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布料(1/2)
雪后的路泥泞难行,耐心地等待了好几天,大姑和三姑才到家里来,带着杨小贝一起去县城。二姑家里还有事走不开,这次并没有过来。这年也算是过完了,要换成往年公社早就已经上工,今年大家都人心惶惶的,到现在还没有叫。不过也是这两天的事,等来了工以后出去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路程比较远,姑姑们尽管天没亮就出发,带上杨小贝走到县城也快要到中午了。没办法,虽然她长进了一些,还是个拖后腿的。杨小贝也走得满腹怨气,就这靠走路的交通方式,真的是够了好吗?要不是这年头买自行车还要票,她恨不得马上就任性一把,先买辆自行车再说,好歹还能少走几步路。
第一时间去供销社买布。这些年几家攒的布票倒是不缺,可是供销社的品种实在少得可怜。最多的是“家织布”,实际上是本地人对粗布的统称。因为以前都是妇女们在家自己纺纱、织布、印染,非常麻烦。解放后国家大力发展纺织业,棉布的价格走低,比自家点灯熬夜的织布合算多了,但是大家还是习惯性称之为家织布。
家织布比细棉布厚实、耐穿。除了贴身的衣服是用细布,像外套、裤子,特别的鞋子,乡下人都会选择粗布。见到姑姑往柜台前面一站,里面的售货员手里织着毛衣头都没抬地说,“粗布八毛,细布一块五!票!”反正除了这两样,也没有其他的。至于的确良、灯芯绒这些紧俏货,哪里会留库存?每次一到货就被排着队哄抢一空。
来的时候爷爷已经说了,买布的钱肯定要自家来出,要是姑姑们出了钱,叫他们自己背回家去。爷爷说到做到,两个姑姑也只好放弃了之前的打算(虽然说她们姐妹三个已经讲好了凑份子钱了)眼下自然的打起精神挑选。要说那匹布好坏、要买多少,杨小贝可没有概念,全凭姑姑做主。但是——你们挑的都是些什么啊?!
主要是杨小贝要做衣服,大姑二话没说,给她挑了一匹大红上面带白色小碎花的细布,是年前新来的花样。大姑一个劲地和三姑夸这个颜色好,喜气,小妹皮肤白穿起来肯定很好看……
杨小贝都要哭了。这浓重的乡土气息简直扑面而来呀!她嘴巴都说干了,才打消了姑姑非要选这个花样的决定。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们皱着眉头同意他选的两个素静的颜色。双方的审美观相差了一个世纪,完全没有共同语言。接下来见她们专挑深蓝布、白布的家织布,准备给家里的男人做衣服的布料。得!刚刚挑了两匹细布,姑姑们估计心疼坏了,恨不得有多便宜买多便宜。
看来又要争论了。就算是爷爷和二伯是干活穿的衣服要用粗布,可也得有出门穿的好衣服才行啊!到时候要是按照杨小贝的计划,他们来城里做买卖。穿成那样也会被人瞧不起。再说了,老爸都上高三了,总是穿着一身粗布褂子。以前没有条件,现在杨小贝回来了,不是他偏心,从形象上面也得帮老爸树立起一个好的印象。
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有很多时候,穿着打扮完全可以改变你的气质,一身名牌怎么着都会比一身地摊货来的有自信。老爸的性格不是软弱,而是太过内敛。她倒要看看把老爸包装起来后,凭借那张脸都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到时候他可是想低调都不行了,你以为现在的妹子很羞涩,很传统?no,no!老爸可是对她吹嘘过他读卫校的时候被妹子们穷追猛打的往事滴。
杨小贝和姑姑们摆事实,讲道理,最后连撒娇大法也用上了,才让姑姑不情不愿的同意给家里人每人做一件细布衣裳。真的是,这笔生意谈的,比什么都累!杨小贝抹了把不存在的虚汗,胡乱买了些日用品,赶紧撤了。她算是知道了,以后哪怕是自己一个人来,也不能带上姑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购物了?
事实上杨小贝期待了这么久,到了供销社才发现,里面的东西少得可怜。买了一块香皂凑合着洗头洗澡,再买几盒蛤蜊油擦手,就实在买不出什么了。走出供销社低矮的门头,杨小贝拼命回想以前看见过的自制面膜、自制洗面皂……等有条件的时候再慢慢试验吧,哎,没有护肤品的日子可怎么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