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2)
第三节其他方面的科学成就朱载堉的成就还表现在乐器制造和古乐器考证方面他制造了律准、律管考证了篪、钟、磬、籥、篴、瑟、筝、笙等古代乐器的名称、形状、规范、音名、音高与开孔法等。
在历法方面他编制了《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对《授时历》进行了一系列修正深入研究了回归年长度及其古今变化。在数学方面他以珠算为工具开方运算圆周率找到了九进制和十进制的小数换算法和计算等比数列的方法。他考证了历代尺的长度指出律与度量衡相须为用的关系。他还分析了乐器的共振现象准确测定了水银的密度测定了地磁偏角。在音乐实践上他通过作曲、改编、演奏和教学、教唱活动探索恢复旋宫古法用精确的记谱采录民间乐曲用民歌形式写作曲词。今传朱载堉所作《醒世词》有曲词七十三其中多世态炎凉、愤世疾俗之语是明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探讨舞蹈理论制定了图谱、字谱的舞谱。此外他还善于白描画所作舞蹈插图用笔洗练比例准确生动传神。
朱载堉注重科学躬亲实践不鄙薄“贱工之学”敢于破除历来天文律历中所附会的神话、迷信对历代圣贤大儒的错误提出质疑和批判体现了明后期崭新的时代精神。
第四节淡泊名利辞却王爵朱载堉淡薄名利不以王位为贵不居宗室之尊万历十九年(1591)
郑王朱厚烷卒朱载堉作为世子理应嗣位但他坚持辞却王爵上书说:“郑宗之序盟津为长。前王见濍既锡谥复爵矣爵宜归盟津。”礼臣以朱祐■一系“嗣郑王已三世无中更理”加以拒绝。朱载堉辞疏至十五上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o1)终于获准辞去王爵。朱祐橏之孙朱载堉嗣封郑王朱载堉及其子朱翊锡以世子世孙禄终其身子孙仍封东垣王。而朱祐橏正是当年诬告朱厚烷致使其禁锢高墙达十九年的祸。明神宗为朱载堉的让国称赞说他“非道不处惟义是取”“让国高风千古载见朕嘉尚不已。”并特赐建玉音坊以“彰天潢之美”。
朱载堉身居亲藩深知分封制之和宗藩寄生之无用。他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上书“请宗室皆得儒服就试毋论中外职中式者视才品器使”。明神宗下令“即使各藩大破拘挛从公用舍以称朝廷激励贤宗之意”。从而打破了明朝宗室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做官的规定。
朱载堉辞国后自称道人迁居于怀庆城外万历三十九年四月初八日(1611年5月19日)卒享年八十岁赐谥端清。
第四十九章崇祯帝崇祯帝即朱由检(1611—1644)。光宗第五子天启二年(1622)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八月入继皇位。在位十七年是有明一代最为动乱的时期。在各种矛盾激荡的漩涡中他奋力挣扎但明皇朝最终仍随着他的自缢而宣告灭亡。
第一节“中兴”之梦熹宗朱由校逝世其弟朱由检即位年号崇祯。年仅十七岁的崇祯帝继承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皇朝时局的危机令他不寒而栗。
崇祯帝入宫之时朝政正把持在权阉魏忠贤之手“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孙”之辈遍布朝野正直的官员迭遭杀戮、贬斥就连皇帝本人也有自危之感。崇祯帝不敢食宫中之物入夜不敢熄灭烛光。魏忠贤的专横宦官的肆无忌惮是崇祯帝即位后所面临并且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愈演愈烈的党争整个官僚集团的日趋腐化走向崩溃边缘的国家财政以及土地高度集中百姓供输不迭陷入赤贫困境由此引的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等等无不危及着这个政权的生存。与此同时后金在东北地区的日渐强大也严重威胁着明朝的安全。内忧外患积弊已久如何走出执政后的第一步则是至关重要的。
