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极品谋士游三国 > 这个就是从网上抄来的帖子,分析的很透彻,建议看看

这个就是从网上抄来的帖子,分析的很透彻,建议看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奥特纪元之杰克传说 原来世界如此奇妙 穿梭在历史大事件中的将军 长女威武 快穿之主角快跑 独尊狂心 时间代言人 明朝好御医 纽约侦探肖恩维尔德 众神的礼葬

很多人对于袁绍是作为反面教材来加以描述。甚至有些朋友还故意丑化他,挖空心思做出这么一个推理:“凡是正确的观点,袁绍一律听不进去;凡是错误的观点,袁绍一律照单全收”,是为“袁绍定律”。有这些想法的人大致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想当然的“成王败寇”的观点:历史上的袁绍最终是个失败者,按一般的“流行思维”,失败的人大多可以拿来做反面素材;2、《演义》或传说的影响:这个影响力更深远,尤为《演义》,几乎将袁绍(中后期)写得一无是处;3、过度偏执于相关《志史》里的评价:有道理么?当然有,还是时评,时人杨阜就有这样的见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据说西凉兵马就是听到了他的这个论调,结果开始倒向曹操的)!但我们不要忽略了,袁绍也只是凡人,是凡人就会有缺点,而且相当一部分的评价还是因为有一个“超人”来和他做“背靠背”的比较,这个“超人”就是曹操(这个“超人”既不是神的意思,也不是指“将红内裤穿在外面”的某小报记者的概念)。我对袁绍的认识是:“有大志的凡人”。

当然我们说一个“凡人”遇到了一个“超人”,所以“凡人”才进了地狱,那么我们就直接拿“凡人”和“超人”的相互较量作为点评的重点。这里理由有几点:1、直接看出“凡人”和“超人”之间的区别和差距;2、我懒,我也不准备给袁绍写传,“风雨”也向来没有实质的奖励,能浅浅的说明点问题就不错了,不给他打工!

有人说汉末天下大乱有袁绍的一份子“功劳”,原因是他曾提议让外军进京来“勤王”。结果是军队请来了,只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是董卓这个“凶神”(不知道后来袁绍夺冀州的时候,是否是受到当初“董太师”的启发),到了这个时候,袁绍的表现是一走了之(当然走也要走得“有形”,毕竟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袁绍的这个建议提出的时候也有一个人反对,说:“对付几个太监要什么军队,派几个警察进去一抓就得了”——这个人就是曹瞒。从这个时候开始,袁绍就和这个“发小”开始了一生的对比和较量。曹操的建议从操作性来讲当然合理很多,但说袁绍的建议是“乱国”也太扩大化了,如此说来贾诩也“乱国”——因为是他劝说董卓余孽去倒反京师的。其实说来袁绍一直对“和平演变”比较痴迷,结果动不动搞个“军事威慑”什么的(反董联盟亦如此)。或许他的本意并非是真的招致外军,或许他只是构思给太监们和内宫里面施加一点压力,谁也没想到逼急了的太监们反而先将何进算计了,时局一下子也就没了控制。不管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外戚和宦官,一律被打倒!比较当初曹操的提议,袁绍的计划虽然也不是没道理,但曹操的计划在实施上也一样有问题,比如如何绕过何太后这一关,这个问题何进最头痛。当然,如果何进坚决一点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可惜何进实在是个除了“裙带”几乎一无是处的家伙(当然杀猪也是门手艺)。我们定义袁绍是“凡人”,所以他有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本事”,但站在其“士族”的立场,性格上的弱点(儒弱);政治斗争的“阳谋化”这些是他的不足,也是他认识的问题。

