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东方奇闻-1(1/2)
天亮不久,仍有阵阵凉意,露气沾衣,码头上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小生意人。<strong>.mhtxs.</strong>丘胤明到码头时,只见祁慕田双手背在身后,面向水中看水鸟嬉戏。于是他轻步上前,道:“先生,让你久等了。”祁慕田回过身笑道:“你我之间不必客气,我是个爱闲散的人,你也不必拘礼了。”丘胤明道:“像先生这般清闲的人,恐怕不多。”“我也算不上是个闲人,”祁慕田道,“奔忙了大半生,才得有此空闲,而你这么年轻,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像我这年过半百的人。”丘胤明道:“晚生实在惭愧,至今尚无正业。”祁慕田平望湖面道:“公子不必多虑,以我多年游历观之,中原虽是地大物博,却物不尽其用,平民不得安养其身,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可做的事不少啊。”
谈话间,书童小五背着包裹快步走来,道:“先生,丘公子,船叫来了。”祁慕田对明道:“那我们上路吧。”三人登上一只小舟,翩然向湖中而去。湖上水气扑面,时时有水鸟盘旋四周,远处渔歌飘来,清新怡人,一片宁静祥和。
船过鄱阳湖口,风平浪静,登岸后,三人步行一程,至一小镇上买得一马车,于是小五驾车,丘胤明与祁慕田在车中观景闲聊,有时便在田野边休息片刻,饮些溪水,饿了常在山野农夫家中借些粗茶淡饭。祁慕田熟知各种花木禽鸟,风土人情,一路为丘胤明指点,别有一番趣味。不久至庐山境内。
丘胤明久居南海,虽然对中原名山略有知晓,但读书耳闻比不得亲眼所见。庐山胜景,历代名人笔下屡见不鲜。时下已是深秋,游人绝迹,山色空明,林木苍然。山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然而一色秋意抹过,山岭浑然一体。飞瀑间青松白石兀然凸现,更添几分水色,薄暮中香炉峰紫气依稀,人见之忘俗。
一日清晨,汉阳峰顶,丘胤明与祁慕田踏霜而至。天色朦胧,山谷间一片云海蒸腾,飞鸟穿梭云间,脚下半枯的秋草沙沙作响。
丘胤明俯瞰一片水墨般的山色对祁慕田道:“这几日随先生踏行山野,颇领自然真趣,却有一点难解之处,望先生指教。”
祁慕田很有兴趣道:“快请讲。”
“以往读书时,常读老庄之道,然而总觉其中有些荒谬之处。人非草木,草木者自生自灭,与世无争,而为人者若都是以草木之心自修其身,看破他人喜乐,生死自无其意味可言。我看先生自称商贾之人,而又有道家游于世外之风,请问入世出世岂能两全?”
“哈哈,”祁慕田不禁而笑:“我是个俗人,但与你颇有同感。”继而又道:“两全定是不能。我自幼喜好山水花鸟,然而自家要安生立命,众人亦是如此,若众人皆游离于世外,如今恐怕连茹毛饮血都不如。两袖清风,揽云邀月,偶尔为之,正业为重。”
丘胤明点点头道:“先生知道,我的老师是位道长,因我心血来潮草就一篇‘入世论’的文章,将我打法走了。”
“哦——”祁慕田道:“那你入世论所言何事惹恼了道长?”
丘胤明笑道:“那倒没有。我说想游侠九州,急人之所难,惩奸邪腐恶。可离开琼崖后便觉自言有失。读书人唯求功名,习武之人更是为衣食奔命,游侠为人为己都只能尽微薄之力。贫富贵贱各尊历世旧规而行,若置身此间,安能不虚度时光?”