崇祯帝稳稳当当地下了第一着棋:清除魏忠贤及其阉党。
在清除阉党的问题上崇祯帝表现出相当的策略和少有的忍耐。他先从魏忠贤的爪牙入手如:批准李朝钦、裴有声、王秉恭、吴光成等乞休;命阉党阁老黄立极归里;遣散内丁新选一些宦官入内侍奉。当然他也隐隐露出几分对魏忠贤的不满。魏忠贤觉得新天子不像熹宗那样可以任意摆布。天启七年(1627)九月魏忠贤请求辞任以试探崇祯帝的态度。崇祯帝认为时机未到未曾允诺。十月形势生变化阉党骨干、兵部尚书崔呈秀之父去世崇祯帝当即令他回籍守制。同时贡生钱嘉徵弹劾魏忠贤“井帝”、“蔑后”等十大罪。十一月安置魏忠贤到凤阳不久命逮治。魏忠贤在途经阜城时惊悸万分自缢而死。消息传至京师欢声雷动。为解民愤崇祯帝下令寸磔其尸悬河间。客氏也被笞死于浣衣局。昔日不可一世的客氏、魏忠贤终于被崇祯帝不动声色地剪除了。崇祯帝在朝野欢庆的气氛中第一次领略了行使至高无上权力的快感于是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清除阉党和削弱宦官势力的行动。
先尽撤各处镇守内臣边政由各地督抚专理。崇祯元年(1628)正月又令内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门。这样大大地削弱了宦官的影响力。
清除阉党使崇祯帝颇费心计。监生胡焕猷疏请查究那些为魏忠贤建祠的总督、巡抚但阉党御史杨维垣迅即上疏参驳并且请将胡下法司究问目的是想杀一儆百、钳制群言。崇祯帝谕旨:“不必苛求以滋葛藤”1使阉党大失所望气焰顿挫。此时翰林院编修倪元璐上《世界已清方隅未化疏》旨在为东林翻案立即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杨维垣则上疏攻击倪元璐居心叵测为害政纲。对此崇祯帝倾向于倪元璐但他害怕党争再起因此更强调“化异为同”。然而阉党与东林党的孰是孰非已是当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于是当倪元璐再次上疏时崇祯帝加快了清除阉党的步伐。随着朝野要求毁掉《三朝要典》的呼声越来越高倪元璐第三次上疏请废“魏氏之私书”。大学士来宗道票旨:“所请关系甚大着礼部会同史馆诸臣详议具奏。”崇祯帝批道:“《要典》着即行焚毁。”2五月《要典》在熊熊烈1文秉:《烈皇小识》卷一。
2《明史》卷二三《庄烈帝纪》。
火中化为灰烬。不久又将杨维垣、徐大化革职令回原籍不许在京逗留。崇祯二年(1629)正月始命裁定逆案;三月《钦定逆案》颁示天下以魏忠贤为分为六等或杀或戍或禁锢终身共二百六十余人。阉党由此威风扫地。崇祯帝此举赢得了朝野士人的拥护同时也显示了果断、敢作敢为的性格。崇祯帝一反神宗怠政、熹宗昏聩的做法令朝野士民刮目相看呼为“明主”。
除去阉党为恢复国家正常机制扫清了道路。早在即位之初崇祯帝就为天启时遭陷害废黜的大臣平反并加以任命。崇祯元年(1628)正月又对天下官吏进行考核;二月举行会试;四月廷试。目的是想通过考核、整顿吏治通过科举为腐朽的官僚政治灌输新的血液。更为重要的是崇祯帝注意中枢内阁的入选。黄立极、李国■阉党阁臣被迫致仕后崇祯帝特点前南京吏部侍郎钱龙锡、礼部侍郎李标、礼部尚书来宗道、吏部侍郎杨景辰、礼部侍郎周道登、少詹事刘鸿训为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崇祯帝求治的精神令这些大学士深为感动。每当经筵开讲之时他总是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更是刻意访求治国良策。崇祯元年(1628)八月他又下诏“非盛暑祁寒日御文华殿与辅臣议政”1。
