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计之釜底抽薪(新创)(1/2)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 原内容:
- 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 注释:“不敌其力,而消其势”,意思是在力量上无法直接与敌人抗衡的时候,就要设法削弱敌人的气势。“兑下乾上之象”,这是《易经》中履卦的卦象,履卦为兑下乾上,兑为泽,乾为天,泽在天下,有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象。
- 按语: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面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顷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而扑消其势也。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曰:“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曰: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 具体事例:
-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袁绍兵力远胜于曹操,曹操处境艰难。但曹操采用许攸之计,奇袭袁绍在乌巢的粮仓。乌巢乃袁绍军的粮草重地,曹操火烧乌巢,使得袁绍军失去了粮草供应,军心大乱。袁绍的强大兵力失去了粮草这一重要支撑,气势顿时瓦解。曹操趁机全面进攻,最终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役中,曹操正是运用了釜底抽薪之计,不与袁绍正面硬拼兵力,而是直击其要害——粮草,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局势。
- 吴越争霸: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勾践一方面向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使其沉迷于享乐,放松对越国的警惕;另一方面,暗中发展越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时,勾践还派大夫文种用重金贿赂夫差的宠臣伯嚭,让伯嚭在夫差面前为越国说好话,破坏吴国的决策。最终,勾践抓住时机,一举打败吴国。在这个过程中,越国通过多种手段削弱吴国的气势,如让夫差沉迷享乐是从心理上釜底抽薪,贿赂伯嚭则是从政治决策上釜底抽薪,为越国的复国创造了条件。
融合现代科技与多学科的全新计谋
- 在经济学领域:
-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激烈。运用釜底抽薪之计,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入研究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资源。例如,一家新兴的科技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立足并挑战行业巨头,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行业巨头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用户数据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那么,这家新兴企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出更精准的用户需求预测模型,减少对传统用户数据的依赖,同时优化自身的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这就相当于从根本上削弱了竞争对手的优势,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机会。又比如,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预测模型,找出影响某一行业或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当发现某个行业可能因政策调整而面临困境时,投资者可以提前调整投资组合,避免损失。这也是一种釜底抽薪的策略,通过提前预判并消除潜在的风险因素,保护自己的投资收益。
- 在宏观经济层面,政府也可以运用釜底抽薪之计来应对经济危机。例如,当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收紧货币供应,从源头上抑制过度投资和消费,防止经济泡沫的进一步扩大。这就如同釜底抽薪,消除了经济过热的根本动力,使经济回归稳定发展的轨道。
- 在营销学领域:
- 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营销工具,找出竞争对手的主要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然后针对性地推出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例如,一家饮料企业发现竞争对手的主要市场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且以时尚、潮流的包装和广告宣传吸引客户。这家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发现他们对健康、天然的饮品需求逐渐增加。于是,企业推出一款以天然水果为原料、无添加的新型饮料,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吸引那些关注健康的年轻消费者。这就相当于从竞争对手的核心客户群体中釜底抽薪,抢夺市场份额。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客服系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