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将军英明!(1/2)
巳时已至。
云州军云州突骑的一万精英,连同两万坚毅步兵,在罗言的亲自率领下,已于御龙山脚下集结。此时,北疆中部的军队正按着既定的战略部署,有条不紊地行动。
距离泸州大营千米之外,罗言独创的“一字长明阵”赫然铺开,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气势汹汹地逼近御龙山,仿佛以牛刀杀鸡,彰显着压倒性的力量。
“一字长明阵”,是罗言在过去十数年战役中屡试不爽的进攻阵型,是他驰骋沙场引以为豪的指挥艺术。
此阵精髓在于,以主力军协同战车排列成坚不可摧的密集阵形,外围由战车环抱,内层盾牌密布,而骑兵则灵活分布于阵列的四面,担任警戒与掩护,以抵御敌方骑兵的突击与骚扰。
此阵既能远攻箭雨,近战则持盾挥刀,贴身肉搏,最后以骑兵的勇猛冲锋决定胜负。
在对抗漠北草原上万铁骑的多次战役中,罗言麾下的云州突骑未尝一败。
今日,尽管面对的是泸州大营内仅三千的凤羽营,罗言依然令云州突骑布下“一字长明阵”,从中可见他对李遥的“格外关照”。
大军仍在集结整编,身为北疆前军主将的冯汉青,则陪伴在北疆总兵、虎威大将军罗言身旁。
他骑马立于大军前端,望着破败不堪的泸州大营,直言不讳。
“大将军,您未免太过高估那个废物李遥了!竟使我们动用了‘一字长明阵’,这岂不是大炮打蚊子?”
冯汉青的言辞间,对李遥满是不屑。
即便是昨晚副将徐段山在中军大帐中,信誓旦旦地强调李遥的英勇无双,有万夫莫敌之勇,也无法改变冯汉青的看法。
在他这个粗犷且力大无穷的武人眼中,那只是徐段山因失误丢失阵地后,为了逃避大将军严惩而刻意夸大之词,他并不相信。
因此,当冯汉青目睹罗言命部下精心布阵,谨慎推进,步步紧逼李遥与他那三千残兵驻守的泸州大营时,他终是忍不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大将军,在末将看来,我们三万北疆大军,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这场仗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赢家。甚至无需正面列阵进攻,更不必摆出‘一字长明阵’。
只需围困御龙山,不出七日,那缺粮断草的李家军残余便将自灭。届时,我们便能兵不血刃,轻松拿下泸州大营!”
罗言并未直接回应冯汉青的质疑,而是目光深邃,凝视着紧闭的泸州大营大门,似在自言自语。
“泸州大营,距泸州城北二十里,是通往泸州的最后一道防线,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既能攻占泸州,亦能撤入御龙山,与李家军控制的泸州城形成掎角之势,战略意义重大。”
稍作停顿,罗言续道。
“李遥以三千精骑为奇兵,出城一战,重创我云州军前锋,却未乘胜追击;其后在北川与我云州突骑遭遇,他完全有机会在我军立足未稳之时发起冲击,却选择了逃往泸州大营。
即便他选择退回泸州城,我也能理解。但为何,为何在知晓泸州大营将是绝路的情况下,仍决意退守?”
至此,罗言转头,直视冯汉青,字字千钧:“汉青,你认为原因何在?”
冯汉青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大将军,泸州大营,必有诡计!”
然而,他思绪一转,再次开口道:“大将军,此事着实蹊跷。自半年前起,我军斥候已潜入泸州城,改头换面,隐于市井之间。”
近三月来,我们的耳目更是如蛛网般密布,覆盖了以泸州为中心的镇北王领地三十六郡县,尤其对泸州大营保持着高度警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