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徒奔走萧辰难翻案 谢圣主常侍领持节(1/2)
却说萧辰一路小跑儿,来到了东柏堂的侧堂,因为廷尉署并未设置署衙,临时办公地点便在东柏堂的右堂,如果外朝有需要,就在太阳门外的永福省西侧内堂办公。
此时臧未真正在右堂里处理案件文书,萧辰缓步进门,来到内堂正位的前方低身拱手。
“给臧廷尉问安。”
臧未真停下笔望了望,见是萧辰,于是起身迎了过来。
“是萧常侍,老夫有礼了。”
臧未真挺身拱手。
“臧廷尉不必如此,你我共事也有一段时间了,今日来,是跟你叙叙旧的。”
臧未真听了这话,也不好在做样子,于是向前扬手,示意萧辰落座。
“萧常侍向来洒脱坦荡,老朽甚为敬佩!”
“哈哈哈,廷尉过奖了。”
“紫光堂一别,我们只有朝堂之上才能相见了。”
“是啊,新政在二郡顺利实施,萧常侍功不可没啊。”
“萧常侍得封千石子爵,这可是南国从未有之!”
“千石爵位,乃侯伯之爵方可享之,常侍以子爵便能食邑一千石,足见陛下对你恩宠有加啊!”
“廷尉别这么说。”
“萧辰无甚功劳,陛下如此封赏,我的确受之有愧。”
“哎,常侍过谦了。老夫心中也为萧常侍感到高兴,只是近日公务繁忙,未能脱身登门拜贺罢了。”
“廷尉言重了,你我之间,还拜贺什么。再说,你也知道了,我的别院已经被人放火烧了。”
“额......”
臧未真的确有点儿嘴笨,本想着客客气气的迎客招待。毕竟萧辰升了职,以前虽说是好朋友,但谁知道萧辰升了官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可是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对方的痛处,这就很尴尬了。
“呵呵呵,无妨,廷尉署不是已经派人去了嘛,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案件进展的。”
萧辰话锋一转,笑眯眯的坐了下来。
“正是,嗣芳已将线索表呈于我,不过别院失火一案,廷尉署尚无实证,所以......”
“哦......那也无妨。”
“大家为了我这点小事,都已经劳累数日了,我很是过意不去。”
“常侍言重了,奉守律令、缉拿要犯,乃我廷尉署之职,只是未能给常侍一个交代,我等实在有愧啊。”
“呵呵呵,臧廷尉这话才是言重了。查案嘛,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别说是未审定的案件了,即便是已定的案件,如果有了新证据,也可以翻案呢,对吧!”
“奥,是啊是啊!”
萧辰一听此话,心中大喜!
不说别的,要是寻常百姓,即便掌握了新的证据,也不可能翻案。
诺大个廷尉组织,谁能因为你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推翻已有的定论呢!
更何况是陛下钦定的。
“呵呵呵,有臧廷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臧未真听后醒过神来。
心里多少有些不祥的预感,这小子,怕不是给我下套了。
“请常侍放心,廷尉署秉公办案,依律审判,若有不法行径,廷尉署定会追究到底!”
萧辰听后点了点头。
“还真有一个案件。”
臧未真听得一愣,看来这小子在这等着呢。
“常侍请讲。”
“就是崔雷投毒害我的案件,我发现了新证据,他很可能是受人威逼利诱......”
臧未真听到这里,急忙打断。
“常侍,此案由陛下钦定,已经结案,我等断不敢私自翻案呐!”
“可是......廷尉不是说只要有了新证据,已定的案件就可以考虑翻案吗?”
“额......老夫所言是对于寻常案件。”
“而崔雷投毒害主一案,已有定论,况且他已畏罪伏法,常侍当时也在狱中看到了。”
“这......”
“老夫还要审阅案宗。”
“失礼了。”
臧未真拱手行礼。
萧辰见状心里凉了半截,这算什么事啊?
难道因为是皇帝钦定的案件就不能更改了吗!
老臧这行不通,那就得自己跑一趟了。
思量过后,萧辰从右堂出来,径直来到了东堂殿勤政堂门口。
今日值守的是游击左将军裴渊明,也算是认识。
情敌的老爹,当然要记住了。
萧辰面带微笑,远远的便拱手行礼。
“萧辰见过裴将军。”
“哦?是萧常侍。”
裴渊明微笑着,拱手回礼。
“萧常侍前来,是向陛下谢恩吗?”
谢恩?谢什么恩。
萧辰眨眨眼还没反应过来。
“呵呵呵,某早闻萧常侍行事不拘小节,不过这君臣之礼,常侍还是要牢牢记在心间才是啊。”
萧辰听后拱手陪笑。
“哦!是啊,我刚刚受到陛下封赏,就是来谢恩的。”
“可是这其中礼节......我还真不清楚,将军于宫中行走多年,这样的事一定见得多了,能否屈尊为萧辰点拨一二?”