除此之外崇祯帝深切关注边政。为此他起用天启年间军功显赫的袁崇焕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元年(1628)七月他在平台召见袁崇焕细问平定辽东的方略。袁回答:“五年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2崇祯帝对于袁崇焕的每一项要求都一一应允。并钦赐尚方剑以专事权。同时还告诫他朝廷方面“卿勿疑虑朕自有主持”3。确实对于袁崇焕的倚重与信任过对当时任何一位大臣。袁崇焕本着“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的战略思想履任不久即开始布防整顿兵备成绩显著。崇祯二年(1629)六月袁崇焕在双岛(今属大连市)诱斩总兵毛文龙。乍闻此讯崇祯帝不觉惊骇万分因为毛文龙毕竟对后金有很大威慑作用但崇祯帝最后还是嘉奖了袁崇焕此次行动。
在西边崇祯帝采纳了宣大总督王象乾的建议对于势力最强的察罕部每年给金八万一千两以示羁縻。又命杨鹤为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并同意杨鹤“以抚为主”的思想。
鉴于前方各镇兵饷匮乏的情形崇祯帝令户部尚书毕自严将新旧钱粮彻底查清详细禀报。有人建议裁减驿站冗卒每年可省银几十万两他当即表示赞同。此时只要能纾燃眉之急于财政危机有所补苴任何建议他都会赞赏。
从天启七年八月至崇祯二年七八月间崇祯帝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情。他寄希望于官僚士大夫集团的精忠、能干正如他自己所言:“朕御极之初嘉与士大夫臻平康之理。”1但是明末社会积弊已深仅靠短时期内的一些措施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危机的。以他最痛恨的党争而言阉党余孽仍然活跃并时刻准备翻案。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会推阁臣名单上有1《明史》卷二三《庄烈帝纪》。
2《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传》。
3《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传》。
1蒋平介:《东林始末》。
礼部侍郎钱谦益等十一人未在其中的礼部尚书温体仁利用崇祯帝厌恶朋党的心理攻击钱谦益“结党受贿”。果然钱谦益被罢职;那些支持他的大臣如吏科给事中周允儒、瞿式耜御史房可壮等被说成是“钱党”而遭降职乃至遣戍。慑于崇祯帝严威内阁更不敢犯颜直谏。总之事实渐已表明崇祯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困难重重。
第二节重宦官、轻文臣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崇祯帝对文臣集团的态度有了惊人的改变愈来愈对他们表示失望;与此同时宦官再次受到皇帝青睐。从而重新形成了“重宦官、轻文臣”的人事格局。
崇祯元年(1628)至三年接二连三生了几起令他恼火的事情:一是大学士刘鸿训公然声称“皇上毕竟是冲主”且在朱批上擅自增改御言。
一是次会推阁臣温体仁攻击钱谦益结党受贿为“盖世神奸”而群臣则纷纷为钱谦益辩解。
而崇祯二年(1628)十二月袁崇焕的“叛变投敌”、“谋反朝廷”更是给崇祯帝重重的一击。这年十月间皇太极率十万精骑避开袁崇焕把守的锦州、宁远、山海关绕道蒙古入长城攻遵化。袁崇焕闻讯急驰入援沿途分兵防守抚宁、永平、丘安、丰润、玉田、蓟州并于后金兵之前赶到通州。后金军惧败西犯京师。袁崇焕又不顾士马疲劳飞抵京师在广渠门外与后金兵展开了一场鏖战最后打退了敌兵胜利保卫了北京。后金于是用反间计言袁崇焕与之早有密约将为城下之盟。崇祯帝信以为真于是冤杀了袁崇焕。
