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政治掮客(1/2)
第二更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最西部斯拉夫人的居住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农民基督教徒举行起义,以反土耳其苏丹对他们的宗教和民族压迫.波黑起义者要求民族独立,要求土耳其贵族从霸占他们的土地上滚回去。
波黑起义得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南部斯拉夫人的同情,波黑起义矛头指向土耳其和他手段残暴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背后煽风点火的沙皇险恶用心引起了苏丹的反感。
此时刚愎自用的阿奇兹摆脱了大臣们的约束,转而进行独裁统治,强调土耳其帝国的本质。在外交方面,当巴尔干半岛发生动乱时,他曾接近俄国,但当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的起义烈火蔓延到保加利亚的时候,他对在背后煽风的俄国恶感倍生。转而向英国人靠拢,希望此时的大英帝国看在干爹一场的份上,能救自己一把。
这场危机中,土耳其是每一个人手中的棋子,然而他也同样无法掌控自己的结局。
此时奥匈帝国也感到了威胁,因为奥地利和匈牙利就统治了数百万南部斯拉夫人。波黑斗争一旦胜利,它们就将面临境内斯拉夫人要求独立的危险。奥匈帝国决定支持伊斯兰奥斯曼土耳其。
然而俄国早就有争霸巴尔干半岛的野心,所以俄国把斯拉夫划为自己的盟友,认为它们是反抗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一支强大力量。
原本脆弱的三皇同盟开始摇摇欲坠,奥匈和俄国都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而作为三皇同盟的领导者,俾斯麦注定需要放弃他其中一位盟友。奥匈二元帝国的维也纳军人党早就想兼并波黑地区,好建立一个三元帝国。军人党出于此目的,所以奥匈帝国皇帝在1875年春到达尔马提亚旅游,皇帝在那里接见了黑塞哥维那的天主教代表.以煽动波黑天主教徒反对易斯兰教的土耳其。俄国并不想奥匈帝国担任庇护波黑的角色,但他们也不想与奥匈帝国翻脸。两国都不希望对方单独行动,独占好处。
俾斯麦知道最后做决定的时刻到了,如果不放弃其中一位盟友,他极有可能失去两位盟友。
而且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是俄国南方海上贸易的惟一通道.英国也觊觎海峡的霸权。谁在巴尔干占有优势,谁就能在战略上对欧洲沿岸的海峡地区进行控制。尤其是对法国的控制,因为法国的殖民地和盟友,几乎囊括了整个地中海。
不过让人无奈的是格莱斯顿是个内政巨人,外交矮子,他在巴尔干半岛的表现实在是连英国元首都看不下去。
巴尔干的民族独立危机,牵动了每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心。
哥恰科夫首相访问柏林,并且向他们阐述表达了俄国目前的政治力场。
俾斯麦接见了他,这是他复出之后的第一场政治较量。他必须将德意志的利益最大化,才能够堵住身后那帮人的嘴巴。
“我们希望柏林能够支持我们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看在盟友和同盟的份上。希望德国能够采取支持的态度。”
哥恰科夫沉默了许久,才开腔说道,“关于最近在波斯尼亚地区爆发的叛乱,俄国想要因此而介入奥斯曼事务。但是我们需要盟友,俄国方面不希望单打独斗。”
俾斯麦假装谅解对方的想法,随即说道,“我们很理解也很同情俄国现在面临的处境。关于斯拉夫民族的解放问题,柏林可以支持俄国,但是这是有条件的。”
“你们如果愿意同意德国对阿尔萨斯地区的归属权力,那么我们就愿意支持俄国向奥斯曼土耳其动手。”
俾斯麦盯着俄国首相,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们就只有一个条件,承认阿尔萨斯地区属于德国的主权,我们想要获得阿尔萨斯的渴望,与沙皇想要光复君士坦丁堡的渴望一样。”
然而俾斯麦强调了阿尔萨斯地区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一个让哥恰科夫左右为难的问题,此时法国依旧是俄国的大金主。现在境内的所有关于铁路的投资贷款都是由法国人提供的,也就是说只要他答应了柏林的要求,法国就立刻翻脸不认人,将所有的投资都收回去。
虽然法俄两国在政治上没有表现出太过亲密的举动,但是经济和军事贸易上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哥恰科夫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答应这个条件。如果不是巴黎的再三婉拒,法俄同盟远比三皇同盟更加靠谱,毕竟双方没有利益纠葛,反而有共同的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