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竹筒饭(一)(2/2)
彭外婆道,这制作竹筒饭的竹子当选三年内的新竹为上佳,新竹水分多耐烧。
众所周知,鲜竹沥怎么得来,还不是得用火烧,所以竹筒饭好吃不是没道理的,竹子烧出来的鲜竹沥带甜味,沁入米饭中就是竹子香,烧出来的饭菜它能不香吗?
葳蕤的竹林里,多的是这样的新竹,要知道一场山雨,竹子一夜直接就能陡增两米,目光所及的苍绿色皆是新竹。
凌大成身先士卒,选了一棵山坡边上的竹子就是哐哐一顿砍,抱着竹子往坡下跑,歪倒下来的竹子,好长好长。
带着几支竹子回到家,路上大伙商量好的,今夜就吃竹筒饭了,就当做试验,多试几次,熟能生巧。
家里的糙米加穇子再加些粗糯米做成杂粮米浸到缸里泡发一下,杂粮米能降低白米饭的成本,又比较能抗饿,很适合这些在外闯荡的汉子保存体力。
至于小菜,家里有一些腊肉和菌菇,先用它们做试验吧。
竹筒饭里要卖什么小菜明日看情况再定,尽量是易烹煮容易熟的小菜就行。
砍下来的竹子砍成长度不超过八寸,两头留长一寸锯成单节,一头不要结巴,用于装米。
这可能是最古老的竹筒饭制作方式了,梧桐想自己在前世见到的竹筒饭都是卧式正面开孔的。
烧好热水,将水灌进竹筒内壁清洗掉里头的竹屑,竹子表面也用水擦洗干净杂质。
一刻钟左右,杂粮米已经浸泡得差不多了,沥干水分放入酱油调味料与腊肉片菌菇丁拌匀,灌入竹筒里。
彭外婆在旁盯着,事无巨细一点点的讲解,放料时要一直摇晃抖动竹筒,饭菜也不能放得太满,一会还得加水,大概三分之二的高度就行,摇匀敲打竹节,这个过程像盖商品房时给水泥柱子做振捣,但这儿,就靠彭氏的手感了。
最后用芭蕉叶将装米口堵上,所有的竹筒饭依站立摆放到火炉上边上烧烤,这个过程,人也不是非得守在火边,但是柴火过旺时就要转动竹筒,或是不断给竹身喷水,以免温度过高烧穿爆开造成浪费。
彭氏先后挑出了几节竹筒,这些的竹节从墨绿色变作发黄发软的旧青色,就是煮好了。
梧桐在心底计时,过程大概两刻钟左右。
待到竹筒温度冷却,凌大成拿着开山刀破竹。
众人摩拳擦掌,一脸期待地等着最后那一哆嗦。
随着“咔”地一声,自刀口砍下的位置,变软变脆的竹节立刻向下裂开一条缝,凌大成小心翼翼用刀身涨开上层盖板,平放竹筒,揭盖。
“哇!”这是孩子们情不自禁发出地共同心声。
破盖的瞬间,米香混着竹香扑鼻而来。
香菇腊肉切成小块,与杂粮饭一同烹煮,使得每一粒米饭都浸透出油光来,腊肉的红亮光泽和菌菇丁的金黄,与又白又紫的杂粮饭交错呈现丰富的色彩,令人看了就很有食欲。
彭氏解颜而笑,“成了,快尝尝吧!”
孩子们的手就在凌大成眼皮底下打架,凌大成无奈苦笑,嚷嚷着看不见了,孩子们才收起玩心,等着大舅(阿爹)将定型的竹筒饭,一节节分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