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战通辽(一)(1/2)
第64章 战通辽(一)
在阜新问题上,日本军方与外交部意见再一次产生了分歧,军方认为和叶重达成这样的协议有损军方颜面。必须严惩打死日军士兵的人。并且叶重在奉天不利于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以及日方势力在东北的发展。
外交部则认为通过这次叶重的小步退让,可以看出叶重暂时是个值得拉拢的对象,因为奉天暂时找不到更合适的替代人选。若是过分压迫,可能会逼得叶重彻底的靠向英美,对日本在满蒙的利益更加是个威胁。随着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党暂时罢手言和,列强认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必将会加大建设的力度,传言几月后将成组列强借款团,贷款给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日本内阁高层也认为有必要暂时保持表面上对华的亲善态度。不能因为与叶重的冲突而挑起中日争端。
于是内阁决定将阜新死了十几个士兵的事掩盖下去,在两方的默契下,奉天和日方的各大报社都选择性的忽然在阜新的事上采取了沉默的态度。
不过一个集体内总会有些不同的声音,川岛浪速等一批军官加快了策反蒙古王公的步伐。
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上,零星分散着一些牧民,不过有一群约五千余人的骑兵却一反常态的集结起来。
“乌泰,为什么咱们这一次不将**的旗号打起来?”夜晚点着油灯的帐篷内,拉喜敏珠尔道:“那些日本人可是一直在催促咱们。”
灯光下的乌泰脸有些阴沉:“你以为**是过家家,现在就咱们两人,没有别的王公响应搞**就是死路一条。”
“可是不搞**咱们为什么要去打通辽城?奉天督军叶重手里可是有两万多人马,兵强马壮,咱们也惹不起啊。”相比起乌泰,拉喜敏珠尔的神经就显得大条点。有些不解地问道。
乌泰灌了一口酒道:“通辽发展了几年,积攒下了不少财富,光是修的那条公路听说就得花上将近四十万两银子,折成大洋有五十多万,更别提传得沸沸扬扬的通奉铁路,那可就是好几百万了。你看看通辽城里面变化多大,咱们草原上的牛皮,羊毛,牛肉,马肉,一车车的向通辽城里面送。从奉天运过来的面粉,烈酒,皮靴,还有一些古怪的新奇玩意,路上的车队从来就没有停过。若是咱们能打下通辽城,你说该抢到多少的好处。只要不**,从名义上来说只是军阀上的普通冲突,若是**的名号打起来了,北京那位袁大总统说什么也容不下咱们,到时候咱们除了去外蒙可就真的没出路了。”
拉喜敏珠尔皱眉道:“还是清朝的时候,咱们拿了朝廷那么多的好处,而且又有日本人在一边逼着,若不**,怕说不过去。”
“还是等摄政王那伙人联络上更多的人再说吧。或者先打下了通辽城,拔除叶重在草原上的这颗钉子,或许那些还在观望的人会下定决心扯旗造反来,这么多年过去,草原人已经完全忘却成吉思汗时的荣光了。”乌泰将酒碗用力扣在案上道。
何锐手里有一个混成旅,账面上有5500余人的士兵,不过当初14门火炮给叶重带走了,改编成混成旅新的火炮陆军部又还没调拨过来,除了七挺马克沁重机枪之外,其他人都是人手一杆步枪,没有重火力,洮南也是极为重要的城镇,派了2000人防守,而留在通辽的就只有3500人了,即便加上城中平时负责锁事,训练不足的警察,也不过4500人出头。
这些人防守自然不成问题,虽然人数上少了点,拉出去打野战何锐自忖也不会吃大亏,就怕被人偷了城,通辽历经几年,已经积累起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蒙古骑兵来去如风,若是被人偷了城,到时候可就欲哭无泪了,何锐不敢冒这个险。
通辽不缺马,派在外面的探子多如牛毛,乌泰的骑兵还在七八里外便被发现报到通辽城来。一展平地,视野开阔,这种情况下根本没办法打伏击。
“该死,这么多大炮!”孙勇看到七八百米外,十数尊钢铁怪物被蒙古人的马拖曳着一线摆开,炮口正对着通辽的五米多高的城墙。不由吃了一惊,在奉天讲武堂呆过一段时间,恶补过火炮的知识,孙勇一眼便认了出来,75mm野炮,大声道:“大家快躲起来!”
轰,轰,地动城摇。城墙在炮火下颤抖。一颗颗炮弹接二连三的或者砸在城墙之上,或者飞入城中一幢幢建筑在炮火的肆虐下轰然倒塌。
城墙主体由红砖彻成,外面裹了一层水泥,当初考虑到蒙古话没有火炮等攻坚能力,这种城墙已经是蒙古人无法逾越的天堑了,哪想到乌泰一出手便是十几门火炮,即便是叶重吞掉第二混成协之前也没有这么大的手笔。这样一来,城墙就岌岌可危了。
“旅长,这些蒙古人的炮火出奇的准,除了少数外,大多都砸在了城墙上,再挨几炮城墙便撑不住了。”孙勇让卫兵将这边的情况快速报到何锐的旅指挥所。
“蒙古人不可能拿出这么多大炮,也不可能有这样精准的炮手。”何锐沉着脸在指挥所里面来回的踱步,炮手培养的困难何锐深有体会,当初叶重从王怀庆那边里挖过来的刘文明等人由于炮弹紧缺,实弹练习是很奢耻的,缺乏练习下即使是他们也难以达到眼前的精准度,更何况这些蒙古牧民。
“给警察局的任局长传令,维护城中秩序,不得让人引起骚乱,非常时刻遇到趁机起哄的人可以就地正法。”何锐忽然站定道:“让孙团长将士兵从城墙上撤下来。等炮停下来了再上去,调机枪手堵住城墙的缺口。”
“另外再给兴帅发一份电报,蒙古叛军中出现十四尊75毫米野炮,并且炮兵素质堪比日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