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初到西霞村(2/2)
“哦!好的!……”众人纷纷点头道。
快走到村口的时候,老远……雨馨就看到一对中年夫妇,正站在枫树下的凉亭旁,翘首以盼的,似乎在等人。
当一眼瞥见他们的身影后,那对夫妇瞬间愣了一下,然后那妇人对旁边的汉子,又急又快地说了些什么。在得到那汉子肯定的答复后,妇人立马挥起手,冲这边喊道:“大丫头!大丫头!这里……”
朵朵闻言抬起头,一看到那对中年夫妇,行李箱都不要了,撒开脚丫就向前飞奔而去,边跑边喊道:“大伯!伯母!……”,然后雨馨就看到他们搂成一团,说不出的亲切。
雨馨摇头失笑了一下,嘱咐着苏木托好朵朵的行李箱,然后大伙一起走向前去。
不一会儿,大伙便汇合到了一起。
伯母看起来年轻一点,眉慈目善的,非常能惹人好感。伯父则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朵朵看到他们走过来了,忙转过身来介绍道: “大伯!伯母!这两位就是我的好朋友,雨馨和小雅。这两位男生就是苏木和小佐了……”
“伯父伯母好!”众人只能跟着朵朵这样喊了。
伯母对他们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摸着朵朵的脑袋,一脸溺爱地道:“丫头!又长高了啦!”
朵朵只是乐呵呵地对她傻笑。
大伯露出一个和蔼可亲的笑容,热情道: “难得大丫头肯带朋友过来玩,来我们这里,你们就当自己家一样,千万别客气!……”
“哦哦!”众人唯有点头。
“老头!别顾着唠叨了!孩子们坐了一个早上的车,想必都饿坏了吧!走吧!先回家吃饭!……”伯母一下子打断了大伯的话,拉着朵朵,自顾自地走在前面了。
“孩子们!走吧!”大伯讪笑了一下,很老实地拉着朵朵的行李箱,在前面引路。
大伙边跟在后面,边欣赏着村子里的风景。
沿着村子的主道,一直向前走。
只见小河两岸,栋栋民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座石桥横过河道,将两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映成趣。路上,不时传来一阵鸡鸣犬吠声,以及儿童的嬉笑声,为村子平添了不少风趣。
村子里除了枫树外,村民还按自己的喜好,在四周种植了不少槐、柳、梨、桃……郁郁葱葱的,仿若园林画卷。
岸边还引进河水,筑成几个大小不一的池塘。池塘外是鹅卵石铺砌的小道围绕着,外加一座凉亭和几张石椅。池塘里则种植了莲藕,墨绿的荷叶,大小不一地铺满了大半个池塘;朵朵绽放的荷花,花枝招展地盛开着,非常惹人喜爱。
最奇特的,是竖立在村子里数不尽的石碑,大大小小的,新旧不一的,似乎遍布了村子的每个角落。石碑上刻满了文字和图案,有些还清晰可见,有些则早已被雨水冲刷得面目全非了。
雨馨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大伯!村子里的这些石碑,有什么重要意义啊?”
她这一问,小雅三人的目光也齐刷刷地瞧过来。
大伯愣了一下,然后环目扫了一眼村子里的石碑,叹道:“这…可是村子里的‘活历史’啊!”
雨馨他们都听得一脸茫然地望着大伯。
似乎一提村子里的石碑,大伯就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他清了清嗓子,指着那些破旧的石碑,反问道:“你们知道村子里最早的石碑是那个年代的吗?”
众人齐摇头,表示不知。
大伯摸了摸下巴的胡须,嘿嘿笑了一下,才公布答案地道:“最早的石碑,应该追溯到元朝了。”
“这么远?”大家都惊呆了。
大伯似乎很满意他们的表情,一脸自得地道:“当然!石碑上最早记载的事,是宋末元初年间,宋朝的一位将军,因在齐工山被元军大败,才不得已率余众逃离到这里,和本地的村民一起,在这安家落户的。从那以后,村里每逢大事,都会刻字竖碑记载下来,从无例外!所以就有了眼前的这些石碑了……”说完,唏嘘不已。
“哦!那最近这些年,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吗?”
“最近的啊!”大伯想了一下,然后才道:“最近的重大事件,当然是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进村了。”
大伙一听小鬼子,立刻精神抖擞起来,眼睛都齐刷刷地一亮,纷纷一脸渴求地望着大伯。
大伯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于是说道:“当时小鬼子实行‘三光政策’,真是吓得各地的老百姓闻风丧胆啊!老远的,一听小鬼来了,大家就逃难似的,纷纷躲到山里藏起来。”
“可是,有时候躲起来也没用,还是有些人被他们找到了,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了。”
“他们还真烧杀抢掠的啊!这么残忍!”大伙都一阵后怕,纷纷幸庆自己没生在那个年代。
“当然!小鬼子都不是人!当年为了让他们找不到粮食,乡亲们差不多把洞里的耗子都捉光了,哈哈……”
“噗!”众人听得纷纷失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