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魔鬼之耳(1/2)
众人围坐在地上商量对策。亚历山大坚持继续前进,老王坚持返回,梓杨默默坐在那里不表态,苏睿看起来很犹豫。帖木儿照样是眼神游离,这家伙除了逃命反应比较快之外,其他事情都很迟钝。
最后的决定权落在梓杨手里。
梓杨看着天边的晚霞,神情落寞地笑了笑:“都到这种地步了,返程跟前进的危险一样大,倒不如向前进,死也死的英勇一些。”
换做几天前,梓杨这最后一句话大家可能当做玩笑,但是在这种情景中说出来,众人都有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即视感。
其实,梓杨心里也有几分好奇,亚历山大不要命地追逐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趁着大家收拾东西的功夫,梓杨悄悄地问亚历山大,“就算我刚才投反对票的话,你还是会继续前进的,对吧?”
亚历山大看着他道:“50年后等你老了,你会后悔当初没有走下去吗?”
梓杨一怔,这话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亚历山大正对着他,两只深邃的蓝眼睛盯着梓杨道:“李先生,你知道吗?刚听苏睿介绍你的时候,我只把你当做一个无聊少年,觉得你像那些普通的中国大学生一样,对一切都充满无知,自大而又懒惰,只是把这次探险当做一次旅游享乐而已。所以,一开始我其实并没有把你当回事。”
梓杨大度地一笑,表示你没看错,山人早就知道。
亚历山大继续说道:“但是这一路走过来,你,还有你的朋友,还有老王,都已经成为这支队伍里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我希望你们能继续跟我合作下去,我们一起寻找那个生命之源的秘密!”
此刻亚历山大嘴里又冒出“thesourceoflife”这组单词,凭梓杨肤浅的英语功底,勉强可以猜到这是“生命之源”的意思。
梓杨点点头道,“能获得博士的肯定,我内心很振奋,也希望博士以后能坦诚相见,不要把秘密都藏着掖着,省的我们总是发现‘惊喜’。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同舟共济,这个时候咱们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必须携手共进。”
梓杨这番道貌岸然的话里夹杂了不少成语,也不知道亚历山大是否能听懂,只见他不断地点头道:“ok,ok,ok,noproblem。”
虽然表面上是一番愉快的交谈,但两人还是各自心存疑虑。
亚历山大想苏睿带的这几个人不显山不露水,却个个非等闲之辈,那个姓李的家伙对于历史考古的知识熟悉的令人吃惊,那个小黑个子更是身怀绝技。
梓杨心里也想,这亚历山大一路上都是鬼鬼祟祟——蓄意脱离考古队,穿越军事禁区,他心里不知道还隐藏了多少秘密。不过现在两拨人是串在一起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全力合作才能离开这个死地。自己这边有小黑这个生力军,亚历山大绝对不敢小觑,只是希望老王这个脑子时灵时不灵的家伙,招子能够放亮点。
梓杨看着苏睿想,如果没有这个女人的话,老王的智商应该可以重新占领高地了。
清点完物资和仪器之后,亚历山大点起阿尔卑斯炉生火做饭,这一点梓杨比较欣赏,外国人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饮食上都比较讲究,能吃热的就绝对不将就冷的。而且这亚历山大咖啡瘾特别大,早晚都要喝几杯。
大概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亚历山大拿出一叠地图,给众人分享他手上掌握的信息——稀里糊涂行军了几天,众人终于知道此行的最终目标。
这叠地图实际上是8开大小的卫星全息照片。
亚历山大指着地图上一个大耳朵形状的区域说道:“这,就是罗布泊中心,我们目标所在的地方。”
梓杨看着照片,心里突然咯噔一想,这个脉络,竟然跟自己手上的一张人皮纸很像。那十二章人皮纸梓杨揣摩过多次,早就在脑子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其中第七章纸皮有一块区域用简单的笔画勾勒了几笔,自己一直纳闷是什么东西,现在想来跟这个大耳朵周围的形状很像。难道当年怯薛军也在这里活动过?
老王说:“搞半天,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耳朵眼儿?真没想到罗布泊从太空中看是这鸟样。”
亚历山大解释道:“1972年,美国宇航局拍摄的一张卫星图片上,首次发现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有这么一个清晰的大耳朵形状,这个耳朵不仅有数道‘耳轮线’,甚至还有‘耳孔’和‘耳垂’。后来人们证实这个就是当初的罗布泊,因为积水的漫长干涸收缩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后来美国把这个资料公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争议跟猜测,甚至还形成了罗布泊游移说的争议。”
梓杨道,“你这次——我们这次的行动,不是为了验证罗布泊是不是会自己跑这么简单吧?”
亚历山大笑了笑道:“你们看看,这几张图片有什么异样之处?”
苏睿指着耳孔道,“这个地方,在每张图片上都有不同的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