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回 去官(1/2)
邓仕兴听得他问出这句话来,叹道:“若是章奏上写明了这些前后因由,或者还有一分指望。只是那刘诏为人很是阴毒,他若参劾大人,必定不会提及我军大捷,反倒可能诬栽大人盗粮私粜。”桓震却不明白私粜是甚么意思,当下反问了一句。邓仕兴道:“私粜便是说暗地里将粮食卖给鞑子了。”桓震大吃一惊,那不是跟后来范文程使反间计,骗得崇祯杀袁崇焕时候的罪名一样了么?他虽不懂得甚么大明律,袁崇焕的下场却是久已如雷贯耳了的,然而那时袁崇焕毕竟距离他十分遥远,并没甚么切身感知,现下耿如杞却是自己的主官,骤然间告诉他这话,叫他安得不惊?
定了定神,问道:“既然他能上表弹劾,难道我们便不能上表辩白了么?”邓仕兴叹道:“谈何容易!莫说耿大人只是个兵备,不能直接上书陛下,就算上得书去,也是一般无用。”顿了一顿,压低声音道:“那刘诏现下抱上了九千九百岁的粗腿,风光得紧呢!耿大人的奏章来不及到兵部,便要给他们截下了。”桓震想得一想,才明白九千九百岁便是魏忠贤,心中不由得苦笑不已。想起前些日耿如杞大骂刘诏居官无耻,不论怎么说,这两人也没有尽释前嫌的可能,看来这一本是参定了的。然而自己既然做了人家的幕僚,难道眼睁睁瞧着主官被参?他对明代官场中事不甚了了,当下请教邓仕兴该当如何才好。
邓仕兴沉吟道:“为今之计,只有学那刘诏一般办法。”桓震道:“仲成兄的意思,是要结好魏忠贤?”邓仕兴点头道:“便是这么说。只是以耿大人的脾气,哪里肯做这等事?以往仕兴也曾婉转提过几次,每次都给他好一顿训斥。”桓震一拍桌子,道:“事急从权,耿大人当真便如此固执么?”邓仕兴微微苦笑,道:“这个世道便是如此。其实众人皆醉,我又何必独醒?”
桓震一面听他大发感慨,一面心中却在计算,距离明年魏忠贤倒台,还有多少时日。按照正常的历史,天启将会在八月二十二驾崩,这个时间,恐怕是自己没有能力提前的。而天启驾崩之后,崇祯也并没立即对魏忠贤下手,一方面是慑于魏忠贤在朝中党羽众多,兵部、锦衣、东厂都掌握在他手中,恐怕操之过切将他激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并没掌握他的确实罪证,虽然朝野正人,个个皆知他矫诏自重,可是毕竟每一份诏令上都盖了天子玉玺,无凭无据,贸然动手,却也搬他不倒。他想了又想,只是记不起历史上耿如杞这个人来,也难确定他这一次究竟是否能逃过一劫。
苦思半晌,始终觉得还是眼前自保要紧,袁崇焕为了不受掣肘,尚且要巴结宦官,何况耿如杞乎?斧钺加于前而不避固然是英雄气概,然而英雄之后却甚么也没留得下来,又有甚么用处了?气节这种东西,在他现代人观念之中,佩服固然是佩服,但要照着做去,便觉得十分不值了。除此之外,他心中还存了另外的打算,只是此刻尚不知行得行不得。但想那耿如杞是个择善固执之人,如何能说得他动,倒叫人颇费思量。邓仕兴突然道:“不如去请耿夫人劝说一番,或能奏效。”桓震连连摇头,道:“这法子不好。你去见耿夫人,难道无须耿大人知道的么?”努力回忆从前看过的史书、评话之类,想要找出一个两个讨好上官成功的例子,岂知想来想去都是些陈年货色,不由得大叹中国人拍马屁的工夫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又想不知是否能求朱由检帮忙在京中疏通一番,但想起他在信邸时候对魏忠贤的惧怕之状,大约也不会有甚么法门。
忽然灵机一动,说道:“莫如我二人瞒了他做去,如何?”邓仕兴惊道:“不可!百里莫要胡来,万一事情不成,反要给耿大人惹祸上身。”桓震唯唯答应,心中却自有另一番计较。又谈片刻,邓仕兴说是将房间让给他养伤,自行别居,告辞离去。桓震一人躺在床上,脑中来回盘算,不觉又睡着了。
到了次日,桓震安排一番之后,便要两个兵丁将他抬了,到耿如杞房中求见。耿如杞连忙叫请,抬眼看时,却见他一身素衣,头上系了一根麻绳,腰间也是麻绳,不由得大惊道:“百里这是何故?难道家中……”桓震知他疑心错了自己家有丧事,当下摇头道:“震这身打扮,并非别故,乃是特意来吊大人和这一营官兵的。”
耿如杞脸上变色,不悦道:“这是何意?莫非本道死在旦夕了么?”桓震故作奇色,反问道:“难道不是?”耿如杞脸色愈加难看,将手中茶杯重重一顿,道:“本道伤势未愈,有些疲倦了。”桓震知这便是对自己下逐客之令了,当下硬着头皮笑道:“大人当真不愿听震说几句话?”耿如杞两手掩了耳朵,摇头道:“不听!”
桓震叹道:“也罢。大人既然不肯听,震也无话可说。大人慷慨赴义之后,震当年年祭扫,供奉酒浆。”耿如杞大怒,虽说桓震是自己座师的好友**星推荐来的,但像他这般出言无状,又有谁能不恼?当下喝道:“本道死与不死,天下自有公理在,无须桓先生替本道操心!”桓震听得他说这种迂话说得慷慨激昂,不由得长叹一声,道:“也罢。大人自认,比杨大洪如何?”杨大洪便是杨涟了,他弹劾魏忠贤大罪廿四,事情败露,给魏忠贤陷害入狱,活活拷打而死,是明末人人皆知的一个忠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