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包新投产(1/2)
杨元钊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还有什么问题,意向很快签订了,这个面粉厂,在杨元钊的建议之下,被命名为了包新面粉厂,总装机容量为3台,4万5资金之中,尉明解决了2万,两个地主,一个人拿出了1万,剩余的5000,被杨元钊留给了的刘澍和杨悦,虽然他们现在没有什么钱,可是这笔钱可以先欠着,至于土建的费用和人力,被尉明和吴广仁等人揽下来了。
这是包头,荒地众多的,在杨元钊的院子不远处,就有一片荒坡地,到处都是碎石,根本就无法耕种,用来改装作为工业用地比较合适,土建的工作很简单,一个简单的房子,顺便打一口井,还有从外面购置大量的煤炭,这些,也就是几千就可以解决。
杨元钊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生产处3台面粉机,让这个工厂日生产能力,达到6000袋,6000袋,看起来很多,可是真正算下来,也不过是15万斤,不到75吨日产量,别说是放到整个华北华中,就算是在山西,就可以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太原外国洋行,日销量最起码在的1.8到2万袋之间。
现成的东西,又有那些铁匠们的帮忙,3台机器,只用了2天多的时间就完成了。
这个包头第一个工业企业,非常奇葩的出现了机器等待厂房,两天的时间,大量人工的工作,算是围起来了一大片院墙,标准化的车间,暂时没办法,好在,之前塑料棚的提点,他们从杨元钊这里拿到了塑料,跟稻草等配合到一起,勉强的完成了一个厂房,水井就急不得了,好在,蒸汽机对于水的要求,没有吃水那么的高,包头临近黄河,周围正好有一个小小的河沟,从河沟之中,引过来一个水渠,勉强解决的供水的问题。(. )
全部工作完成,已经是一周以后了,赵书明找了算命先生,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的,燃放鞭炮之后,被命名为包新的面粉,就开始了攻城拔地之路。
6台蒸汽机,放在了整个工厂的六个角落,经过了杨元钊专门设计,他们都是在面粉浓度最低的地方,不容易引起爆炸,再加上内部良好的防火隔热,又让这个面粉厂的安全性降低到了最低,甚至还根据后世对于防火的知识,对于工人的着装进行了规定,一些金属的,容易引发火星的,都被去掉了,包头的第一家工厂,也成为了第一个,工人同意着装的工厂,跟后世的工作服相似,是蓝色的。
3台面粉机,每天24小时连轴转,工人分成了几个班组,杨元钊的机器,使用人员很少,那些被他带出来的铁匠,挑选了五个人,作为工程师,全程的监控整个机器的运转情况,杨元钊以后世的理念设计出来的机器,加上军用的蒸汽机,出现问题的几率远比别的工厂要少的多,除了这几个人,剩下的就是十来个壮汉,他们负责进料和把成品装进库房,主要是力气活,这样的工人最容易找,从佃户之中挑选出来了接,又从流民之中挑选出了一些。
既然是粮食加工企业,那就需要庞大的仓储,库房没有现成的,吴广仁把他家最大粮库给贡献出来,虽然新粮还没有入仓,可是有了面粉机,把所有的麦子都磨成面粉,不是最佳的选择么?
4月,机器的轰鸣声,第一次的在包头的上空响起,包新面粉厂正式成立,拥有包括几名从太原招聘的钳工在内的56名员工,却拉开了包头工业化的序幕,每天产量6000袋,2月之后,提升到了2万5000袋,之后稳步提升,从一个小小的,只有56个人的工厂,逐步的发展到影响整个西北,甚至是全国的农业集团。(. )
杨元钊居住的院落,赵书明和吴广仁正焦急的等待着,现在已经是五月七号了,机器已经连续不断的生产了10天了,接近6万袋的面粉,就这么的堆积在库房之中,两个地主也从最初兴奋,变得麻木,甚至有些担心了起来,要知道,几十号工人的工厂,每天的吃喝花用,还有机器运转时候消耗的煤炭,甚至是原料,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可是制作出来的面粉,杨元钊却不允许销售,这多多少少的让他们郁闷了,如果不是杨元钊的严令,又是包新面粉厂最大的一个股东,他们早就把面粉在十里八乡之中销售了,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赵叔,吴叔,你们在这里有什么事情么?”尉明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吴广仁两人,略带奇怪的问道。
“文举,你来的正好,快去跟元钊说受,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