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最强障碍—心理与生理的终极对决(1/2)
这个挑战完全和心理问题形成对立。(.mhtxs. )
大家自然应该能够想到的就是生理问题。
何以说起?
如果说,一个人是由精神和肉体组成,这应是毋容置疑的。
通过深层心理分析,患者确信自己的心理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和隐患。
所以,再多的心理暗示也难以影响到他。
但是,却有一种暗示,对他来说似乎还没有形成免疫力,那就是――心理问题是有生理基础的。
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心理分析几乎都是白费。
这种暗示常见于科学家或者生理医生,又或者是一本科普读物……
他们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把心理学严格加以生理化;习惯于把心理问题还原为:生物化学反应、基因问题……严格的科学命题。
所以,连推崇纯心理治疗的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都曾被人贬为“江湖郎中”。
现代医学也有力地证明:许多药物确实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很不幸:鲜有单纯依靠药物彻底治愈心理疾病的例子。
更何况,人们对待药物治疗心理疾病,与药物治疗生理疾病,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所以,科学界也就不能声称药物的作用有何伟大,否则会与这种偏见形成自相矛盾。
不过,这些为心理学的辩护之词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因为,科学界所推崇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子结构、成份、含量……确实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比抽象的心理分析要有具体形象得多。(.mhtxs. )
心理学家也许会在科学面前相形见拙。
尤其是心理患者,更有可能对科学数据坚信不疑;而对心理分析感觉苍白无力。
但是,只需保持你的耐心;还有仅存地对心理学的一点希望,再深入一点;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心理疾病竟跟那些精确的科学数据、结构毫无关系,互为平行线。
原因竟是:心理患者对科学家的过度崇拜和妥协,而对自己本身资质的过度自卑;导致自己无法脱离类似“基因决定一切”的魔咒。
宿命般地认为自己的心理疾病已成定势,无法改变。
就像有位学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成绩,却总也不见效,为此无比困惑。
大家自然就想到他所采用的方法或者他本人的智力。
到底是哪里不对?是方法不适合?还是智力不高?
却几乎没有人想过,包括他自己,“我到底想不想读书”这个问题。
如果一开始就不想读书,方法的探讨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曾经有一位学生,每次在重要考试前都莫明其妙产生一种悲观心理――我一定会考砸。
准备越充分,越有把握,这种疑虑越强烈。
一般人看来,这种悲观心理是毫无必要、毫无道理的,是不自信的最典型表现。
但从深层心理来看,这种心理却是十分合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