祁慕田似乎很赞赏的一笑道:“我多年经商,也到过一些遥远的地方,大都如你所言,但也不乏一些精明实干的人,予人予己立下不少功业。(.mhtxs. )万事不必刻意,只要有心,总会有机遇。我看你不像个碌碌之人,或许来年有缘再见,早已不同今日啊。”
丘胤明摇头笑道:“先生讲笑呢。”
两人在庐山小住了一些时日,时而闲论一些文章时事,时而丘胤明也讲到一些自己的过往,言语投机,相交渐深。
从庐山下来至九江,照着祁慕田的建议,三人雇了一只船顺流而下。沿途水道蜿蜒,自徽州境内横穿而过。据祁慕田所言,徽州乃是一处商贾辈出的富足宝地。然而,长江两岸的沙洲之上,低矮的民居多为尼瓦小屋,江上渔人也是粗布衣衫,早出晚归,看上去极为艰苦。船每到一处江边大镇,三人便弃舟登岸,停留数日。徽州山明水秀,名不虚传,可每天见得最多的总是穷苦的老百姓,婉转凄苦的民歌,环绕在乡间小路中一座座贞节牌坊之间。世世代代这样走过来,又要世世代代地这样走下去,给人莫名的压抑。祁慕田看出了丘胤明的心思,便不再提出踏访乡间,于是半路折往九华山,又在黄山七十二峰间周游了数日,方又在铜陵上船,缓缓行至南京。这一路竟行了一个多月,船到南京时已将入腊月。
祁慕田欲往北方去,两人便在南京道别。临别时,祁慕田站在小船上,对岸上的丘胤明道:“两三年后我或许还来中原,到时便会先去京城,你若有机会到京城去,我们也许能再见面。”丘胤明道:“多谢先生厚爱,后会有期。”船离开岸边,丘胤明向祁慕田挥挥手,转身登上码头的台阶,祁慕田含笑立于船头,目送他远去。
走进南京城高大的城门,正是正午时分,城中热闹非凡。不过五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大明的京都,城中气象,不比别处。大街中店面豪华,装饰精致,市民奔忙其间,衣着鲜亮者满目皆是,吃喝玩耍,应有尽有。最引人瞩目的还有永乐帝时费巨资修成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在船上时,就远远望见了这座巨大的宝塔。九层八面,有数十丈高。塔身外部均用白瓷贴面,拱门上琉璃门券。门框上饰有五色琉璃砖拼成的狮子,白象,飞羊。刹顶上镶着硕大的宝石金顶。角檐下风铃清脆作响,声传数里。塔中有长明灯,自宣德三年竣工后便燃至今日。远远望去一片金碧辉煌,令人目眩。
丘胤明走过好几条大街。南京城中男女老少,人人显得忙忙碌碌,他也不自觉地精神起来。循着人声喧闹处一路走去,原来城中有座夫子庙,庙里香火鼎盛,庙外便是纵横几条繁华街道,商铺云集。午后街中行人不少,其中多有文人模样的,宽袍长衣,手中轻摇纸扇。字画馆,书局,古董玉器行中生意兴隆。南京城是历代要郡,学风极盛,城里多读书人,于是民风也趋于文雅,熟人相见尚颇重礼节。丘胤明走在人群中,自觉少了许多儒雅之气,加之连日旅行,略带风尘之色,不合于这六朝金粉之乡。于是,一眼望见街中有一大客栈便走了进去,安顿下来,立即沐浴更衣,梳洗一番后觉得清爽许多,打开窗户向外望去。
开窗后才发现,这间房视野宽阔,窗外不远就是碧水莹莹的秦淮河。两岸楼阁秀丽,河中画舫笙歌隐约,石桥上货郎大声叫卖,人影,树影,房影倒映河面,一片蒸荣的景象。随后他在附近酒楼中仔仔细细吃了一餐,南京的富华之气无处不有,就连盘中的菜肴也比别处多些油水。饭后他在近处闲逛了些时候,与祁慕田作伴近两个月后,独自一人竟觉得无味起来,在几间书局中随便翻看了一些新本的板印书籍后便早早地回到客栈里,盘算着明日栖霞山之行。入夜以后,秦淮河上青灯红烛闪烁,丝竹声阵阵飘入耳内。此时客栈中倒显得清静,大约旅人到南京后,夜晚多要光顾秦淮风月。丘胤明立在窗边,看着灯光中河水泛起酒一样的光泽,无数木桨从河面划过,涟漪间似乎荡漾着一层胭脂。不知那袅袅升起的是楼台中的烛烟,还是河上的水气,歌声笑语,夜色朦胧。这时候若有个朋友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