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长平新解(1/2)
拜出色的记忆力所赐,叶欢很快把钱穆先生的著作通读了一遍。钱穆先生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叶欢虽然对钱穆先生信奉的儒学有不同意见,但是很是敬佩他在历史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功力。不管是中外人物,都很注重从历史中吸收经验,叶欢在一些毒鸡汤里看到拿破仑经常阅读古代名将传记,学习他们的经验,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中国是一个注重历史的国家,国人有从历史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传统,再加上叶欢的规划需要借重台北故宫,所以叶欢对经营和钱穆先生的关系更加上心。
正好6月至8月是香江学校的暑假,要去V4就要抓紧时间了。既然北面的事情无法解决,负面情绪也发泄了,叶欢准备抓紧时间研读钱穆先生的大作,提升自己的水平,争取一次通过。叶欢知道1968年,钱穆先生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7月迁至外双溪蒋中正所赠庭园小楼“素书楼”。要知道凯申物流的创始人很是看重钱穆先生,虽然他已经不在了,相信钱穆先生在V4的社会地位也不会低,他那样的大家也不会接受叶欢这个无名小卒的一再叨扰。三顾茅庐这一套在钱穆先生那肯定行不通的,以为钱先生根本就没有住在茅庐中。
时间有限,叶欢觉得他不一定能够全部了解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但是他要争取做到熟知。和V4那边的交流很顺利,钱穆先生同意叶欢的拜见,虽然现在叶欢写的也都是武侠小说。可是叶欢不愿意以武侠小说作者的身份去见钱穆先生,毕竟来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那时候各种观点在网络上流传、碰撞,虽然大多是哗众取宠,但有的也能够从以前被人忽视的角度里发现一些被人忽视的问题,从其他的视角来解释一些以前不能让人解释的问题。
有了这种想法后,叶欢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边阅读钱先生的著作,一边思索历史上的争议人物。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个人还真被他找到了,说起来很有意思,就是背负“纸上谈兵”骂名2000多年的马服子赵括。正好这一段时间叶欢在港大旁听经济学和法学,叶欢发现当年赵括的一些行为从军事上解释不通,可是从经济上应该很好解释。
于是叶欢就利用见面前的这一段时间来赶自己的新发现,也就是叶欢将要带给钱穆先生斧正的手信——《从经济角度看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SX省晋城GP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叶欢梳理了一番长平之战的史料,他总结说,长平之战是由一系列的意外引发的双方逐渐添油而成的大战。叶欢分析,中国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很少有跨年战事,而且还是影响农时的国战,而长平之战前后持续了两年。根据史料分析,长平之战的主战场在赵上党,前期前锋战的时候,廉颇已经丢失了不少险地。至少在赵括接手之前,秦国没上白起的情况下廉颇都是是屡战屡败的,也是败军失地,虽然没有实地考察,也可以知道赵军的形势并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