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九婴(1/2)
九婴,山海经上记载的上古神兽之一。声音如婴儿啼哭,能喷水吐火。凶残奸险。
而这九婴幻化的人,正是结束了刘伯温生命的胡惟庸。
这胡惟庸在龙凤元年,也就是1355年就投靠了朱元璋。算来,早过刘伯温5年时间。刘伯温是在至正二十年,也就是1360年,因为明朝开国重臣李善长的推荐,和宋濂等人一同效力于朱元璋。
这胡惟庸工于心计,也善于隐藏。虽说是九婴幻化的,看上去也没有任何异样。
自古以来,神魔共存于世。都会散播善与恶的种子在人间。所以人心才有了善恶贪嗔。神兽所幻化的人,在没有元神显现的时候,与常人无异,只是比常人更多了些善念邪欲。只有在受到大的刺激,过于激动之时,原始兽性的一面,才会被唤醒。也就在这个时候,有神力者,就能看到,元神善者,身泛白色光芒,或明或暗。元神恶者,身泛红光,如炼狱之火。
而这胡惟庸胆大心细,喜怒不显于形。而初时官阶并不高,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都是些小官,很难和刘伯温产生交集。
刘伯温虽不识胡惟庸,这胡惟庸可时时刻刻关注着刘伯温。因为这刘伯温表现过于厉害,过于锋芒。对于胡惟庸这个心怀野心的人,怎么可能会忽视掉这样一个角色。为了上位,为了能有机会制衡刘伯温,胡惟庸不惜一切的去勾搭上了一个在明朝举足轻重的人——李善长。这李善长算是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又是胡惟庸的同乡。又因为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极重,但又多疑的人,而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同乡,从来都是默默的做着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所以,在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这些可都是当时刀剑里浴血而来的名将。唯有李善长是文臣。还排在六人之首。而当时,功绩卓越,运筹帷幄的刘伯温,只被封了一个伯爵,诚意伯。俸禄还是伯爵里最低的。这些都是因为胡惟庸在李善长的后面,献计献策,鼓动着李善长到朱元璋的耳边谗言,煽动朱元璋越来越忌惮和排斥刘伯温。
“而《明史》里对刘伯温的评价却是,佐定天下,料事如神”钟奇喝了口酒,看着两个人岔开了一句。
“这官家历史书都这么高度评价刘伯温,这么着朱元璋又这么对待刘伯温呢?”胖子好奇的问
“这历史学家的分析,是因为刘伯温太过刚正不阿,又不善交际,说话太直。这朱元璋呢,又猜忌,又心眼小,功高的那些,基本都被他杀了个精光。这就叫鸟尽弓藏。我看,这刘伯温当时的性格,应该受了獬豸的血的影响,才那么不会转弯。史书上曾记载过这么一段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对话。朱元璋以严肃的口气问刘伯温,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刘伯温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朱元璋就问杨宪如何,这杨宪是刘伯温安插的一枚棋子,可刘伯温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朱元璋接着问胡惟庸,刘伯温又回答道: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我估计刘伯温当时想说,这是一个妖怪。。。其实,这段对话,后来被认为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一次试探,可是,因为刘伯温过于自信和不懂得转弯。在朱元璋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他最终把自己放到了当时权利最大的人的对立面。朱元璋最后意味深长的对刘伯温说,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这刘伯温也没多想,回答朱元璋说,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这段话说得非常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最后还说一句目前这些人,我没觉得谁行。同年没多久,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刘伯温,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这意思就是,别在这儿耗着了,回家去吧。刘伯温只好又回到了乡下。这中间,就离不开胡惟庸的暗中使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面给你们讲过的,洪武元年,刘伯温借着求雨,不顾李善长的再三阻挠,杀了李彬。这册子里就仔细说了这个事的细节。“钟奇挪了两步,转身躺在了沙发上,继续给两人讲起来。
原来,洪武元年杀李彬这件事。刘伯温在查此时的时候,就发现李彬身显红光,时有时无,却看不出何物。当时估计到是因为此人心中的恶念深,受到了邪灵神兽的元神影响。这神兽元神在元神毕现只是,能用神力影响到心有善念或恶念的人。让他们心里的善恶之念更是放大,善的更执着于善,恶的更笃定的恶。身有獬豸鲜血的刘伯温,哪里能容忍这样的人留于世上,所以,一定要杀了李彬。
刘伯温不理会李善长的再三求情,把要砍杀李彬的缘由报请了正在外地的朱元璋。朱元璋大怒,让刘伯温杀了李彬。而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虽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他明白直接找刘伯温求情是不行了,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伯温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伯温,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伯温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果刘伯温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久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伯温的身上。
然而刘伯温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就这样,刘伯温顺水推舟的在祈雨法事上,用银刀配上手印符咒,砍了李彬。
本来这刘伯温在法事之前都已经补了一卦,砍杀李彬这两日,天必雨。可谁知,在李善长的后面,还躲着一个神兽九婴化身的胡惟庸。这九婴本就是能喷水吐火的水火怪。他为了顺便除掉锋芒毕露的刘伯温,元神毕现,发动神力,控制了天气,让这本要下的雨,迟迟不来。也就是这时,刘伯温发现了胡惟庸的真身。而这次求雨失败,给了李善长报复的机会,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伯温。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倒并没有难为刘伯温,但刘伯温自己知道,九婴也感应到了他体内獬豸的神力。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不然,肯定会被九婴除掉,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这九婴也只感觉到了刘伯温身上有一点点残存的神力,而且他又自动消失,也就没再痛下杀手。当然,这次求雨失败,也让刘伯温在朱元璋的面前失去了不少信任。
之后,他们的明争暗斗,都因为有着李善长在中间,又因为朱元璋的忌惮,使刘伯温处处都处于下风。洪武三年,又因为李善长的举荐,胡惟庸顺利的拜中书省参知政事。而这参知政事,就算是副宰相了,按现在来说,都可以算副总理了,那就可算是大官了。
这胡惟庸虽是神兽幻化,但为人奸险凶恶,一直在工于心计的培植自己势力,敛财结党。他却绝不会让自己因为元神的兽性败露自己。而刘伯温虽能算会掐,又会奇门遁甲,可是在胡惟庸始终处于人形之时,这些法术又没法施为。只有苦苦的用各种办法去阻止和破坏胡惟庸的奸计。
就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劝退刘伯温的时候,刘伯温明白,自己在心计上,始终不如胡惟庸来到厉害。他也算到了自己几近大限之日。于是,开始着手最后的反击和布局。也就在此,逐渐的准备了这本金箔册子。
刘伯温的第一个安排,就是在洪武元年请假回家之时,安插了杨宪。
杨宪是刘伯温的死党,他得到了刘伯温的指示,接任了御史中丞,准备对李善长和胡惟庸一党进行滋扰和反击。这位杨宪,按照刘伯温的交代,韬光养晦,暗中扶植高见贤等人,利用言官的力量,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举报各种把柄证据。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不能委以重任。开始朱元璋并不为之所动,不过,这众口铄金,朱元璋又是一个心胸狭窄,多疑的人,他也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十一月,他召回了刘伯温,并委以重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