跑到河北的袁绍开始也并没有一如曹操一样起兵造董卓的反,反而乐颠颠的接受了董卓的“册封”,做他的渤海太守。可见,袁绍从一开始也就只关心切身的利益,至于国家和皇帝,似乎就可有可无得多,这个表现就体现在“反董大联盟上”。袁绍参加盟军如何是忧国忧民,如果没有好处他会去?我想不会。但参加了就有好处,起码可以捞个好名声;其次还有个盟主的位子坐。在当时注重虚名的年代,其实不管是袁绍或者别人,许多人为“名声”几乎都是削尖了脑袋的。但实质的军事联盟却是“日置酒高会”,也就是公款吃喝。真正打的只有孙坚和曹操——也正是这两家,才各有“三国”其一的(刘备纳时候还是个县长)。从这一点来讲,曹操与那些人的比较,做事情要务实许多。或许袁绍还想玩“军事威慑”的把戏,但无论如何,其实他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还真达成了——董卓逃了!董卓逃是心虚,但他没忘了了挟持了小皇帝一起逃。这下“盟军”来了精神,自欺欺人的以为斗争已然胜利——本质是脸面捞足,实力未损,至于皇帝的安危,那“再议”吧。至于曹操,此刻大概也学到了点什么,因为大致我认为从荥阳回来这一刻开始,曹操再也不会将“天下为己任”说得那么冠冕了。

小皇帝被挟持到了长安,袁绍他们拿董卓没办法,却又想出个馊主意——立刘虞为帝。凭空捏造的东西实在没多少说服力,刘虞本人也不会答应,结果此事不了了之。其实我看袁绍非要立一个刘虞为皇帝的动机无非是便于自己控制,可惜此事实在信服度不高,但同时也看出:袁绍对于皇帝这面“旗帜”的作用是多少有点认识的。

对于袁绍对待“皇帝”这个问题上,袁绍也一直为后人诟病。认为这个是他“多谋少断”“见事慢”的一个证明。这里有些东西要说说,袁绍还是有几次的机会去“迎取”汉帝的,但最终这个事情没有搞成,这个是有内外因的。第一次是他的手下沮授提出的,但那时候袁绍和公孙瓒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说来袁绍的确分身乏术;第二次的机会比较好,正直李榷郭汜内讧正酣的时候,这个时候袁绍除了和黑山贼打,相对比较太平。但最后袁绍内部讨论下来的结果居然是“算了”。这个决定是让后人拿来证明袁绍无谋的主要证据之一,因为研究讨论的结果是那么的“弱智”:一、汉王朝已经苟延喘喘,病入膏肓,没必要扶持;二、有了皇帝麻烦,什么事情都要“请示”。当然一方面可以看出袁绍集团政治见识的普遍“低下”;另则有一些想法在袁绍集团内部来讲,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我认为,袁绍是有“大志的凡人”,认为汉朝没用了,所以袁家有取代之心(底线可以另起炉灶),可见其有大志;从实际使用效果看,皇帝在袁绍手里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象在曹操手里,是为“雪中送炭”。因为袁绍本身所具有的身份立场,使得他不会和一些政治名流产生很深的矛盾,但曹瞒却一贯被“冠”以“阉孽”寒族,有了皇帝这面大旗,他曹瞒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启用这群“士族”分子,增加其本身的政治号召力。至于说“以令不臣”,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大家各据一方,凭实力说话,天下谁在乎谁有皇帝的“圣旨”?曹操可以拿圣旨来吓人,袁绍一样可以用“衣带诏”来反击(陈琳的檄文就是一证)。说这个“圣旨”在这方面有多大用,那是骗“迂人”的。看来皇帝这张牌天生是给曹操准备的。同时也看出,袁绍集团是早就构思自己“军阀自立”的政治目标(最早的恐怕是刘焉)。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大致是在“反董联盟”的时候),有一次,袁绍问曹操(有点大哥问小弟的意味)“如果这次‘黄’了(反董),你有什么打算?”

曹操很谦虚地反问:“大哥你有什么打算?”

袁绍的回答(原话)是:“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曹操则回答:“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我不知道有人怎么凭此就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差距:一个胸怀天下(曹);一个目光短浅(袁)。这个看法我十分讨厌,我认为就是:当时袁绍看问题说话比较实在,没有存心计;曹操则比较滑头;同时也应该了解,当时袁绍已为渤海太守,他将目标定在河北很现实,而曹操有心计,再说他的先天条件没有袁绍好,以后的很多事情也实在说不清楚。大致十年之后(官渡之前)我们再来看,袁绍已经顺利地完成了他当初的“计划”;而我们的曹阿瞒却还在焦头烂额中。袁绍一路夺冀州,灭公孙瓒实际上一统河北,同时我们也可知道,在韩馥、公孙瓒这些“龙套”面前,袁绍确是他们的“超人”,可见“相对论”的超级经典!

