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幼时英烈(上)(1/2)
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车也已开到了怀涞郊外。(. )沿着土路朝前看去,远处似有一座小村落。低矮的小平房上炊烟袅袅。是啊,小鬼子虽然来了,但是咱们中国人的饭还是要吃的。不吃饱饭,拿什么和去小鬼子玩命?毛主席都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着这副水墨画似的夜归场景,关萧宇和程佳琳的肚子都开始不争气地叫了。
来到村口,他们居然发现这里竟喧闹非凡,但这样子却看似有些极不寻常。三四个孩子围着一个手拿拨浪鼓的货郎担,还有几个村民则围着一些看似逃难至此,穿得比丐帮弟子更胜一筹的外乡人在争执着什么。
奇怪的是,那些难民似乎都又听命于那个货郎担,一个个怒目圆睁,却隐忍不发。但只要那个货郎担一声令下,他们就恨不得把那些村民都生吞活剥了。
关萧宇和程佳琳同时摇下了车窗,外面的争吵声便一阵阵传了进来,虽然还隔着段距离,但依稀还能听得清楚。他们立即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个村子名叫南山堡村,隶属于怀涞县。这个货郎担是走村翻山跑单帮,卖针头线脑小玩具,肥皂草纸卫生巾,假烟假酒假发票,做做小生意的。路上遇到了这群被鬼子屠了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难民。那货郎担于心不忍,就带上了这些难民,一起来到了南山堡村。
刚进村子,货郎担的拨浪鼓声就把孩子们吸引过来了。见孩子们对自己的小玩具爱不释手,那货郎担便顺水推舟地让孩子们把他们带进村里,安顿这些难民,然后就把小玩具送给他们。
见有这等便宜的好事,孩子们当然乐意了。这时,几个村民来叫自家小孩回去吃饭,见此情形,倒也乐意帮这个忙,毕竟那个时代民风淳朴啊。但是,攀谈的时候,村民们却看出了蹊跷。
原来,那个货郎担虽不是本地口音,却倒也交谈自如。但那几个难民就不同了,哑巴似的,问谁却谁都不开口。一开始,村民们还以为他们是被鬼子吓蒙了,还没回过神来。但细看之下,问题就来了。
往日也有难民逃过来的,却无不是拖家带口,大小包裹的。可今天的难民着实异样,清一色的轻壮汉子,且细软物事一样没有,就连个做招牌的讨饭破碗都没有。空着两个手逃难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后来,终于有一个经不住盘问,开口说了几句。这不说不要紧,一说就露馅了。他们哪儿是什么难民啊,简直就是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开除的老外留学生啊。这中文说得明显不是异乡口音,而是文理不通的异国口音啊。
其实,包括货郎担在内,这些都是日军派来侦察的小分队。他们想靠化妆成难民,再由精通中文的少佐队长阁下化妆成货郎担,带着混进怀涞城内,摸清前敌总指挥部的情况。
但这到底是抗战初期,日军化妆侦察经验严重不足,连关键道具破碗和打狗棒都不准备,就敢冒充丐帮。派出的又大都是不通中文的童鞋,就算是哑巴混丐帮,那也至少要准备块“卖身葬父”的牌子才像样啊。结果,还没走进怀涞城呢,就被淳朴的村民给识破了。
这时,躲在远处车上的关萧宇,见一个背对着他的小鬼子版难民悄悄地把右手放到了后背裤腰位置,隐隐约约能看见,他似乎已经把手扣在枪把上了。这情形就不妙了,搞不好,顾家村惨案又要发生一遍了。
但是,现在村民及孩子和小鬼子们混在一起,关羽属于大杀器一类,根本不可能出手的。关萧宇急中生智,翻出车座底下的的量子护服,在车上就穿戴了起来。然后,手持集束等离子枪就欲下车。临行前,再三关照程佳琳绝不可下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