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 【小川的猜想】(1/2)
库洛巴特金与阿列克谢耶夫的合作可谓矛盾重重,二人虽然都是“东进派”都受到尼古拉大公“赏识”或者“庇护”却在海军和陆军侧重问题上,在圣彼得堡宫廷内部的代理人之间,各有诉求。
争吵因为“是否增强新浦海军工程兵部队以期尽快完成急造港口设施任务”的问题而引发,这一次,库洛巴特金中将不打算让步了。
“尊敬的伊万诺维奇,请你看看地图,看看这条39度线,平壤和元山正在这条纬线上,如果清**队拿下平壤而我军却受阻于元山,很难想象今后的战局会如何发展,也很难想象大俄罗斯帝国的利益如何在今后的朝鲜实现!海军要得到朝鲜半岛南部的良港,不是仅仅依靠海军舰队就能实现目标的,必须依赖陆军,必须尽快的增强第一军!海军中将阁下,如果你继续坚持让清**队去打日军的主张,我将向圣彼得堡提出辞呈,结束我们在远东的这次并不愉快的共事。”
以辞职相威胁,是库洛巴特金唯一能够用来对付隐形皇室成员的招数。毕竟,他是从斯科别列夫之后,尼古拉大公眼中最好的将军,并且,他的背后还站着御前大臣、财政大财谢尔盖.维特公爵。陆军中将辞职的结果很可能是远东陆海军司令官齐齐去职。
隐形皇室成员是不太受沙皇待见的,他在尼古拉大公的积极支持下,企图以在远东积极配合沙皇的东进战略建功而得到沙皇的亲睐,兴许可以堂堂正正的以对大俄罗斯帝国的功绩得到帝国沙皇和臣民的承认,从而走进宫廷生活中。因此,在这场必胜的,有些小波折的战争中,海军中将绞尽脑汁的想要从陆军手里分润战功,想要以海军为主导赢得这场战争。
可恶的是,日本主力舰队就是躲在海岸炮台的卵翼下不出港。只有几条快速巡洋舰担负掩护海运船队的任务。以俄国舰艇和清国舰艇的航速是赶不上吉野的,每每只能“望洋兴叹”徒唤奈何。更可恶的是,库洛巴特金中将竟然要以两败俱伤的方式要挟海军尽快为陆军建立补给港口基地。这个要求......其实不过分,也是大公的命令。
“你看,亲爱的尼古拉耶维奇。”海军中将摊开双手,作出一副无可奈何的委屈神情说:“日本舰队没有出现,我的舰队已经在日本海巡曳了,可是,我不能不加紧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尼古拉耶夫斯克的要塞筑垒工程。以防日本海军掩护其陆军登陆偷袭。海军就只有希罗科夫上校一个团的工程兵,已经调到新浦的有一个营,可以说,海军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这样吧,为了你的胜利,我决定停止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工程,再抽调一个营到新浦,怎么样?陆军中将阁下。”
“七月底之前。我希望能利用新浦港运送不少于一个师的援军和五十门火炮。”
丢下这句话,库洛巴特金离开了舰队司令部,他知道自己已经把海军中将得罪狠了。说不一定在不久的将来,圣彼得堡就会有命令下达,调陆军中将去别的什么地方为帝国服务。离开就离开吧,在离开之前,陆军中将必须为三十万远东军做些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无非就是援军和火炮了。
现实就是如此,俄国远东军和太平洋舰队都在积极实施“东进战略”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密切合作,发挥出最大化的战斗力来。
“七月底可用海港得到援兵”的消息传到李涅维奇的耳朵里,这位代理远东第一军军长。第16师师长只能对着清国首席观察员摇头苦笑。
延山却看清楚了俄国人的虚实,看来,老毛子不是在耍滑头,而是如甲午年的大清国一般根本就没有做好对“蕞尔小国”的战争准备,匆匆忙忙的开战,匆匆忙忙的追击。造成了眼前尴尬的局面。
“尼古拉,我建议我们去前线看一看,确保你的防线在援军到达之前不被日军突破。你也知道,日军第六师团很快就能赶到元山,投入战场。”
“我......觉得,我们还是去作战室看看吧?”李涅维奇不愿意向延山透露出太多“俄军虚弱的秘密”在奉天会议时,他看到过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警卫团,那些军人的眼神中有俄军官兵不具有的东西。根本的原因在哪里?习惯于在中亚打土耳其和其他民族的远东军总司令官打心眼儿里看不起远东黄种人军队,担负东进战略实施任务的海军和陆军没有制定适宜的战略,从将领到军官到士兵,没有为今天的战争在战略布局、战术调整、武器装备更新和思想上做一丁点儿的准备。甚至在第16师驻扎清津时,连修筑码头这样的事儿也无人提及......李涅维奇能够看到这些,却因身在远东军中只能作用于自己的老部队――远东军第一师。
三十万远东军,只有一万七千人的第16师,一万九千多人的32师装备了新的1891年型弹仓式步枪;从欧洲、中亚抽调的其他部队还在用别旦二号步枪;西伯利亚、远东滨海区的布里亚特蒙古哥萨克团、贝加尔哥萨克师(贝加尔第一师)还在使用别旦一号步枪。
可以说,今天的俄军与1894年的清军在很大程度上相似,唯一有利的条件是这些部队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滨海地区,无需像以前的清军那样临时募集又苦于调集,只能一队队的以添油的方式投入战场。
身为吉林边防部队的司令官,延山一直密切注意收集俄军的情报,海参崴、双城子的大量华人为情报刺探工作带来便利,绰号牛魔王的吉林边防司令部直属侦察连长也颇为得力。既然李涅维奇是有苦不能言,俄军是有丑不敢露,那也好,中俄联军就需要这样的态势――俄军攻元山不下,我军则在拿下平壤后,可以借口左翼没有俄军跟进、掩护,而在大同江一线慢慢等待俄军突破,借机休整、补充。
三国的三角战争。谁也不想行差踏足,让另外两方占了便宜去。
1897年7月10日,远在伦敦的光绪发布电诏,以中**队应英国、朝鲜之邀进入朝鲜调停日俄战争却遭到日军阻挡。双方事实上已经爆发战争为由,对日宣战。随后,英国政府宣告在“中日战争”中保持绝对中立,并扣留日本在英订购的两艘行将交付的战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