那么我们来看看作为袁绍的“超人”的曹操这十年来他在忙些什么?首先就是占据兖州,同时收编了30万的“黄巾流民”,编成“青州军”,这时候“超人”开始发家。但他的实力此时和袁绍比,还是差距很大的。这个时候袁绍的所有的心思都扑在河北方面,当然他也不是后顾无忧,他的弟弟正和他此时“闹别扭”。说来滑稽,如果袁绍还算是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凡人”的话,那他的弟弟实在是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小丑”。今天看袁术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演义》上说两兄弟结仇是因为袁绍不给袁术马匹,所以袁术不开心就“结梁子”了。事实当然没那么简单。袁术是一个一向自以为是的家伙,实际是他表了孙坚做豫州牧,结果袁绍呢还想摆一下当初“盟主”的威风,另派了一位姓周的做豫州牧。结果当然就打起来了,孙坚轻松就把袁绍派的人给赶跑了,但战斗中却意外死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公孙越,也就是公孙“龙套”的弟弟。好么,这下双方的矛盾顿时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于是袁绍联络了“小弟”曹操,就像“一战”时候的“德、奥”之间的“同盟国”;那么“协约国”是有哪些呢?袁术、刘表、公孙瓒、陶谦,中间后来插了个吕布。从实力对比来看,“协约国”要厉害一点,首先,军事力量上对比,袁术方人多势众;其次,“袁曹联盟”一如一战的“同盟国”面临两线对敌的危险。但两个“发小”经过几年东奔西跑的讨伐,居然一路摆平了“协约国”。当然一方面是袁术方几个势力协调不力,相互支援不够;另一方面可看出袁(绍)曹两个人不一般的实力(主要还是指个人能力)。这场战争可谓中原大战,战斗的结果是:公孙“龙套”直接被K。O;袁术被赶出荆北;吕布被“GAMEOVER”;徐州几易其主,但曹操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差点被“插班生”吕布搞得无家可归。吕布可以看作是“一战”中的意大利,本来是跟着袁绍他们干的,结果后来反戈,在背后捅了曹瞒很深的一刀。

好了,现在我们把形势整理一下:袁绍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河北大部;曹操得到了徐州、青州一部、豫州以及上天给曹操准备的礼物——汉献帝。袁绍的形势范围已经没多少复杂的了,他的势力里面除了“黑山贼”以外,已经没有多少威胁了,补充说明一下:袁绍对乌丸等的少数民族凭他天生的“笼络”的手腕也基本搞定了,要不然“数袁”失地后也不会去投靠塌顿。而曹操的情况糟糕很多:他的势力里面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闹了个底朝天;袁术还不安分地盘踞在淮南;刚刚和张绣在宛城打了一仗,又败北,损失了猛将典韦;他的南面的刘表也没有搞定!简直一塌糊涂,唯一称为“安慰奖”的是,手里有了个汉帝。但这个汉帝的作用到底多大,开始时的曹操还没有亲身的体会,于是当曹操刚刚迎帝的时候,他就准备以“帝师”的身份兴致勃勃的小试一把,目标是宛的张绣。结果一到宛城,果然人家张绣投降了。曹操那个得意啊,或许有点得意忘形了;或许是太高估了汉帝的“威力”,结果张绣“反水”,被打得一塌糊涂,前后几番都没有搞定,看来张绣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因为后面还要讲到张绣,那么就附带多说一下:宛原来是袁术的地盘,属于荆州的治所,刘表搞不过袁术,只好将治所改在襄阳。后来曹操把袁术一路赶到淮南的时候,刘表趁机如意的占领了宛。也在这个时候,张绣的叔叔——张济带着早年“董太师”仅存的一点西北军血脉流窜到宛,结果双方也不知怎么搞的就打了起来,估计是潦倒的张济要去借粮引发的冲突。打到最后张济居然被打死了,整个部队于是又由张绣来领导。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颇有政治手腕和头脑的刘表,他非但没有对张济余部简单的赶尽杀绝,还主动说这是个误会,同时邀请张绣驻扎在宛城“就粮”。你看,即便如“龙套”刘表者,他也不是一如传统印象中的“无能”。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他的表现很值得称道:一方面轻易的化解仇恨;另一方面,又让张绣的部队为自己所用,成为他实际意义上的荆州北部篱栅。当刘表东有黄祖,北有张绣的时候,他就开始安心地开始他的平叛和安抚内部的工作,这个工作他一直到官渡之战结束都还没有完全搞定(长沙等南部四郡的叛乱),这也是为什么,理论上站在袁绍方的刘表一直没有动作的原因。

