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从龙入宫(1/2)
张家兄弟离开后,这四爷一党的人就像是销声匿迹一般,做官的尽着本分,不争不抢;四阿哥离开政坛,种地栽花,与世无争;十三爷也常跟着尹继善等人一起说笑,丝毫不闻窗外事。
这一系列的怪事倒让康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先去了雍亲王府看不出什么特别就往胤祥这里走来。
“十三爷,不好了,万岁爷来啦!”一太监跑进来找到胤祥说道。
“慌什么?继善,你和影儿带着弘历到后院躲着,我前去接驾”,胤祥吩咐完后就召集福晋少爷们跑了出去候驾。
“弘历,你要进宫了,从今天起,你将是决定你阿玛成为帝王的重要原因”,尹继善抱起弘历轻声说道。
“放心吧!我一定会完成历史使命的”,弘历笑着说道。
康熙帝一见胤祥有些瘦了,心中不免起了爱子之意:“你们都起来进去吧!里面暖和,我今天来不是什么皇帝驾临,只是一个父亲串串儿子的门而已,福晋们也别站着,都是朕的儿媳嘛,找个地方坐吧。”
“朕听说,弘历在你们家住着,今天怎么没看见他呢?”康熙见四处没有发现弘历。
胤祥忙站起来禀道:“回皇阿玛的话,他正在后院玩呢?我这就去把他叫来。”
没过多久,弘历就被带了来,聪明乖巧的弘历忙跑到了康熙怀里:“皇爷爷,孙儿好想你呀,你也不来看我。”
“真是个好孙儿,我这不是来看你了嘛,最近功课学得咋样啊?”康熙被他弄得龙颜大悦,抱着他笑着问道。
“最近读了一首诗,有些不明白”,弘历说道。
“哦,什么诗?”康熙摸了摸他的脑袋问道。
“就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她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孙儿总觉得这是一篇大仁大义的诗,而十三叔硬是说它是一首发牢骚的打油诗,儿孙请皇爷爷解惑”,弘历认真地问道。
“这可是当朝大学士张英老先生的家书,你什么时候知道了,皇爷爷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话说张大学士的老家在桐城,与当地名门望族吴家是邻居,两宅之间本来有一个通道,后来邻居吴家建房没有通知张家就占用了通道,张家见此不同意就将官司告到了县衙,县官见双方都是名门望族,就不敢管。[ ]于是,张家就给在京做大官的张英写了一封信,让他出门干涉此事,但张大学士觉得应该谦让邻居就作了这首诗,家里人一读此诗就明白了,便主动让了三尺,吴家人见了也不好意思,也让了出来,就出现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
“哦,从这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张老先生的高风亮节,有人怪皇爷爷不该重用张先生这样的无大才的人,今天孙儿才知道皇爷爷用张老先生就是因为看重了他的高尚品德,皇爷爷以德治天下,才使海宇升平”,弘历故作惊讶地说。
“嗯,孙儿说得真对,那你明白了这首诗的真正意义了吗”,康熙似乎觉得自己找到了后世之君。
“此诗从表面上看确实如十三叔所说,很平常,但其中却包含了难得的谦让之德,比任何华美文章都要德化人”,弘历解道。
“对,对,孙儿真是聪明,来人,传朕口谕,赐张英父子黄金一千两,并将此御写的诗刻在碑上用金子装裱,放在张氏祠堂永世传扬”,康熙十分欢喜地写出这首诗交给了李德全。
康熙放下弘历又对胤祥说道:“那事就算过去了,以后你就恢复自由吧!你实话告诉我,那个胆大的笔帖式和影儿是不是在你府上?”
胤祥心中不由得一惊:“儿臣不敢隐瞒,因怕他一介书生不能受那等寒冷之苦,就把他接到了府中,我这就去叫他们来,请皇阿玛降罪。”
“罪就不用了,他们结婚了没有?”
“还没有,尹继善硬要等中第之后才肯行婚嫁大礼。”
“哦,倒真是个书生。”
不一会儿,尹继善就走了来,弘历一见他来,便故意跑到他面前来:“小先生,学生给您见礼了。”
康熙摸着胡须笑道:“孙儿啊!你怎么叫他小先生了呢?”
“回皇爷爷的话,他这些日子教了我很多道理,就是先生,而他又比那些老学究小很多,所以孙儿就叫他小先生了”,弘历几乎成了此时的中心人物,把大家都弄得轻松起来。
“乖孩子,真懂事,来,尹继善,我就把这个汉代玉佩送给你,就算是给你的拜师之礼了”,康熙高兴地从身上取下来递给尹继善说道。
尹继善忙跪下谢了恩不禁想道:“这些皇族出手真是阔绰,前几天的一个扳指在市面上一打听居然值二十万两白银,这个汉代玉佩如果是真的话起码又不下十万了,自己要是带着这两个宝物回到现代,就不愁买不起北上广的房子了。”
“继善,从今天起,你和影儿就与弘历一起随朕进宫,由朕给他亲授课程,你在一旁提点提点他,影儿就照常在朕身边服侍,让朕享受一些当年苏麻拉姑服侍时的感觉,放心,我不会亏待你这位未来的福晋的”,康熙喝了口茶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