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话:蒲公英 三(1/2)
有人说人就像是一副拼图,认识一个人越久越深,这幅图就越完整。
现在,老城警局的全体警察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
老城警局的法医实验室里此时挤满了穿着防化服、带着黑色防毒面具和白手套的警察。他们围在临时拼凑的巨大的白钢试验台上,用镊子夹起面前堆成小山的肉块,他们现在做的,是没有参考图片的人体3D立体拼图。
他们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般地重复着手里的工作,他们夹起一块长着白色绒毛的肉块,在明亮的灯管下仔细辨认上面的图案,再丢到对应的物证筐里。
这是高光想出来的注意:先分类,后拼接。他之所以要想出这个办法,是因为时间不等人。不,准确的说是肉块不等人。
今天白天,法医一共收集了四具不同尸体的头部尸块。很快,法医老陈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尸块离开土壤不久后就会开始腐烂,所以等省厅的物证袋送到奶头山的时候,前三具尸体的头部尸块已经变成了一袋袋墨绿色的浓汤。
为了能保留这最后的线索,高光申请警局全员加班,一定要在尸块腐烂之前,将它们拼好。
相比脸上的皮肤,五官是最好辨认的部位,所以高光要求警员先辨认肉块上的图案,确定肉块所属的部位,待全部分类后在进行整体拼接。
警察们在白钢试验台上搭起了一个巨大的旋转平台,他们化身成了建筑工程师,在这个平台上搭建起一个未知的人。肉块上渗出的粘液成了最佳的粘合剂,慢慢地,大妈的下巴被复原了,大妈的鼻子被复原了,大妈的眼睛被复原了,大妈终于又变成了那个恐怖的大妈。
很快,高光就在失踪人口档案里面找到了大妈的相片。大妈姓史,叫史爱华。1960年生人,退休工人,老伴早年去世,她目前和20岁的女儿刘晓红住在老城市汇源街的幸福社区里。
“高哥,这大妈的头怎么会变得这么大?”身边的警察李浩指着档案里大妈的一张生活照问高光。
“细胞增大。”法医老陈晃着手里的白瓷茶缸说道,“简单点说,就是你头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增大了几十倍,你的头自然就变大了几十倍。”
高光没有答话,他知道,科学方面的论证显然对这起案件起不到任何帮助。
“喂?”李浩的电话响了起来,“孙主任,我们刚加完班,现在警员都在休息,这点小事就不能往后拖拖?哎,我理解你,可你也得理解理解我们吧?好,我知道了,我问问高哥。”
“怎么了?”高光问。
“市医院脑科出了一个神经病,打伤了几名医护人员,110报警中心接到报警,报警中心的孙主任让我们马上出警。”李浩的语气里明显带着不满,“刚拼出个圆头大妈,现在又出来个神经病,这都什么事啊。”
高光挥手叫来两名警察,安排他们去医院了解情况。之后,他拍了拍李浩,“跟我走,咱们去幸福小区。”
高光的捷达车驶入幸福小区的时候,差点撞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带着鸭舌帽,穿着摄影师们很喜欢穿的那种兜子很多的灰色马甲,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他的目光有点呆滞,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
他从一旁的草丛里忽然冲了出来,吓得高光猛踩刹车。
“有病吧你!”李浩冲着那人叫喊着。
那人瞥了一样李浩身上的警服,他似乎哆嗦了一下,他没再停留,拉了拉自己的帽子,飞快地钻进了小区一楼的一间复印社里。高光注意到,尽管已经临近深夜,但那间复印社始终没有亮灯。
史爱华的家住在幸福小区3号楼1单元303。幸福小区是一处弃管楼,平时没有物业打理。高光和李浩摸黑上了楼,用手敲了敲已经有些生锈的防盗门。
敲了半天,房间内依旧无人应答。
高光将耳朵贴到了房门上,仔细聆听屋子里的动静,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透过门缝,高光似乎闻到了一丝熟悉的刺鼻气味。
他从兜里掏出开锁的钢针,插入了锁孔里。
“高哥,这么做不合规矩吧?”一旁的李浩低声问。
高光转过头,瞪了一眼李浩,他显然是想说:“老子就是规矩!”
李浩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他开始有点后悔跟高光一起出来了。在他的记忆里,跟高光一起搭档的人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他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但愿这次别出什么乱子。
防盗门的锁被高光撬开了,他轻轻地将门推开一条缝隙,向里面张望着。房间里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不过刚刚那股刺鼻的气味变得更浓烈了。
高光拧亮手电,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史爱华的家。
史爱华家不大,是典型的北方老实两居室。进门的右手边是一个狭小的厕所,前面是一个10平米左右的门厅。门厅连接着两间卧室和一个阳台改成的小厨房。
高光手电筒的光在门厅里扫过,门厅里依旧保持着80年代的装修风格,白色的墙壁,绿色的墙围,平整的水泥地面。在门厅的墙壁旁,放着几个铁罐。
高光的目光被这些铁罐吸引住了。这些铁罐高约70公分,直径约50公分,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煤气罐。但是与煤气罐不同的是,铁罐的顶部并不是阀门,而是一个手掌大小可以扭开的铁盖子。尽管铁盖子上刷着银色的防锈漆,但是从上面的划痕可以看出,这些铁罐显然很有年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