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一个姓崔的谋士(中)(1/2)
昔年刘备三顾茅庐,相请诸葛孔明出山,无数年来,人们纷纷感叹刘备的诚意,才换来蜀汉的三分基业。却不曾想过,那年仅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像刘备这样,心怀大志,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自己全部才华的主君?
如果真的要做一个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农夫,又何必习屠龙之术?如果真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又怎么可能随口便是石破天惊的隆中对策?
论才华,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论潜力,孙权雄踞江东,水师纵横。
而刘备?那个据说儿子有一百二十个之多的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东奔西跑了大半辈子,投靠过的势力比吕布认过的干爹还要多上一倍的“皇室宗亲”。除了空怀的大志和一肚的悲伤之外,什么都没有。
但也正是因为他什么也没有,孔明才毅然地选择了刘备。因为在一个国家或者势力,新生和灭亡的时候,个人的声名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如果孔明去投曹操?那时鬼才郭嘉虽然已死,但是以荀彧、贾诩为首的一众谋士尚在。统军征战更是有夏侯、曹氏等诸多大将,远远轮不到孔明。而东吴方面,英姿勃发,羽扇纶巾的周郎。鲁肃早已献过榻上对策,为孙权所看重。孔明纵然去投,也不过是“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没有任何一个身负大才的谋士或者将军,愿意空空把年华去熬资历。
事情之后的发展,如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那样。孔明相助刘备开创了蜀汉基业,鞠躬尽瘁,用他生命中的后二十七年,让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一遍又一遍地将他称颂。
不是没有过惶恐“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不是没有过悲伤“所在各求为庙,朝议以礼秩不可。立庙于成都,后主不从。“
可是没有哪一个读书人不渴望诸葛孔明式的成功,那几乎是一个谋士所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结局。崔伯渊?也不例外。蒙塔里虽然是个胡人,但是在他心中,却是远远胜过洛阳城里的赵德昭。
“若是时隽没有攻下汉中,为师去投倒还有些际遇。但是现在吗……“崔伯渊微微摇了摇头,苦笑道:“北唐西线已进逼利州、巴州一线。赵德昭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对为师这样出身的人委以重任?不过是给个好听的虚职,赏赐些财富,养老洛阳罢了。这些帝王,若是能有半分选择余地,都会细细权衡下利弊,考虑一下平衡。这些年,为师在乃蛮部落虽然不至于权势熏天,但是脾气却终究是见长,年纪也大了,你要让我再花个十年的时间去挤进洛阳的圈子。纵然挤得进去,也未必能有时间一展心中抱负了。”
少年沉默不语,他久在崔伯渊身边,眼光见识自然是非比常人。细细思量之下,他自然也看得出天下虽大,可要再找出一家如乃蛮部落一样信任自己老师,给予其无限施展余地的势力,却是根本没有。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