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阴风岭(1/2)
陈闲对于自己的炼器水平相当自信,他自信只要把这些陷空柱每根都回炉重炼个百把次,绝对可以将其全部炼制成上品仙器。<strong>最新章节全文阅读.mhtxs.</strong>有鉴于此,他觉得还是不要浪费时间的好,非常之时,有必要使用些非常手段才行。
所谓非常手段,就是放弃回炉重炼这种正道人士的传统做法,采用生灵血祭、魂祭提升法宝威能这类邪道速成之法。
陈闲大致推算了下,要将九根陷空柱(一根是下品仙器、八根是上品仙器)全部提升为上品仙器,大约需要一百万凡人(兽)的全身鲜血及生魂。不过作为一个善良的妖怪,屠杀大量凡人和小动物这种既没成就感又沾因果业力的事,他是不会干的。他心想卧龙洞有一万五千余妖魔,实力胜过凡人不知多少倍,它们的血液及神魂的质量,也非凡人可比,只要每个妖魔只要贡献体内百分之一不到的精血,连神魂都不用,便可将九根陷空柱升级为上品仙器。
打定主意后,陈闲花了十天时间将那根下品仙器级的陷空柱回炉重炼,提升为中品仙器后,便来到王座上坐好,令黑鹰将虎魔王找来。
等虎魔王走进卧龙洞,行礼完毕后,陈闲取出一个能装亿斤之水的宝器级玉瓶递给了他,让其去收集群妖精血,元婴每妖三斤,化神每妖五斤,返虚每妖十斤,合体每妖三十斤,天仙每妖百斤,真仙一妖二百斤。
在陈闲虎视眈眈的目光注视下,虎魔王并指如剑,在自己右手腕处虚划了一下,赤红冒着蓝色的虎血便滚滚喷涌而出,被其收进玉瓶之中。真仙精血灵气充沛,质量惊人,一滴便有四五两重,也就放了四五百滴,虎魔王便拿开了玉瓶,手上的伤口也瞬间愈合。
对于本体两千余丈的虎魔王来说,全身虎血少说也有五万斤,精血可能少些,但不会低于四千斤。两百斤精血,不过是其所有精血的两百分之一罢,损失并不惨重,所以虎魔王的脸色除了白了一丁点外,并无什么异常反应。
不过半个时辰,虎魔王便带着装有群妖精血的玉瓶回到卧龙洞中复命。陈闲接过玉瓶后掂了掂,发现那高不过两寸,拇指粗,原本只有两斤来重的玉瓶,在装了群妖精血后,竟然不下十万斤重。他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这么多蕴含灵气的精血做祭品,足够将九根陷空柱全部升级为上品仙器了。让虎魔王继续督造(监督加制造)城砖后,他便将其赶出了卧龙洞。<strong>.mhtxs.</strong>
虎魔王走后,陈闲皱眉思索起来,血祭之法,非是正道,需找到一处阴煞之地,择一乌云罩顶的月圆之夜布置祭坛,子时开祭才行。不然血光冲天,便会引来天雷,轰击行此邪法之人及血祭之物,祭品越多,天雷越强。
择乌云罩顶的月圆之月简单,自从凝结出天道符文,晋级天仙之后,与天道有了丝微弱的连续,陈闲也能推演一些天机,虽不能推测出未来的天地大势,但简单的趋吉避凶,观测天象还是能够做到的。更何况作为一条蕴含龙之血脉的五爪蛟龙,对于风云变幻最是敏感,要推测出哪个月圆之夜乌云罩顶,还是十分简单的,即便那天没有乌云,他也可以呼风唤雨,遮蔽圆月。
真正让陈闲皱眉的是,阴煞之地虽然好找,但却不是什么善地。据化龙诀杂论篇及老乞丐留下的信息,阴煞之地多是在一次性死亡数万生灵后,怨煞之气弥漫,隔绝天日,滋生阴气,年深日久,阴气与煞气搅和到一起形成的。这样的地方对于正道修士是废地,对魔道修士而言却是宝地,是绝佳的养尸地,而且那里的怨灵实力强大,不仅可以用来制造歹毒法器,还可以用秘法培养为只知杀戮,不畏死亡的阴兵。每一个阴煞之地,通常都有无数邪魔外道之人盘踞其间。他要在那样的地方祭炼陷空柱,怕是不想引来夺宝的魔头都难。
虽说会有魔头来夺宝,但陈闲并不放在心上,陷空柱就算升级,也不过是上品仙器,顶多能引来玄仙级的魔头,真正的魔道高人,住的是洞天福地,是不会到阴煞之地这种地方来晃荡的。而身外化身冰蛟经过这么久的修炼,体内沉淀数万年的寒气早已转为冰属仙元,虽说因时间问题,还未凝结出天道符文,但单是那身恐怖的寒属仙元,比起能借用天道之力的玄仙也不逊色。
陈闲掐指一算,今天是七月初三,离下次月圆之夜不过十二天,而未来半月内,方圆十万里都是阴雨天气。他从储物戒中取出一枚花了一件宝器才从西牛贺洲最大妖市换来的、号称载有西牛贺洲最详尽地图的玉简,一番打量后,发现方圆十万里内,共有三个阴煞之地,离卧龙洞最近的一个在西南方六万里处。
整理了下储物戒,将布置祭坛的材料整理好后,陈闲闭目调息,感悟天道,静待月圆之也的到来,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沉浸于浩瀚的天道之中,探索天道的奥妙,简直就是无上享受。陈闲恍恍惚惚便是十日过去,若非心有牵挂,他能就这么枯坐百年。
“唉……”陈闲叹了口气,感悟浩瀚天道,探索天地奥妙,就如吸毒一般,令人飘飘然不知所止。突然从其中脱离出来,他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他暗道古人云“朝闻道,夕可死”也并非妄语,要是有修士能够彻悟天道,再也不能在天道中找到快感,又不会撸的他们,八成会郁闷的想自杀吧!
回味了一会刚才的感觉后,陈闲驾云向西南六万里处的阴煞之地飞去,不过片刻便到了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