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布库房 中(1/2)
三个小子喝过了姜汤,又被侍女们擦干尽了头发,裹上了新衣服,都在一个劲的大笑不止。孙氏看着他们三个开心的样子,不由感叹了一声,“许久没见到阿哥这般开心的模样了。”当然她也许久没有看到自己儿子这般开心的模样,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而是用温柔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儿子。
玄烨接着道:“平素里也挺好的,只不过今天吉哥儿过来之后,感觉院子里面似乎有些变的不一样了。”孙氏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然后便让侍女们收起了三个人换下的外套,“我去让后面的丫鬟们把衣服洗了。你们不要再干什么混事了。雨天不比平时,若是染上了风寒之症,可是要命的。”
古人不如现在医学发达,尤其是小孩子,抵抗力又极为不好,稍有不慎便是夭折了。而玄烨出宫避天花便是如此,满人和蒙人血统不似中原汉人,他们那里本来就没有天花,对于这类疾病的抵抗力极弱。如今入住了京城之后,各家子嗣因为染上天花夭折的不计其数。
玄烨恭恭敬敬道:“姆妈放心,我们不会再胡来了。只不过中午便是在这里吃点便餐吧。看着雨势这么大,吉哥儿便是留下来为好。晚上看着能不能涮个羊肉锅子,我们围炉吃肉聊聊天。”孙氏听着他考虑周全,安排仔细。赞同的回道:“这样想那也好,我现在就去准备。”
等着孙氏前脚刚刚踏出门,便听着曹寅兴高采烈的大笑道:“刚刚淋雨的感觉可真是痛快。”孩童心性一览无余,王吉贞看着曹寅胖胖的小脸蛋之上都是笑容,心情更是好上了几分。外面秋雨更甚,此时更添了秋风,风雨同至,天气更加恶劣了。
“哗啦啦!”布库房外面,在风雨之中,传来一阵清脆的枝叶摇动之声。这枝叶抖动之声引起了王吉贞的注意,正是原先在院外看到的竹林。说是竹林其实有些勉强,竹子不过一丛而已。以前王吉贞看过的竹林,绿幽幽的一片,风起之时,竹枝相触,如若风铃灵音。不会这般因为竹子稀少而让声音这般嘶哑。
王吉贞指着窗外的竹林,“阿哥,那是你自己种下的竹林嘛?”玄烨朝着窗外看了一眼不解的问道,“你如何知道是我种下的?”王吉贞笑着,“一来是这竹林实在于这园林之景,显得实在是突兀。二来,阿哥有所不知。竹子这种植物,一旦在一个地方生长,便会成片成片的生长。除非将其周围挖出巨坑,然后隔开。这样竹子才不会汲取其他植物的养分。”
“竟然还有这等说法嘛?”玄烨吃惊的看向了王吉贞。他倒是有些担心自己种下的竹子会让周围的珍惜树木枯萎,到时有些得不偿失。“只不过听着汤先生说,岁寒三友,我这院子里松,梅皆有。唯独没有着竹子,便是让人从外面移植了一些进来,却没有想到还有这麻烦事儿。”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王吉贞谈起了明代大学士解缙之前所言的骈句。这句话玄烨才三岁,所读不过只有《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偶尔间然看的也是《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经典,但是肯定没有听过解缙这句话。
所以王吉贞一说,玄烨便是眼前一亮。“这番话说的,也是有些道理。”他沉思了许久之后,脸上带着些惊喜的问道:“这话是谁说的?仔细思来,却是有些道理。”王吉贞道:“前朝大学士——解缙。他可是个神童,可阿哥不相上下。”王吉贞脸也不红的便是拍过去一个马屁。不过玄烨似乎根本就没有在意王吉贞的这个马屁。
又想了一会儿,便问道王吉贞:“那这么一说,可是认为这竹子当不起岁寒三友之一?”王吉贞早猜到玄烨会这样问,当即便回道:“自然不是这样。只不过我想说,其实有时候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到答案不同,自然也就不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便是这个道理。”
玄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以前汤师似乎也和我讲过类似的道理。他所言的是他们那里,有一个叫做柏拉图的人提的好像什么‘辩证法’。我当时听着云里雾里,并不是很明白。后来汤师也就没有再多言了。汤师说等我稍微大点的时候,再讲与我听。”王吉贞这个时候,脑袋之中,纷纷乱乱。
汤师,柏拉图,又是辩证法。那么这个汤师自然便是汤若望。王吉贞万万没有想到汤若望竟然是玄烨的启蒙老师。王吉贞前世熟读清史,对汤若望这个横贯了崇祯,顺治,康熙三朝的人是了解的。
汤若望在顺治朝受到顺治的礼遇这点王吉贞也是知道的,包括后来的康熙对他同样是礼遇有加。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顺治竟然让汤若望作为自己儿子的启蒙老师。原因很简单,汤若望虽然受到顺治宠幸,但是毕竟他是洋人传教士,最善于的便是说服别人入教,说的粗俗一点便是汤若望最为擅长的便是蛊惑人心。自己儿子才三岁,如何能让这样的一个人物去启蒙,岂不是容易让自己的儿子被人控制了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