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悲剧的传奇英雄源义经(2/2)
前往吉野山的山路上,静御前由于身怀六甲,体力不堪负荷,源义经念源赖朝不至于对妇人孺子下毒手,决定让静御前下山躲藏。
临别之时,源义经送给静御前一面小镜,谓:“愿君早晚梳洗之际睹物相思。”
遂遣仆役数人护送下山。
然而下山途中,仆役心生歹念,强夺财宝之后即各自散逃。
进退无路的静御前在此时为追兵所逮,送往镰仓。
由于静御前在山中被捕,吉野山的僧兵们知道源义经一行必藏于山中。
僧兵们唯恐得罪源赖朝,招致大军前来征讨,于是决议上山捉拿源义经。
僧兵们击鼓为号,开始纠集。
弁庆听到鼓声有异,下山窥探,果见僧兵披甲带刀,急忙回报。
源义经认为僧兵熟谙山势,战不可胜,便准备转移阵地,逃往别处。
此时源义经四天王之一的佐藤忠信心知战不能胜,逃亦难免,决定舍身殿后,保主脱险。
源义经知道佐藤忠信心意已决,想起了在屋岛之战为己牺牲的佐藤继信,有感今日一别即为死别,无言凄然诀离。
佐藤忠信带着几个自奥州出征以来仅存的忠勇部将,伏击追击而来的僧兵。
佐藤忠信与僧兵大将横川觉范展开死斗,最后斩觉范,枭其首,僧兵见状惊恐,鸣金自退,然而佐藤忠信的部将已尽皆阵亡。
佐藤忠信后来独自潜回京都堀川御所,被北条时政守军发现,激战之后壮烈自刃身亡。
公元一一**年四月三十日清晨,藤原泰衡命家臣长崎太郎率五百骑突袭驻居高馆(又称衣川馆)的源义经。
源义经家臣们发现后迅速迎战:弁庆、伊势三郎、增尾十郎、片冈八郎、铃木三郎、龟井六郎、鹫尾三郎、备前平四郎等八人固守玄关大门,喜三太爬上屋顶,以窗板为盾,拉弓搭箭狙杀敌军。
源义经则以战死于藤原泰衡的家臣手下为耻,不愿出战,独自进入佛堂中诵经,做自尽前的准备。
源义经的家臣们为了保护主君能平静赴死,抱着必死的觉悟,舍命决战,各自斩杀多人后壮烈战死或自刃。
传说弁庆见大势已去,入殿向正在诵经的源义经诀别,相约黄泉路上为伴,随后重返战场,挥刀如舞,人马无别,顿时血雾弥漫,遍地尸骸。
敌军近战不得,于是弓手尽出,万箭齐发,刹那间弁庆身上插满羽箭。
但只见弁庆仍不见死态,长刀乱斩,状貌骇人。
突然,弁庆大刀一收,宛如佛教的仁王(护法金刚)塑像一般傲然而立,嘴角似笑未笑,身躯则不动如山。
敌军未知弁庆生死,一时间亦无人敢上前探查。
后来弁庆被一匹马撞倒,众人方知弁庆早已身亡(此即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弁庆立往生”
)。
诵完经的源义经回到寝室,手刃乡御前与四歳的女儿龟鹤御前后引刀自裁。
源义经波澜万丈的31年生涯以悲剧落幕。
讨伐源义经后的藤原一族仍未得安稳,首先藤原泰衡之弟藤原忠衡认为藤原泰衡此举违背了父亲藤原秀衡的遗命,反对藤原泰衡向幕府屈服。
因此在公元一一八八年六月二十六日,藤原泰衡袭击藤原忠衡居馆,杀了藤原忠衡。
冷酷无情的源赖朝则在利用完藤原泰衡后,宣称藤原一族窝藏钦犯,罪无可逭,公元一一八八年七月十九日,亲率大军北上征伐。
藤原泰衡焦虑辩解,称:“往日种种皆先父秀衡一人独断,今已依麾下之命诛杀义经,泰衡但有功无过,何以致罪?”
然而藤原泰衡仍未明白源赖朝志在天xia ,岂容藤原氏据地自恃。
藤原泰衡在源赖朝大军到达前就先纵火烧毁居馆,弃城北逃。
公元一一八八年九月三日,藤原泰衡为部下河田次郎所弑,首级于9月6日送达源赖朝本阵,之后葬于藤原氏祖坟中尊寺金色堂。
数代雄霸一方的藤原氏在源义经死后不到半年即家破人亡,为这出历史悲剧的末尾更平添几许唏嘘。
源义经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军事家之一。
在平安末期,人们毫无战术观念,认为会战的胜败由武士个人的格斗能力强弱决定。
但义经的战争思想,已超越了当时的局限。
在他看来,军队是一个集团,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必须从集团的角度来考虑作战计划。
他是当时第一个用这种观念来看待会战的人。
源义经是日本家喻户晓、最具人气的英雄人物,被日本人称为可与中国的霸王项羽相对比的人,他曾协助其兄源赖朝获得了对整个日本的统治权。
他极为坎坷的身世、极高成就的武学、过人的战略机智、场场必胜的战绩及悲凉的人生结局,令闻者无不叹息,因此成为日本戏剧、影视、电子游戏中经久不衰的热门主角。
<!
--2827+d2c0m+152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