形势分析完了,接着的故事就该转入正题,因为“凡人”和“超人”直接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对于此次战役的起因,有很多的说法,有一点大家都认可,就是当袁绍统一河北之后,他的下一步扩张必将要和曹操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如果说直接的导火索的话,其实这个还是曹操先挑起来的。我认为绝非像有些人认为的:袁绍对汉献帝眼红了;或者受刘备鼓动了等等。这个事件发生在下邳打吕布的时候。当时打徐州的时候,有一个叫张扬的人对吕布表示了一下“声援”,那当然算是站错了队伍,因为他马上就被自己的手下杨丑砍了脑袋准备投降曹操;可结果杨丑自己又被一个叫眭固的杀了,改成投靠袁绍。那么一下子把矛盾转为曹操和袁绍之间的矛盾了!曹操当时发重兵就进击眭固,而且基本上是精锐尽出。当然,象眭固这种连龙套都算不上的角色在曹操手下三下五除二的就解决了,并且曹操还留下一个人做河北的主事。你看这个故事说的:河北是袁绍既定的势力范围,你曹操横插一杠算什么?难道曹操“现学现卖”,学得了吕布的调调——“汉家城池,人皆有份!”其实这里呢还有隐衷(你们看,事情说开了就牵出一大堆东西):当时袁绍在干什么?正和公孙瓒在“易京”打到关键的时刻。当时公孙瓒的存亡已在旦夕之间,所以“有病乱投医”的到处发求救信。他给“黑山贼”张燕的信中说袁绍的攻击就像“鬼神”,自己实在坚持不了多久了。于是张燕去救了,顺道邀了曹操一起(也有说是曹操主动的),于是曹操借了眭固的理由,堂而皇之的进军河北。这就说明了,虽然曹操和袁绍是表面上的“蜜月期”,但已经貌合神离了。起码曹操不愿意看到袁绍做大,也能解释为什么打个不入流的眭固还精锐尽出,其实他的目的哪里是个眭固,而是袁绍的后腚,可惜袁绍察觉了;同时刘备又袭取了徐州,曹操有点手忙脚乱了。而这个时候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态势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接着曹操的策略是“先东后北”,就是先解决刘备,后再来对付河北局势。而刘备马上联络袁绍,袁绍当时表态出兵增援(实事是派了骑兵增援)。可惜,刘备或者是出于“公心”,袁绍却未必,所以一开始两个人的心思就没有走到一条路上去过。什么“孩子生病”,也不过是个托词。又有很多人说袁绍是:“妇人之仁”、优柔寡断。什么啊,袁绍再笨他还不知道:他又不是郎中,他孩子生病请个医生就可以;况且事后袁尚也没事,可见毛病未必真的那么严重。但袁绍真的没有任何动作吗?有,只是他其时还不清楚曹操到底在哪里?在搞什么?实力多少?怎么布置?所以他选择了有限的,局部的举动。事实上,袁绍是出兵了,他选择了在白马的地方进行有限的,试探性的攻击,当时防御白马的是于禁。一方面于禁的确防守严密;另一方面,恐怕袁绍也未必尽全力,所以白马有惊无险,曹操也一马平川的将刘备扫荡出了徐州,并且抓住了关羽。刘备逃跑的本事可能是整个三国历史上甚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他要逃起来简直连刘翔也追不上。刘备逃到河北,由袁绍的大儿子,时任青州守备司令的袁谭接应去了冀州。袁绍为了表示对刘备“忧国忧民”的敬仰,多少还有点歉疚的味道,出城十里迎接;刘备丧家之犬,虽然说不出的味道,但在人屋檐,只好低头!为了表明诚意,袁绍终于下达了“战争总动员”,他要给刘备报仇,他要勤王,他要……

