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遇见故人(2/2)
“申兄可去寻庶吉士刘之纶、金声两位大人。”张恭渝道。
金声,字正希,徽州人。崇祯元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刘之纶,字元诚,四川宜宾人。与金声同年进士,同为庶吉士。
“这金大人与刘大人,是一心卫国,忠于大明之人。”
张恭渝想了想还是说道:“如果有一天,你真要带兵出战,来我住处寻我,我有些东西给你。”
第二日,毛羽健派人来告知,门面已经谈好,请张大富一同去办理手续。
张大富在张恭渝那里拿了银子,便和张启能带了几个人一同去办理购房手续。
张恭渝原来设想的是,待孙承宗应召至北京,想办法与之见面,将空间里的手榴弹交付于他,由他转交满桂和袁崇焕。如今见着申甫,便想怎么支持一下他,不让他再像历史上一样,“不得已,痛哭”,当夜率兵“缒城出”,“取民间牛车,加竹盾”,向后金兵发起冲锋。
申甫“不得已,痛哭”,并不是他怕死。而是因为皇帝没有给他兵,他只得招募了些吃不饱饭,又听不懂训练的人。被兵符一道道催去打仗,那就是送死。
就这样,申甫失败后,朝中官员依旧要求追究举荐人金声的责任。崇祯派人调查,在城外发现申甫尸体,崇祯说:“申甫以死卫国,虽然失败了,举荐者并没看错人。”金声才没有被问责,弹劾之声慢慢消散,他被重新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但金声婉拒了任命,托病辞职,回乡教书。
这就是明末朝中官员的尿性,自己不做事,还要打击做事的人。说实话,我是看不懂崇祯朝这些文官的脑回路。申甫无论是否有真才实学,只为得一个官名,也付出了生命。皇帝不给申甫这个副总兵官帽,想来也不会发给其他人,这又有什么好嫉妒而非要置人于死地?并且死了还要被当做党同伐异的工具。
多半是京城的护城河太宽,文官们想不到会有被攻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