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如去花凤楼(1/2)
王梁与柴八斤商议了一下午,这个外表粗犷的汉子给他的唯一印象,便是为人民服务。
两人约好,七天后带着滑轮组去给程县令看,而且这主意还是柴八斤出的,他一心想为沉沙河里的那些农奴做点事情,寻思着把这东西交给父母官,定然会起大作用,最起码操作上会有极大的便宜。
而王梁至始至终只保持一个意见,无论如何都得把银子赚在手里,为人民服务这事就算吵吵的天花乱坠,手里没银子也不顶个屁用,所以相对这一观点,王梁又对柴八斤进行了极其深刻的改革式教育。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能盲目的相信父母官,那样只会被人当做鸭子涮。
对此,柴八斤坚决不予苟同,这让王梁好一顿郁闷,这家伙虽然有一颗玲珑袖珍的心肝,可里面的血液已经全被愚忠腐蚀。
实在没办法了,王梁只能干出抹黑迟县县衙这件不如人意的事情,远的不说,就说眼下时节的粮税问题,其实粮税本来不高,寻常农户都能吃得住,只是交粮的时候忒他妈操蛋。
农户交粮时,县衙都会让官吏用斛来装,这样除了称重比较方便,也有利于官吏使些利己不利人的阴损手段。
每当粮食在斛里堆出粮尖的时候,旁边的官吏都会使出吃奶的力气对准斛壁踹上一脚,让里面的粮食顿时犹如发生了大地震一样,如此一来,斛面上那些淋出尖的粮食就会哗啦一声掉在地上。(. )
而这些地上的粮食,就会全部进入官吏的口袋,来交粮的农户想捡也可以,后果无非就是吃几记响鞭,要是不服还可以,去牢里蹲几天吧,至于罪名,按你个扰乱官吏收粮税行不行。
这在大宋律法里,叫做损耗,运粮期间无意间洒在路上的粮食是没有数量的,而这些被官吏踹进自己口袋里的粮食,都会成为那些没有数量的粮食了,而这些亏损又有谁来承担,还不是老百姓,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然后户部大员们再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对皇上说今年的粮食收成不太好,皇上不信还能怎么着,他难道还冒着风吹日晒的恶果出宫检查检查各地的粮食收成啊,有这时间还不如在龙床上多操几个妃子。
除了农户交粮,商户纳税自然也不可避免官吏们的这些好手段,开门做买卖,收到的银子难免有碎有烂,这样的银子没官银值钱,最终只能被按时按期的送到官号里从新回炉,而余出那些银角,还不是都进了相关部门的口袋。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十万雪花银难道都是官员贪污受贿而来的?开玩笑。见得光见不得光的灰色收入,在官员这里,自古就叫生财有道。
就抱着这样一个孜孜不倦引经据典的好态度,王梁终于说服了柴八斤,要不然也不可能跟他磨叽一下午,做点买卖赚点钱容易么,说了半天都快把嘴皮子磨烂了,而且柴八斤这驴草的也不说给倒口水喝。
空说无凭,临走的时候,王梁用炭笔起草了一份协议,大概就是要保密而且不能违约之类的,至于赚钱以后怎么分红,那是赚钱以后的事情,现在柴八斤没管他要铸造本金就不错了。
签字画押后,柴八斤客客气气的把王梁送至门外,留他在这里吃饭他不应,便又问了一句到底是哪位高人发明的滑轮组,王梁转身微微一笑,道出一人的名字,柳四娘。
……
回到林宅,见门前栓着辆大马车,杨松那厮正从林宅里往外搬腾家什,王梁不由蹙眉,走上前去问道:“怎么个意思,这就搬啦?”他没想到杨松与严正会这么早早的来到林宅,眼下还没落日呢,这也忒急了些吧。
“公…”搬着一书箱的杨松刚想说话,注意到这外街上净是行人,转嘴小声道:“柳姑娘让搬的,说是先把力所能及的小家什搬到那边去,明后天的再搬大件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