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何以生死来劝我(1/2)
晓阳残落扶风郡,拂去河边杨柳依依,两道青山绿水相夹,偶有猿声啼鸣,行至落灯河畔的一老一小两人难得一刻清闲,
秦枫俯身舀起一抔江水饮尽,公孙谨站在江边兴起吟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声起铿锵有力,似如一副画卷娓娓道来,滚滚江水缓流不息,落日持平江面,渔夫乘船撒网,独游江上波光粼粼,偶有鸟雀掠水捕鱼,惊动涟漪不断,配有一首老诗词调,倒是极为应景。
秦枫拔起一颗野草丢入口中咀嚼,在一旁挖苦道:“我说咱能不能别用先人前辈的诗词,听着落人把柄不是?堂堂咱大秦一手策划覆灭中原的毒士,总不能连做个诗词歌赋都不行吧?”
公孙谨扣了扣鼻孔,抬起脚来震下地面,一块石子激射而出,笑道:“怎的?用别人的东西就磕碜了?这个道理谁教你小子的,用别人的不磕碜,不会用还要去用那才叫磕碜,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打肿脸充胖子,不过你小子倒是说对了一点,那就是老头确实不太行诗词歌赋。”
秦枫一手捻住小石子,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眼前的老人对于诗词歌赋确实可谓是不通,不过在先帝在位时曾有出计三十六策,分为上,中,下三策,上有十六策为,律法治国,削官灭权,取消贵族多种特权,以国为重收回良田,安民耕种休养生息,开驿站粮道,水利堤坝,布局建筑事宜等,一手规划大秦发展,让自大秦自立国七世以来国富民强达到最为鼎盛,先帝在位时年号中兴,被称之为中兴盛治,为大秦在前春秋乱战中覆灭中原奠定厚实基础,
中有十二策为,合纵连横建立各国联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屯粮练兵,泾渭分明严苛治军,施以律法严格执行,立大秦国威,
下有八策为,出兵三线同盟国南北相望,分以河西走廊,入西直往,驱狼吞虎,东走东海以水路,临江遥望,千里奔转,中以直下碧蓝江至淮水道一路长驱,顾东西两侧起合围之势,三线推阵,大秦得以一举夺下中原,平定前春秋乱战的三十六策,也被称为春秋三十六奇策,令无数心在庙堂之上的学子无比神往。
公孙谨看着秦枫打量的眼神,就知道这个小子肯定又是在想那些有的没的,开口道:“原本是在这里等你小子的,过去了落灯河就可以下到渭水,你小子就可以走水路直发南关,只是要出扶风郡的话,可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秦枫看向水中倒影笑道:“你水里有没有藏人?上次在大齐那边的碧蓝江里头就藏了一个刺客,我的第一把佩刀就是他送的,说来很奇怪,我好像从来没有去在意过任何东西,永远都是被推着走,至于那些个你们的谋划,我能探究出一二,可还是有些不懂?”
公孙谨哦了一声,道:“不争即为大争,莫要谁都像你一样惬意悠闲,你小子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倒是很正常,不过为何还要南下入沙场?”
秦枫摇摇头目放远方说道:“小子总不能啥事都由着性子来不是。”
一老一小并肩而立,放目远去欣赏难得一见的美景。
远去江面之上,一袭青衣长袍,两鬓苍苍飘舞的白发老人,手持一根竹笛,轻点独立在一支竹木漂流江面之上,偶有渔夫捕鱼归家,见到这一番奇景难免探头观望,厚实的年轻渔夫见状,敢在落灯河上独撑竹木渡江,怎么说都得是说书人口中的隐世高人,连忙在渔船上喊道:“高人是要往哪去呀?”
青衣老人指了指江面的南边,年轻渔夫抹去脸上汗水笑道:“要不要上船歇息一会?”
老渔夫连忙拉住年轻后生小声骂道:“你小子打扰前辈干什么,小心被丢到江里头喂鱼。”
青衣老人摇摇头,踏江而去,年轻渔夫激动说道:“喂喂,那真的是高人!”
老渔夫抖了抖旱烟,不去理会年轻后辈的激动,自顾自忙活去收拾渔网。
公孙谨一手将秦枫拉回身后,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秦枫放目远去,只见江面之上有一人踏步而行,点动江水惊起阵阵涟漪,不过瞬息之间,那道身影已经来到两人面前。
青衣老人朗声笑道:“既然说是有朋自远方来,怎见你这老友不太想见我苏长玉?”
青衣苏长玉,大秦长安守都第一人,曾以一人之力独守长安宫城三天三夜,拒江湖高手百数余人,仍然留有气力不止枯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