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严峻的形势(1/2)
“你叫林峰?”
排长终于说话了,林峰松了一口气,学着刚才班长汇报时的样子,喊道:“报告排长,我是三排一班战士林峰!”
“嗯!”对于林峰的这次回答排长很满意,点了点头,又问道,“本地人?”
“报告排长,我是槐荫镇人!”林峰中规中矩的答道。
“行了,行了!”排长不耐烦的挥挥手,“老子问你啥你就说啥,别他妈总是报告来报告去的,你说着不累,老子听着累!”
“是,排长!”面对排长看似柔和下来的态度,林峰还是丝毫不敢大意,谁知道这个暴躁的家伙啥时候就会发疯。
排长的眉头就皱了皱,刚想说什么,就看见有一个胸前挎着冲锋枪的士兵匆匆跑了过来,只好闭上了嘴巴。
这个跑过来的士兵,林峰不认识,其实对于队伍里的人他大多数都不认识,就是刚才帮自己解围的班长王玉柱也是昨天才认识的,刚来一天的新兵,能认识几个人?
林峰不认识,但是排长却认出来这个士兵是连部的通讯员小张。
这个时候连部怎么派通讯员过来了,难道是战局有了新变化,还是连部有了新部署?
小张跑到排长面前,不等排长发问,抬手敬了个礼,大声说道:“奉营座命,连长命令你排迅速赶到漯河桥增防,你排阵地将由一排接管!”
增防漯河桥?
听到这个命令,排长脑袋就是一大。
漯河桥是什么地方?
漯河由西向东从县城北方流过,距县城不足五华里,是县城外围阵地的最后一道防线,既然上峰已经做出了让守城的部队去增援的决定,说明前方肯定是已经顶不住了。
守卫县城的是保安团的一个营,按照之前的部署,一连又二连两个排在漯河以北构筑了两道防线,而二连的另外一个排依靠漯河形成的天然屏障布防,这就形成了县城外围的三道防线,而三连做为预备队留守县城,这样部署三道防线加上县城的预备队是可以互为增员,进可攻退可守。
其实最早的时候,外围阵地是由中央军来防守的,保安团做为地方部队只是协防,主要部署在县城的防御上。但是数日前国军突然大规模撤退,仅留下一个督战队。而保安团却接到命令,要求其死守县城,不得撤退,如有违抗以叛国罪论处。
保安团接到命令后直骂娘,但是命令又不得不执行。问题是保安团驻县城的兵力说是一个营,其实连一半人数都不够,这是为什么?
当时在地方部队有个众所周知的现象,那就是军官“吃空花”,所谓的“吃空花”指的是军官为了多捞军饷中饱私囊而向上级虚报花名册,报上去的是一个整编营其实人数很少,那么多拨下来的军饷就是军官可以放心吃进的“空花”。
这个现象在地方部队中那是众所周知,但是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只要下级安分守己的不给上级惹祸,上级也不会去追究。
这在平时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到了战时,问题就暴漏出来了。
日军发动这次侵华战争那是蓄谋已久,部署经年,兼士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自发动“卢沟桥事变”以来攻城略地,气势汹汹,一路打得国军节节败退。
就连中央军尚且不能阻止日军的侵略步伐,仅凭保安团这个实则不足两个连的所谓“一个营”兵力如何能够守住县城?
所以保安团这个营就开始满世界的抓壮丁,林峰就是这时候被抓来充数的。
正规军撤了,就保安团这个烂底子想想都很难守住县城,现在连部突然下令增防,排长就知道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这一去很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林峰是个新兵,对这些情况不了解,但是看到排长在接到命令后就变得一脸难看,也觉察出来异常,心中多少有点忐忑,但又不敢去向排长询问,有心想问问班长,可是看到排长那张黑下来的胡茬子脸,硬是没敢做出一点小动作。
城门楼下,三排集合完毕。
三排大部分是刚抓来的新兵,尚未来得及训练,很是散乱,队伍不整齐,人员还乱说话,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乱哄哄那里像是一支军队,跟一伙儿穿军装的土匪似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