崇祯帝当然不会意识到真正的奸臣不是钱谦益而是温体仁一伙。也没能想一下后金之所以避开袁崇焕绕过宁远由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入逼北京正是因为袁崇焕防守辽东是后金不可逾越的长城杀袁崇焕无疑是自毁长城。上述三件事使崇祯帝认为:“外廷皆不足恃”。他说:“朕御极之初撤还内镇举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图罔恤民艰廉谨者又迂疏无通。己巳之冬京城被攻宗社震惊此士大夫负国家也。朕不得已用成祖监理之例分遣内臣监视。”1“士大夫负国家”成了崇祯帝思维的一个新的症结与特点。
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后金兵南下崇祯帝派乾清宫太监王应朝监军。十二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佐、内官太监吕直提督九门及皇城门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提督京营。这次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表面上是因边患而不得已为之实际上是他对文臣集团轻视态度的必然结果。
更大规模地起用宦官是在崇祯四年(1631)九月至十一月间主要的任命有:太监张彝宪总理户工二部钱粮唐文徵提督京营戎政王坤、刘文忠、刘允中、吴直等分赴宣府、大同、山西监视兵饷;另外王应朝、张国元、王之心、邵希韶等太监分别往关宁蓟镇东协、中协、西协监军。自此各地重镇都派有太监监军职权在督抚之上。其中令人惊诧的是崇祯帝派内臣总理户、工二部钱粮将堂堂的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种做法很自然遭到了文臣们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这是“辱朝廷而亵国体”。南京礼部主事周镳上疏恳请裁抑宦官却被削职。有一次崇祯帝对大臣们说:“诸臣欲实心任事朕也何需此辈?”崇祯六年(1633)阅视宣府太监王坤上疏弹劾大学士周延儒使宦官与官僚之间的斗争更趋激烈。宦官公开上疏无所忌惮地攻击文官之这也是历朝罕见的现象。给1《明季稗史初编》上卷第78页。
事中傅朝佑、左副都御史王志道上疏极言其非却被崇祯帝视为“沽名立论”削职而去。奇怪的是在这场斗争中内阁持沉默态度。
宦官干政的种种劣迹历朝屡见不鲜。他们的专横、暴戾、贪婪、无耻令人切齿痛恨。前朝大珰魏忠贤更是臭名昭著。但崇祯帝为何又偏偏重用宦官呢?客观地说所谓“原非得已”即对士大夫的失望只是原因之一。此外他还认为宦官能否为害关键在于皇帝的英明与否以他自己的英明宦官是会为自己所用的。崇祯四年(1631)十一月太监张彝宪进言征天下逋赋以佐军饷颇得崇祯帝赞赏。崇祯六年(1633)太监王坤上疏揭宣府巡抚马士英侵吞饷银六千两崇祯帝喜不自禁认为宦官能不顾情面力除积弊。崇祯八年(1635)七月崇祯帝命张元佐为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当时提督内臣即日前往。崇祯帝对阁臣们说:“内臣即日就道而侍郎三日未出何怪朕之用内臣耶?”1然而崇祯帝不可能完全摆脱士大夫集团彻底委政于宦官。在内心里崇祯帝在用宦官的同时仍希望文臣们能振作、为明皇朝效力。这种矛盾心理的困扰导致了他对宦官与文臣态度的再次变化。
崇祯八年(1635)八月崇祯帝终于下诏尽撤各道监视太监。他说:以前“朕不得已用成祖监理之例分遣各镇监视添设两部总理虽一时权宜也欲诸臣自引罪今经制粗立兵饷稍清诸臣应也知省其将总理监视等官尽行撤回以信朕之初心”2。从崇祯八年(1635)八月至次年(1636)六月间基本上没有内臣外出监军活动。可以说士大夫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但好景不长七月间清兵又一次南下兵至居庸关。崇祯帝一看形势不妙不假思索即派太监李国辅、许进忠、崔良用分守紫荆、倒马、龙门诸关勇卫营太监孙维武、刘元斌率六千人防马水一带。不久清兵攻入昌平直接威胁京师。崇祯帝令兵部尚书张凤翼总督诸路援军太监高起潜为总监。辽东前锋祖大寿、山海关总兵张时杰俱归属高起潜指挥。此后又以太监张云汉、韩赞周为副提督巡城阅军;魏国征总督宣府邓良辅为分守;卢维宁总督天津、通州、临清、德州孙茂霖为分守。从这时中官的委任来看已不仅仅是监纪而且是总督、分守直接指挥人马。兵部右侍郎仇维桢、工部侍郎刘宗周等上疏请罢内臣督兵崇祯帝对此不理不睬。崇祯十年(1637)间永平兵备刘景耀、关内守备杨于国觉得对高起潜这样一个宦官行属礼实在是一种耻辱于是上疏自请免官。刘、杨二人被认为是“徇私瞻顾殊属藐玩”降职三级。自此之后各地文武大臣俯屈膝一声也不敢吭。
