 俘虏

第五十二章 俘虏(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世之女性福音师 人在恶土无限复活 囚宠:娇妃难弃 我的蛇美人 穿越之乱世少妃 倾情天下 多情医仙 寂寞华裳 调皮皇妃 穿越之君美妇丑

“马上去查,扬州城中的三十岁官员士绅的名字,姓段的都给我报上来.”

进来之后,一直一言不的清虚的脸忽然变得惨白,嘶声吼道:

“你这小狗,你想做什么,有本事就冲我一个人来,一刀杀了道爷!不要株连无辜!”

宝玉淡淡道:

“我什么都不想做,只是阁下当年未免做得有些欲盖弥鄣了些,试问若我的全家被杀,我是绝对不可能几十年还呆在一处地方不去为他们报仇的.想必你当年结下不少仇家,又被武当逐出山门,失去了师门的庇护,为了娇妻爱子的安全,于是就伪装出一种全家遭难的假象,结果暗渡陈仓,将他们接到了扬州,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当然,做父亲的自然期望儿子光宗耀祖,少不得要助他一臂之力.从你现在还在漕帮做元老看来,你儿子看来也没成多大气候.要不你早就去享他的福去了.”

说到这里宝玉微微一笑,但是看见他微笑的人,心中莫不生出一种被看了个通透的寒意.

清虚面色青白不定,冷汗自额头涔涔而下,此时已有人自堂外行了来,交了一张纸给宝玉这情报机构却是自陈府中现调的人过来.

宝玉以手托腮,看着那张纸啧啧有声:

“符合条件一共有六个人啊,恩,有三个乃是本地人氏,直接剔除,还有三个.怎么样,清虚道长,本人现在也聘你为我们聚贤庄的元老,价钱比起漕帮只高不低,剩下这三个人俱在官府中勾干,都是有家有业的大人物,不可能随你浪迹江湖的,跟了我,令郎升官财指日可待.莫非,你当真要我违背良心,弄得本来和睦美好的家庭家破人亡?”

“常言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了,道长也是聪明人,应该不会做出胡乱认儿子的傻事,我可是要滴血认亲,验明正身的.”

听到家破人亡四个字的时候,清虚的脸上肌肉突的一颤,而宝玉最后的话更彻底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他木然了半晌道:

“是段子明,现任扬州转运副使.”

宝玉笑着亲手给清虚松了绑,按他在旁边椅子上坐了此时人质在手,清虚哪怕有他们祖师爷张三丰的能耐,也不敢动他一根寒毛:

“还是你老爽快,对了文和(贾诩字文和),去孟老那里打个招呼,说将扬州转运副使段子明调到金陵附近来,给他放个知县实缺.”

清虚闻言虽然还是面无表情,但心中却是又惊又喜,知县虽然比转运副使品级还低了些,却是实打实的一方父母官,为了给自己儿子谋个实缺,他也不知费了多少心思也未能如愿.

此时在他眼里,这名片刻之前还必欲杀之而后快的讨厌年轻人,也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坐了半晌,终于还是觉得有些不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宝玉恭敬拱手道:

“谢过公子.”

宝玉微笑颔,接着又托着下巴,饶有兴趣的看着被绑得似个粽子的向闯.后者顿时破口大骂道:

“你要想收买我,休想!$#%#$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方言痛骂.”

宝玉却也不恼怒,唤人将他的口封住,笑道:

“将向老的孙女带上来.”

向闯闻言身体顿时一阵剧烈的晃动,口中咿咿唔唔,望着宝玉的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他的儿子媳妇均早亡,就剩下了这么一个孙女与他相依为命!江湖人最重香火,宝玉此言,正是抓住了他的唯一致命之处!

向闯的孙女名叫向燕,此时却被数名健妇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拉了进来,小妮子的皮肤虽然有些黑,身材却玲珑有至,很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俏丽青春气息,她进门便看见了被绑得似个粽子的爷爷,顿时哭喊着要奔过去奈何一身武功被封有力使不出来,被生生拖住.

宝玉走到她面前沉痛道:

“姑娘,很对不住,你爷爷对我们的威胁实在太大,他又坚持不降,我们只有……..”

向燕这一惊端的非同小可,忙哭喊道:

“不要杀我爷爷,要杀就来杀我!”

岂知宝玉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徉作沉思良久,方才为难道:

“其实,这事本来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也不想搞得动刀动枪见血,杀了你又有什么用,对我有什么好处?只是…….”

常言道,蝼蚁尚且贪生,向燕还未满二十,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节,自然不愿就死.听得他话风松动,忙追问道:

“那………那你要我怎么样?”

一想也不妥当,忙补充说:

“但你若要我出卖漕帮兄弟的话,就直接杀了我!”

宝玉不屑道:

“那种乌合之众,何曾放在我心上过?”

他的话语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夺人魅力,配合上日前那场惨烈的厮杀,能让人自然信服.向燕退后一步,怯生生的道:

“那,那你要我怎样.”

宝玉笑了笑那种笑容很似狐狸对小鸡的真诚笑容从容道:

“实不相瞒,姑娘花容月貌,在下有几个兄弟对姑娘一见钟情,我是来替他们提亲的!”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回到明末虐大清 改革大唐 枪火余烬 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 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