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二章 贸易新路线(1/2)
这时候还没专门列车的说法,但李茂一行人从汴梁出发前往京兆府,乘坐的就是当初第一辆蒸汽机车试行时的车厢。
而且整整加挂了十五节车厢,这又是进步的方面,据说若是挂载货运,现在已经可以加挂二十三节车厢。
路上无话,当火车抵达京兆府的时候,恰好是清晨,先期打前站的韩世忠和京兆府路的总管裴宣在车站内迎接。
一同来的还有京兆府附近的官吏,庆州,渭州,凤翔甚至汉中等地的人,大部分都和李茂有些旧情。
李茂第一次西征跟西夏党项人打仗的时候,路过一次京兆府,那时候除了巍峨的宫殿旧址,依旧令人赞叹的古城墙,委实看不出多朝古都的气象。
但自从裴宣出任京兆府路的最高长官后,不管是出于家乡建设还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思,京兆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今俨然是常住人口超过三十万的大城,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
李茂安排孟玉楼等人去歇息后,在裴宣和韩世忠的陪同下,在城内转了转。
裴宣侃侃而谈,这不是他自夸,而是实打实的成绩,换个人来治理京兆府,未必有眼下的繁华景象。
在汴梁的时候还见不到多少奇装异服的外地人,到了京兆府,异域人士就多了起来,几乎随处可见。
以西边的黑汗国,花剌子模和塞尔柱人居多,偶尔也能看到高目深鼻,金色头发蓝色眼睛的北欧人。
这也很好理解,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成本,赚取利润,如果不是想开开眼界,那么把货物运送到京兆府,基本上就算完成了贸易。
再往东边运输,利润率大幅度下降,而且需要采购的返程货物,在京兆府什么都可以买到。
裴宣见李茂心情不错,说话也放松许多,“陛下,这几年算是被这些化外蛮夷给肥了起来,单单是羊绒,羊毛一项,每年都会赚个盆满钵满,这次北方的旱灾又影响了毛纺织和棉纺织的原材料,价格又涨了两成左右。”
李茂对买卖事儿门清,也不能怪人家,随行就市而已,如果不是更有赚头,帝国哪来那么多纺织业的原材料?他指着一伙金发蓝眼的商人问道:“这类商人现在多吗?”
裴宣点点头,倒不是给某位皇子唱赞歌,但随着钦察草原和黑海之滨也被信安军和贸易团渗透,金发蓝眼的商人就多了起来。
伏尔加河,顿河两岸也没什么强大的势力,佩切涅格人,斯拉夫人,甚至还有更远的威尼斯商人,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绕过南边的塞尔柱帝国,从北方一路远行前来贸易,已经说明这里面的利润有多惊人了。
李茂微微颔首没说话,做出这个成绩的是当初抓阄抽签的倒霉蛋李无俦。
当时包括李茂在内都觉得李无俦的运气不好,得到的是花剌子模海北部的一片区域,又冷又没什么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