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9.建强军还需举大义(1/2)
杨再兴把降卒收拢到城南,留下了五百骑士帮忙看管。请陈规从城内调集了一些人夫和大车,把城南北两侧的敌军尸首拉到城东,又命士卒挖了一个大坑,说是把贼军尸首都埋于此处。然后大军也不进城,只在城下扎营休整了一晚,杨再兴就领着他们继续向北武装巡视泰和镇,进一步震慑各地流寇叛军。
李天俊和陈规站在北门城楼目送杨再兴领兵北行,看着城下雄赳赳的背嵬军,陈规感慨着:“这就是实力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是渣渣。我也要组建自己的背嵬军。”
“陈大人,下官要是没记错的话,大人也曾经被任命为一方的镇抚使,大人却上书朝廷要求废掉把握了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自行组织武装的镇抚使,可有此事?”
“正是。你别看我现在就是个知府,当年我可曾任过德安府、复州、汉阳军三地的镇抚使,朝廷还给过三品大员的官服。不过那是混乱时期,健康府、临安都被金贼所破,天子也在海上暂避。基本上只要你控制了一片区域,又表示要效忠朝廷,朝廷就会封为镇抚使、安抚使、制置使,乃至宣抚使。其实都差不多,除了没有封号,实际是一方诸侯。”
陈规停了停继续说:“就说那个三地镇抚使吧,我受命可以自己组装部队、收取税收、任命官员,简单地说,只要不说造反,我在自己的地盘上想干嘛就干嘛。听起来很爽是不是,可实际上我不仅要防着金军、防着伪齐,更得时刻防着身边的其他什么使,一不留神他就可能为了粮草、财宝或者什么其他东西吃掉你。几年下来,一半以上的战祸倒是跟宋军打的。所以我才上书,镇抚使之上官职都不能常设,否则就是‘藩镇’,于国于民不利。”
“我觉得大人之言有失偏薄。大人所说,去除镇抚使等,确是保国家长久平安之策,但那得是四海和平的时期。眼下这个节骨眼,敌情瞬息万变,要是地方大员没有足够的权力,什么都等着上面的旨意,那还不都晚了?“
李天俊继续反驳道:“别的不说,要不是朝廷全权授予岳将军制置使和宣抚使之职,允许他自行训练部队,自主招安和镇压,京西和荆湖又岂能有这几年的安宁?再说大人,大人不也是一到任就忙着招募军队、组建保伍,甚至还要修建城池吗?”
“哈哈,说的不错。我上书力陈镇抚使的诸多弊端,本是任职的经验所得,是提醒朝廷要实行的长策,但常常被人拿来说居心叵测,有意诋毁朝廷重臣。也就是岳将军容我,让我在他的地盘上呆着。上次手下出事被人揪住,要不是岳将军替我挡着,只怕现在早已拿回朝中,去平息重臣怒火了。”
陈规转过身,看着远去的杨再兴,说道:“我还是认为长久之策没错,不过眼下身居此城,得尽快组建自己的背嵬军啊。我就是能想出一百个方略,下面没有靠谱的军队,也是白搭。至少得有让敌人肉疼的力量,否则再好的计策在绝对实力面前都是妄想。”
连续三四日的攻防战已让李天俊精疲力竭,但回家躺在床上,他竟然一时睡不着。[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从事,尽量保持低调,就是怕太快改变历史走向,不想还是出了纰漏。][一直以来,我因为预知,可以超然自处,慢慢竟真以为智商可以碾压他人,策略可以高人一等,就连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不太放在眼中了。][这个突发的小战就是个教训啊,我看所谓的运筹帷幄、随机应变实质不过是对历史的一种定式思维,要小心,要改变啊……]
胡思乱想了好久,才迷迷糊糊地合了眼。又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耳旁有人呼唤:“贤弟,贤弟,快醒醒!”李天俊慢慢睁看眼,居然已是第二日下午,是曹成来到屋内呼唤。曹成说陈规大人相请,李天俊闻言连忙起身洗漱,胡乱吃了几口曹成带来的酒食,奔着知府衙门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