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春耕(1/2)
预料在四月份后,长安附近肯定会出现另一波流民潮,以往每年青黄不接都会有这种情况,今年荆州的水灾肯定会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河南那边人在吃完秋天本就不多的存量后,肯定会有食不果腹者涌向关中。
张云泽的设在铁矿山附近的玻璃工坊一下子扩大了五倍,一块块大中型平板玻璃不要钱一样往外运,由于是模块化定制,一个个玻璃房很快建了起来,站在城墙上往南看去,五千亩光照最好的的一大块区域白光闪闪,能把人的眼睛晃瞎,全部被密密麻麻玻璃房占满。
玻璃房里温度比较高,蔬菜长得速度,张云泽决定九成五的面积都种萝卜,萝卜成熟期短,大棚里两个月就能成熟,产量还高,精心照看的话一亩五千斤一点问题都没有,萝卜的叶子和根都能吃,虽然味道有些感人,更妙的是这玩意容易储存,可以制成各种萝卜干,在没有土豆红薯的高产作物年代,实在是灾年青黄不接最佳的救济物,只可惜现实环境下,在没有大棚的情况下只能夏天生长,不可能在四月份吃到这种东西,但有了玻璃大棚可就不一样了。
到时候理论上能收获两千五百万斤萝卜,就算打个折两千万斤,哪怕不吃饭只吃萝卜,节省一点五万人同时吃一年都没有问题,前提是你别吃吐就行。
几万人一起动手,玻璃房很快就建完了,萝卜种子花了张云泽一大趣÷阁钱采购,但愿一切都值得吧。
玻璃大棚建好之后,百里城的学生以及妇女们多了一个好去处,里面暖和啊,棉袄都不用穿。
张云泽甚至看到有些大胆的男女学生在里面幽会了,但很快他们就不想进去了,萝卜产量高,但对土地的肥力要求也不低,产量高的东西会大量吸收地里的养分,如果不护理好,这块地第二年就种不出好东西了。
于是张云泽拿出他的另一个好东西,化肥!
化肥厂就建在不远处,由于技术不过关,味道接近大粪,里面外边臭气熏天,是个人都不想靠近。
玻璃大棚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浇水的问题,不是张云泽不想,技术达不到。管道什么的没问题,但没有那么大功率的水泵把水抽那么高,如果靠人工的话,还不如老老实实拎着水桶进去浇呢,反正那些阿姨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那些阿姨们总算觉得对自己得起每天拿的三文钱工资了,每天去臭气熏天的玻璃房里浇水,下雨天都不例外,因为是全封闭的,雨进不去,一趟下来整个人都臭了,有的时候还要撒那种难闻的肥料,真的是够了。
但一切都值得了,仅仅几天萝卜真的发芽了,看起来四月份吃到萝卜这个目标一点问题都没有。
种萝卜的同时,其他土地的春耕也没停下,各种型号的犁出现在百里城外各处,非常壮观,长安的官员也来考察过几次,订购了大量的产品回去了。当然,那种巨无霸的电动犁田机他们也只能羡慕,他们又不懂电是啥玩意儿。
很多小河或者人工湖边安装了电动小水泵,没日没夜地抽水,确保每一条沟渠都有水,有些功率不够的高地只能人工去挑,否则那些来发出来的荒地没有意义。
最麻烦的是那些梯田,是的,张云泽连一些平缓的山地都没放过,树木全部砍了做木料,耕成一层层的梯田,远远望去,非常壮观,这种神操作连正在春耕祈福的李世民都惊动了,带着一众官员前来学习,如果秋天能够收成不错,打算全国推广。
梯田浇水是个麻烦事,如果山上有固定的水流还好说,没有只能人工挑,非常辛苦。
等到春分日,麦种全部撒了下去,浇上水,在张云泽的要求上,还撒了那种臭烘烘的化肥。
希望,算是播种下去了,能不能吃到,等到秋天吧。
农业的事情告一段落,以后每日保证有千把人护理就行了,张云泽的重心又转移到了城市建设。
这些天他又把图纸重新画修正了一遍,哪里是商业区,哪里是居民区,哪里是学校,哪里是医院,哪里是公园,一次性规划好,否则等人口多了,改造还要给拆迁费多麻烦。
百里医院在春种期间建好了,开始没那么多医生,只能当大型药店用,开业价八折,海量抗生素供应,吸引大批长安来的患者和黄牛。
为了让百里医院名声打响,张云泽亲自坐镇,开设了天花疫苗接种门诊以及发热咳嗽门诊。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张神医坐诊第一天,百里城人满为患,百里医院被围得水泄不通,不知道的还以为造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