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峰回路转(2/2)
苏轼点了点头:“还算你孝顺,知道先问你家老师的情况,而没有迫不及待地问自己的事。”
吴希腼腆一笑,这点情商他总还是有的。
“此事说来也不复杂,而且与朝廷对你的赏罚有所关联。”苏轼也不继续逗弄自家学生,幽幽开口道。
吴希却有些恍然,追问道:“之所以罚老师您的俸禄,难道是为了表明宰执们对我那篇策文,并不认可的态度吗?”
苏轼缓缓颔首:“说得没错。你那篇策文,明眼人都知道其合理性所在。即使不确定新政实施的未来,会否真有那么严重的后果,但你所说的那些弊端,如今恐怕在一些地方已经有所显现了。”
说到这里,其人又是一声叹气:“总之朝堂诸公多数不是蠢的,而当今官家更是聪明绝顶,只是不得已而必须为此罢了。而既然知道你的眼光如此卓绝,他们自然也是对你青眼有加。不过若是公开表扬奖赏,不免将会对新政的推行产生不良影响。”
吴希心中豁然开朗:“所以,对老师您的罚俸,以及王相公对我的训斥,都是为了阻塞悠悠众口而为之?”
听了此问,苏轼却是摆了摆手:“哎,也不能这样说,只是为了传达官家和相公,对新政推行仍然坚决的态度罢了。说一千道一万,我只是被罚了些俸禄,说不得官家过些日子又要为我设法补上的。而你不也得了召试的机会?”
吴希对此倒是十分赞成,看起来官家和相公还是清明的。
所以,这么好的新政,这么好的官家和相公,怎么就没能彻底完成重振国家的大业呢?
此中之复杂,不仅为后世学者争论不休,且在可预见的几年之内,吴希也不可能完全搞懂。
索性不再去想,吴希转而郑重地对苏轼问道:“老师,所谓的召试舍人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前世的研究经历尚浅,博士都没来得及毕业的他,自然不可能搞懂所有宋人制度。
苏轼好整以暇道:“其实也简单,不像进士科之繁复,其实这召试本身也没有固定规程。至于对你的这次召试,大抵也不过是考一些史论文章,毕竟你的策文功底已是有目共睹了。”
“不考经义?”
苏轼眉毛一挑:“不考。不过冀之,难道你就想靠这次召试入仕,不再参与科举了吗?”
吴希自然知道,在宋代,凡非经御试授官的,几乎都不会有太大的前途。
而即便是同样经过御试的诸科考生,也远远比不过进士科出身的前途远大。
因此,他赶忙下拜认错:“学生自然是要参加科举的,只是确实经义不如余者精通,故有此问。”
苏轼面上缓了缓颜色,语重心长道:“冀之啊,即便召试通过,脱下了这身褐衣,也要向官家要求参加开封府发解试及进士科锁厅试,以求取得良好出身。因此这经义之上,你还是不能欠缺了功夫。”
所谓锁厅试,便是为了一部分没有进士出身的低级官员,而准备的特殊进士省试。
一般来说,由锁厅试进入殿试的官员们,往往难以获取到较高的殿试名次。
不过对于这类人来说,名次的高低已不重要,原本有了官职的他们,再通过进士科考试,理所当然的可以登临更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