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酒店建设(1/2)
刚刚到了乾清宫,就见胡桂诚、张光年以及田尔耕在那里等着了。
“胡桂诚先来吧。”朱由校一见人等,招呼一声进了西暖阁。
“胡桂诚,地皮的事办妥了?”
“回圣上,办妥了,本来就只要沿河的二十倾的,但董大人说没有了沿河的地,离河远的地浇水都不方便了,所以我就把他的那三十倾地,都换了过来,而且与董大人相连其他沿河的人家也都过来主动要求换地,奴才也换了回来,一共是一百倾地,正好换了原来王体乾的那个数,奴才想皇上想着把地方搞的大一点,所以也就把地全部换了,因和王体乾那边地的收成比这边的要多上一二成,虽然零散不在一处,但所以剩下的这十几户人家都各自挑选了属于自己的地,也很满意。”从昨天下午从开始忙这个事,都说‘上杆子不是买卖,’这董其昌认为不好不代表其他的人家的意愿,本来一听二倍的价钱,就想着上来卖掉,结果一听是王体乾家里的地,那更是‘头插蜂窝’的非要换不可,要知道他们的那是中田,而王体乾的那是正宗的良田,收成方面都差得远了,这好事哪里找去?所以土地转让手续办理的倒是很快。王体乾可是当红的人物,而董其昌顶多了就是一个清流文官,权势上根本没有可比性。虽然田地的数字是一样的,但质量有点差别也是正常的。
“嗯,不错,地方大一些,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你做的很好,还有什么事?”朱由校对地的收成不是很在意,倒是想过有时间了,把地利用起来,特别是还有客氏那边没收的八百倾良田,倾和平方公里之间的换算他以前还没注意过,都是把亩换成平方米,仔细拿笔算了算,最后的结果让他相当的吃惊,客印月竟然拥有53、33333平方公里土地!我的个天!这什么概念,比梵蒂冈的那个0。44的面积大到了多少倍。真不知道她在这五六年是怎么占过来的,怎么会有这么多。整个北京市在后世也就是不到四百平方公里。这里其实是朱由校想错了,那只是市区面积,后世的北京有一万多平方公里。
土地在明朝的兼并的确太严重了,这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的,原因就是君与士大夫同治天下,不用交税引起的。而带头搞兼并工作的正是皇帝老儿,然后就是皇后庄、太子庄等,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样学样之下可不就成了这种局面,远的不说,就说朱由校的叔叔福王就占地两万倾,换算一下就是1333平方公里,这什么概念?下边的外戚、勋贵、大臣然后是小官、小吏,再然后就是裙带关系了,哪一个不搞点土地,先是农民主地投诚过来,然后慢慢的‘私有化’。把地租给佃农直接收钱,绝对的无本买卖,连三十税一都不用交。大量的流民产生了,当然,不能仅仅看到它的危害性,流民多了,就说明劳动力多了,如果能好好的利用,资本主义这条只巨龙就会慢慢的蜕变而出的,英国的资本主义不就是从‘羊吃人’开始的吗?唉,扯远了。
“回禀圣上,奴才带着的三百多宦官工匠已经开始在那边开动起来了,但按照圣上的要求尺寸,木料无法供应的上,为了赶时间,奴才想把宫里正在修建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木料先行借用一下,皇上你看?”胡桂诚的确让很着急表现,但木料一时半会又搞不到,现去砍树还需要时间,才想了这个招,反正建宫殿准备的材料也足,拿过去用一下,回头慢慢伐木就是,误不了这边的事。
“什么?你说、、、、、、”朱由校一楞,怎么这时候了还有闲心造宫殿,一找朱木匠的记忆,可不是吗,从去年开始,朱木匠坚持之下,朝庭出钱对紫禁城的三座主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程,太和殿已经修好了,但其他的两殿仍然在修建中。朱木匠在工程中大显身手,从起柱到上梁。再到外部装饰,他都亲临现场,仔细指导,高兴了还会当场脱掉外衣,卷起袖子,和工匠们一起大干一场。唉,国家都这样了,还想着这些东西,心真够大的。
“你去先把这些宫殿的建造都停下来,木料择差的你先用着,从里面挑五百个手艺好的木匠去作坊那边,剩下的人抽出来给魏公公送去,让魏公公安排这些工匠给灾区搞重建工作。有这五百人帮忙,作坊的工程会更加的快,另外,这些人干完回来告诉我一声,我还有重要的安排。”朱由校当然的把建这些宫殿的工程停下来了,开什么玩笑,这个时候不好好的搞钱,搞这些有什么用?建宫殿那是等国泰民安的时候要搞的事情,先放一放吧。但好木头可不舍得给胡桂诚拿去做水车,要知道有的木头的生长周期是相当长的。而建作坊如果用了那可真是暴殄天物了。
有了这五百名木匠,让他们造点新式的家俱特别是沙发之类的东西,那是再好不过了,肯定能赚一笔大钱的。而且张光年的同乐酒店建好了就得装修,没有木工装个屁。对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搞个装修队这是有可能的,什么工种都有,地板砖,水泥,木工,除了没有水电工,这也算齐了,对,装修完了同乐酒店再看看,搞个大型的装修公司,最后也搞个全国铺开,也是个好主意,随着同乐酒店的分布而分布,最起码装修的样板房有了。
而且自己还有许多的家俱方案,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搞个大型家俱厂,慢慢的发展成‘香河家俱’的规模。木料对自己来说又不要什么钱,就是个工本费而已,当然自己也是搞环境工作出身的,爱护环境的理念还是有的,那就砍一棵种十棵或者更多,这都没什么关系,好在现在还没沙尘暴,沿着北京向北边种就是了,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朱由校是越想越高兴。
“谢谢圣上,奴才今天都让这木料愁死了,这样看作坊可以很快完工了。”胡桂诚很高兴这个答复,再有这五百工匠,那工期肯定快。
“那个大磨和打浆机做好了吗?”朱由校问,因为除了这个打浆机是铁的,大磨是石头的,其它的都是木工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