裴渊明是何许人,首先是出身于河东裴氏大族,打小就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耳濡目染自然谦逊有礼。
再者他的武力和谋略都是上等,做过一方太守,如今又成为游击左将军,每天见得封赏谢恩事宜确实比一般官员都多。
最后一点,现在的萧辰和自己一样,是个子爵,不得不说的是,萧辰的淮南县子,食邑一千石,而裴渊明的夷陵县侯才不过千石,而且萧辰头上还顶着个常侍的头衔。
既无出身、又无靠山,年纪轻轻就平步青云,做到了让普通臣工仰望的位子,如果他没有过人之处,没有奇计良谋,又怎么能深得陛下恩宠呢!
虽听说他与永康公主交好,但萧辰这不着调的样子,多半是成不了。况且丁贵嫔都答应的亲事,任他再怎么折腾,也是徒劳无功。
如此想来,裴渊明心中还生起了一丝丝同情和敬意。
只要不干扰到自己家族的发展,什么都好说。
于是裴渊明微微一笑。
“常侍言重了,某乃一武夫,只了解些皮毛罢了。”
“将军谦虚了,即便是皮毛,也比我这一无所知要好的多啊!”
“呵呵呵,常侍过谦了。”
“据我所知,臣子得受封赏,在京都者,需于三日内沐浴斋戒,分别到十二座宫门外叩拜行礼,再由大司马门、应门至云龙门叩首作礼,最后登殿叩谢圣恩。”
“啊?”
“那不得叩死啊!”
萧辰嘀咕了一句。
“礼制虽是如此,不过谢恩之礼,还是越早越好。”
“哦,意思是......谢恩越早,越能表达对圣恩的感激,对吧?”
“呵呵呵,常侍果然直爽!”
“那多谢裴将军了,还要劳烦您通报一声。”
“常侍客气了,此乃职责所在。”
“不过陛下还在和七殿下议事,你看......”
裴渊明脸上露出些许歉意,萧辰只能频频点头。
“无妨,无妨,那我就在这等一会儿吧。”
勤政堂里,皇帝早已无心下棋,只因七殿下呈来的那封奏折,实在令人头痛。
“皇兄,既是北徐诸将军联名上表,还请皇兄三思啊。”
“是啊,若是处理不当,恐会影响了前线军心。”
“依七弟之见,该做如何呢?”
“臣弟以为......”
七殿下话就在嘴边,可还是停了停。
这事情往大了说可以理解为六哥临川王一派对长沙王一派心存不满,想把萧靖艺给赶出北徐州,如此他们便能大展拳脚,一旦战事结束,封谁赏谁都由临川王一人操控;若是战事失利,也有康长明、昌义之等陛下的人顶着。
如此一来,只要赶走萧靖艺,没了长沙王这个牵制,战事无论输赢,临川王那帮人都有说法,扬州一派的势力也会因此变更加牢固。
但这话不能直接和皇帝说啊!
别忘了,西部州郡都在自己手里,临川王的事一旦说多了,恐怕也会影响自己在皇兄心中的地位。
“臣弟以为,当局者迷,此时还需请一位外臣来谏言才最合适。”
“哦?外臣?”
皇帝攥着糙纸,迟疑了一下。
“皇兄试想,无论是六哥,还是长沙王,都是开国功臣,又是我皇族贵胄,二者在朝中地位比肩管仲、乐毅,可如今出现此种情况,最不能张口之人便是我等手足,当然,此事理应主和最为妥当,但如何作和,还是由外臣进谏,最为妥当。”
“嗯!彦达所言甚是,不过这外臣,又有谁能直抒胸臆呢!”
“呵呵呵,皇兄怕不是忘了,新晋散骑常侍、淮南县子萧辰,便有此胆魄!”
“嗯......”
皇帝捋捋胡须,萧辰既是接受了封赏,当然也会同其他臣工一样,想着更进一步。
仕途虽劳苦,可谁人又能对权力不感兴趣呢!
“不瞒皇兄说,巷间早有传言,说萧辰与皇兄彼此关系绝非一般。”
“哦?”
“有何不一般?”
“呵呵呵,恕臣弟多嘴,本就是传言而已。”
皇帝听后捋捋胡须,看来老七一定是知道些什么了。
“彦达向来直言敢谏,今日怎么如此瞻前顾后了。”
“皇兄恕罪。”
“既如此,臣弟就直说了。”
“传闻所言,乃是猜测萧辰和皇兄是血脉亲人,这一点从陛下爱护于他,又对他加官进爵便能知晓,更何况,他萧辰亦是我族姓氏呢。”
“呵呵呵,不过都是些传言罢了,皇兄不必放在心上。”
皇帝一听这话,不由得心中窃喜。
看来老七也是吃不准了。
只见皇帝面无表情,只稍稍捻了捻手中棋子。
“内臣也好,外臣也罢,都是为南国效力。”
“至于什么血脉亲人之言,我自然会择机回应。”
好嘛!说来说去就是不做正面回应。
七殿下听后也只得继续吃茶不说。
“不过彦达举荐萧辰谏言,倒是再妥当不过了。”
“喜儿?”
“小人在。”
“传朕旨意,请萧常侍入殿。”
“遵旨!”
要说喜儿听了二人攀谈已有半晌了,一提到萧辰他心里还挺高兴,毕竟是比较熟悉的人,俞三福也经常交代自己要多和萧辰来往,如今他加官进爵,未来是一片大好,看来俞中使的眼光确实独到,不得不让人钦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