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乌禅院中有盗贼(1/2)
在歇息一阵之后,正尧随同靖王等人又在南山后面的偏殿偏院转了一番。观看了寺院中自有的农场,却见田间的农作物长得异常茁壮,看来这院中的和尚们倒是挺会料理这些庄稼的。偶尔还可以看见两三个和尚来回的到山坳处的蓄水池中挑水来进行灌溉,有的会挑着两个木桶进行撒灰施肥,有的还一边除草一边舞棍弄棒的,倒是别有一番乐趣。
如此和谐的画面,映出的自然是国泰民安的景象,然而这却不得不令靖王一阵感慨万千。见靖王突然一展愁眉,正尧不用多想也明白靖王所为何事而愁。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王爷的更是肩负了巨大的责任,如今的大明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期,北有俺答部落的蒙古作乱,屡犯北疆地域,近来更直接犯到了山西大同地带,为求贸易互市可谓不择手段;而东渡而来以宫本真武为首的倭寇流寇横行,在闽南一代杀伤抢掠无所不作,令整个沿海一带饱受苦楚多年;再加上严嵩奸党气焰日渐嚣张,重权在握,把持朝政,令嘉靖皇帝诚惶诚恐,一时之间又找不着有效的对抗办法,身为王爷的朱厚偅,自然暗自感慨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眼前的此情此景,两者进行比较,差距顿时体现出来,那心头自是愁云密布,难以消散开来。
“王爷,无需多想,所谓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我,会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一刻的!”正尧绕到靖王跟前,语气十分肯定有力的对着靖王说道。而这一声,却让靖王顿时打了个寒颤,撇头看向了正尧,却见正尧的双目是那样的清晰,眼神是那般的坚定,表情是那样的自信。
废话,这明朝要到崇祯,不,准确的说是到隆武皇帝手中才玩完儿的,你这才嘉靖王朝的嘛,后边的万历还没开口呢,自然不会有什么!所以,正尧很镇定也很肯定无论是严嵩也好,倭寇也罢,或者是蒙古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只不过这都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攸地一阵清风徐来,抬头望天,见四下已是炊烟袅袅,再看夕阳西沉,自然已是傍晚时分。也不待正尧等人说甚话,旁边为靖王正尧等人做导游的接引顺明老和尚却开口说话了:“王爷,几位施主,现下快到了用晚斋的时候了,还请诸位随老衲到斋堂用斋吧!”
说着,老和尚顺明慢慢的移动着脚步带着大家,往寺庙内的斋堂而去。
约莫过一刻钟,绕过大殿,然后进了一个偏院,众人便来到了所谓的斋堂。斋堂颇大,足足有百来平米,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了九九八十一张方桌,看起来很是整洁。桌子清一色的是漆的深黑色油漆,表面光滑亮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明净之感。
由于不是什么特殊日子,所以斋堂并没有满座,不过这时熙熙攘攘的还是已经有人坐在了桌子上等待吃斋饭。当然,靖王并非一般的住客,吃饭的地方理所应当的不会在此。
果然,见正尧等人和靖王如此的熟悉,老和尚便顺明也不做多考虑,便带着靖王一行人从过道中穿了过去,来到了一处比较雅致的房前,上面挂名:一品斋。
正尧可是不怎么理解这“一品斋”的含义,不过也没多做深究,毕竟这是和尚们的想法,自己当然还无法达到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
靖王很是随意的坐下,同时示意众人也一并坐下无需拘谨。如此,这才让张诚柳彦袁海云等人暂时的放开了那种别扭的感觉,总算坐了下来。
与王爷共进晚餐,那是何等的幸事啊!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事。
寺庙的斋饭果真是斋饭,一来没酒,二来没肉,这让宁安可不怎么习惯,不过好在这饭菜还挺合胃口的,或许也是因为走了一天累了饿了,不待众人动口,宁安已然像饿昏了的猛虎一般,大口大口的吃起饭菜来,惊得正尧一干人等瞠目结舌。
晚饭过后,一行人稍事休息,又在顺明老和尚的带领下到北面后山的达摩洞转了一圈。正尧倒是饶有兴趣看这些在他自己的时代中已经没有了的古迹,甚至他还在感慨,若是有一部相机,将其拍下来放到网上,肯定自己的**又要火一把,绝对不亚于什么“草帽哥”、“小月月”,“凤姐”之类的!然而宁安却没什么兴趣,一来,吃过饭还没有消化,显得没精神,二来她对那些佛经啊壁画什么的早就在宫中看腻了,自然再来看这些东西就很正常的没什么兴趣了。
“咚…咚…咚…”
就在众人快要赏完,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突然从寺院的钟鼓楼传来了一阵连续不断的钟声,直觉告诉正尧这寺院中定然出了什么大事。因为这打坐念经也好,吃饭用斋也罢,所敲的钟声都只是三下,而非这般的不停。
“王爷,诸位施主,老衲想这定然是住持着急大家前去的意思,想来寺中发生了大事。”说着,顺明老和尚便有了前去一番的意思。
靖王自然也想去看一下,于是道:“事不宜迟,那咱们也去看看,说不定能帮上什么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