在这里我们又有一些事情要论述,特别是有些问题一直以来是被“有识”后人已经“定论”的。首先是开战时机问题,认为要打就早打,现在曹操解决了徐州再去,无非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这个我有部分同意,毕竟多少算个机会,但是我前面说过,袁绍作为一个“凡人”,他做了一个凡是“凡人”都想到的——先试试看么。而反之,或许在曹操方面,他根本就不怕袁绍,或者说他有足够的把握迅速的打飞刘备,毕竟刘备的这点实力,曹操“门清”。所以说在这个回合上,只能说袁绍是“凡人”的举动碰到曹操“超人”的手腕,曹操有惊无险地赢了第一回合。但其实说句良心话,刘备的徐州“揭竿”或许根本就不在袁绍的计划中,也就是说如果袁绍真的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的话,那么刘备在徐州的“一厢情愿”无疑要求袁绍必须改变原定计划。只是刘备既然不在既定的“菜单”里面,袁绍也不准备改变计划。“凡人”和“超人”之间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是“思维僵化”;一个是“随机应变”,应该讲都没有错,但却有高下之分。那么在袁绍“菜单”里的分别是那些小菜呢?

第一、张绣。说来顺理成章,张绣前些年还把曹操打得不行,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朋友”的理论,拉拢张绣是有很充分的理论依据的。可惜实际的情况却让袁绍大跌眼镜:张绣不吃他这套理论,反而投靠了曹操。

第二、刘表。虽然刘表是口头答应了,但刘表自己都在为长沙以及荆州南部四郡焦头烂额,实在指望不上。

第三、汝南李通。这个简直不多说了,非但是“对牛弹琴”而且是对“老虎”弹琴,李通当时就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一说是李通连袁绍的使者都索性砍了)。

看来所有的情况对袁绍不利,但这些个只是小菜,对袁绍来讲,“无伤大雅”。因为战场是靠实力说话的,再说此时的曹操也好不到哪里去:东南有孙策;西北有马腾等。

还有一个有争议的是如何打法的问题,专业一点叫“战略”。有些人指出“可以先和曹操对峙,然后派奇兵骚扰,活生生把曹操折腾死”。很多人对这个战术抱有迷信(有些是人云亦云),其实这个是可以深究的。曹操当时的情形的确狼狈:徐州刚打完,前些年整个势力内部也折腾得够呛,无论经济、军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反观袁绍,冀州是兵不血刃得来的,除了幽州几乎没有经历多少战斗。如果现在不打曹操,那么等一段时间如果曹操喘息过来了,那就真有点难办了,曹操拉队伍,搞生产的能力不是常人可比的。而且上次的白马之战还是给袁绍留有深刻的印象,一个白马港都防守那么严,就派几支奇兵真的能对曹操有什么“疗效”吗?这个问号是很大的!更何况袁绍的身边还有一个整天哭哭啼啼的刘备在嚼耳朵根子。“以自己的最强势打敌人最疲惫的时候,符合逻辑”,所以袁绍还是决定出兵,此时就出兵!那时正是公元200年,大概十年前两个人那段经典的谈话还在耳边,只是现在时过境迁,两个时代的“弄潮儿”之间注定的一场大战就在目前。

袁绍几乎集结了他所有的兵力南下决战,想象当时的场面一定很壮观——敲锣打鼓的大部队簇拥着袁绍,这样的场景也很符合袁绍那好面子又志在必得的心态。大部队的最前面是颜良;颜良的目标是白马;白马的守将是刘延;刘延支撑不住找曹操;曹操没办法请来了关公;关公要面子,就用颜良的脑袋还了人情。这个就是故事的一开始。

白马的围虽然解了,但袁绍的势头曹操还是抵挡不住,于是曹操决定主动放弃白马,这个时候作为袁绍的第二梯队的文丑也赶来了。当文丑一路追到延津的时候,对岸的袁绍主力已经逼近了过来,曹操果断放弃延津以避开锋芒,但“超人”就是“超人”,临走还捎带走了文丑的脑袋。而袁绍十万大军(一说五万,具体待考)就踏着颜良文丑的无头尸体,一窝蜂地涌了过来,并且扎成连营。而我们的“超人”呢?大致一线与袁绍对峙的大概也就一万多人马。面对袁绍来势汹汹的十万大军,曹操果断地后撤至内线防御。应对袁绍的连营,曹操采用的是重点防御,各个防御重点之间靠一些精锐的机动部队进行机动联络,同时也做战略预备用,其中就有张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 改革大唐 回到明末虐大清 枪火余烬 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