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场战役,持续得相当漫长(1/2)
试图攻我齐国,无异于是飞蛾扑火,长途跋涉使其兵马疲惫,骑兵更是虚弱不堪。
若我们正面冲击,避开他们疲惫之箭雨,则能轻松突破防线。\"
“哈哈哈,果不其然,我们的想法一致,这样来看,我齐军赢面至少占据八成以上。\"匡章爽朗地笑着赞同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匡章早前已估算出秦军大约的骑兵数量,且经过连续战斗与急促调动,骑兵战斗力必然疲倦。
况且齐军本身骑兵势力强盛,兵员并不逊色。
即使近二十年来齐军有些许颓靡,与秦相当的均衡实力仍然稳固。
加上兵种间的差距,匡章已有八成胜算。
随后,二人会心微笑。
燕丹接着摇摇头,笑道:“然而秦国的那个年轻人决计猜想不到我们会主动出击。
突然的打击,无疑增加我方十成胜算。\"至此,九成胜利已握在手心。
现在不动则失之东隅,当下决定,次日便调派二十万士兵,包括三万铁骑、一万步兵与两万强弩手开拔,余下十五万随后跟进。
与此同时,燕将闾已在边界严阵以待,对峙于齐境。
的确,没想到齐国会选择主动出兵。
随后,两 队狭路相逢。
双方都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密密麻麻,景象惊悚。
面对这样的阵容,将闾也第一次体会到如此震撼的场景。
他在最前端,双目冷然注视着对面。
战场上,此时寂静得可怕,但压抑的恐惧氛围充斥在所有人的心中。
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每个参与人员心里都很清楚,甚至是秦国向齐国的报复之战。
此战必须胜利,不容失败。
局势已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
在咸阳城里,
赢政略带忧虑问道:“前线情势如何?”
实话说,年轻的将领,才十六岁的将闾,居然能率领二十万大军,足见其气魄之强。
整个战国,有多少 有这样的能力?
赢政做到了,他对他极有信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与战争经验的缺乏。
\"大王,齐军的主将据闻是匡章,\"赵高神情凝重地说道。
赵高地位非凡,在秦王国和全国皆享有崇高威望。
若是秦国类比明朝,那他就像当今东厂厂督的角色。
手下的情报网络无所不在,看似效忠于秦王,实则是相当有 行动权。
赢政尽管智谋过人,但他倾向于授权,这正是他的弱点。
“匡章?''
赢政迅速起身,脑海浮现出二十年前的场景,那段让秦国卑躬屈膝、痛定思痛的岁月。
可以说,九成的复兴崛起,都与匡章的贡献息息相关。
\"如果他是匡章,身为老将,必然会选择坚守阵地,试图拖垮我们进入持久战。\"赢政满心焦虑。
消耗战不是秦国所期盼,真正的英雄不会轻易发动没有把握的战役。
匡章想必也会这么做。
然而,让赢政意想不到的是,其中还有一股难以忽视的人才力量。
这位人才对战国的影响巨大。
就在四十万大军即将交战前,天空已被箭雨淹没,这已经成为战国常态。
在 战的初期,这种
“轰轰轰!!!”
同样的秦国后方,漫天灰尘弥漫,显出惊人震撼的场面。
剧烈的振动从侧翼的大部队那儿传来。
还在步兵准备冲锋时,骑兵已经开始了激战。
“杀!!!”
交战之初,残肢断臂乱飞,血肉横飞。
“燕丹,你此番功劳真是太大了!”匡章凝视着身边的燕丹,脸庞露出满意神色。
燕丹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对燕丹的能力有着极高评价。
姜是老的辣,尽管战国众人将燕丹视为秦国内奸的说法甚嚣尘上,但实际上无凭无据。
对燕丹的行为质疑毫无根据,因为此事与他全然无关。
再说扶苏受创之事,根本不是燕丹做的,不可能是他所为。
匡章相信燕丹的策略没有错,甚至是吕家神战时他的战略依旧完美。
唯一的意外,就是秦国有个不速之客突现,导致局势陡转,使燕国猝不及防。
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都可能发生。
“人人都可以 不义之人,而我墨门秉承兼爱非攻,正应如此行动。\"燕丹一副志得意满的表情。
此战秦军必将败绩无疑。
且二十万大部队落败的冲击力对于秦国绝对是重击。
再说到吕公子,提到他,燕丹的目光愈发犀利。
“再勇猛之人也会被包围而亡,你难道不会吗?”心中怒喝,他的拳头不禁紧握。
然而此刻...
齐军的三万骑兵已属可怕数量。
秦国士兵却在此时黑压压一片。
尤其是在与机关兽结合后,站在它们身上的匡章眉宇深深皱起,一股不详感涌上心头。
糟糕!大事不妙!
“秦国骑兵的数量明显不符常理。\"匡章面色稍有慌乱。
“呵呵,你太紧张了,依我看,秦国一定是在马尾巴上挂了木头,以此造成尘土如此漫延的。\"燕丹淡笑安抚,认为无需过于紧张。
“真不愧是我的侄子,机智过人啊!”听了这话,匡章如释重负。
燕丹更是趾高气昂地说道:“越是在这样的混乱下,秦军的勇气只会下降,他们越不敢明面作战,只能玩弄阴谋诡计。
这对我们而言,又增加了胜利的可能——高达九成五的胜算,看秦国如何阻挡。\"
这股豪情让年迈的将领匡章脸上露出了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