从崇祯九年(1636)至十七年(1644)皇帝对宦官始终宠信有加。但是崇祯十三年(164o)间崇祯帝对文臣与宦官的态度又有了微妙的变化。这年三月下诏撤回各镇内臣;次年十二月又令停止内操不准内臣神宫等监及各司局库干预外政;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再罢提督京营内臣。崇祯帝这种反复无常的措施反映了他对文臣从希冀到失望的心理变化。面对时局日蹙他对文臣的偏见也就越深以致最后出“文臣个个可杀”的慨叹。
崇祯帝力图借用的宦官的能力是十分有限而且贪赃枉法较之文臣有过1《烈皇小识》卷四。
2《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四。
之而无不及。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清兵入犯蓟昌太监郑希诏与总督吴阿衡却饮酒百杯烂醉如泥置十万火急之军情于不顾。崇祯十五年(1642)太监刘元斌监军河南杀良冒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面对农民起义的强大声势监镇居庸关、宣府的太监杜之秩、杜勋竟开门投降;后来攻北京城时杜勋入城进行劝降守城太监曹化淳遂降。崇祯帝用宦官并自信能驾御却没想到用宦官则文臣丧气用宦官则时局更乱最后宦官献城自己走投无路。总之崇祯帝重宦官、轻文臣只能导致宦官集团与士大夫集团矛盾的激化以及加了士大夫集团的离心趋向。
第三节急躁与褊狭的性格国事乱如麻崇祯帝则求治心切究竟先从哪儿下手呢?他的看法是什么问题最突出先解决什么问题。在剪除逆党之后农民起义与清兵的威胁便是摆在他面前的两大问题。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达到天下大治必须注意培养元气稳扎稳打。崇祯元年(1628)左副都御史杨鹤进言:国家“譬如重病初起百脉未调风邪易入道在培养”1。崇祯帝在召见大学士成基命时问他有何办法整肃纲纪。成基命认为要理出头绪骤然变更只会越理越乱。崇祯帝却说:“慢则纠之以猛。”崇祯二年(1629)顺天知府刘宗周上疏认为求治太急不免于见小利而窥近功劝崇祯帝除新饷以收拾人心为本以尧、舜之心行尧、舜之政。崇祯帝又认为这是迂腐的空论。崇祯帝对民心、元气的忽视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仍然加派不断实行竭泽而渔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使阶级矛盾更趋激化。
天启七年(1627)白水王二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不久府谷人王嘉胤、安塞人高迎祥等揭竿而起攻城陷地。崇祯三年(163o)前后张献忠、李自成也加入了起义队伍。崇祯帝任命杨鹤往陕西加以“招抚”并以御史吴甡领库银十万两前往放赈但起义军“旋抚旋叛”。崇祯帝并没意识到陕西“十室九空”、“人相食”的惨状并不是十万两银子所能改变的。崇祯三年(163o)十二月诏令增派辽饷于原来的亩征九厘之外再征三厘即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的税收。百姓怨声载道该年二、三月间山西从起义军的人为十之一六七月间为十之三入冬至十之五六。崇祯六年(1633)命悍将曹文诏节制山西、陕西官军对义军进行围剿。但是到年底高迎祥、李自成等率义军突破黄河天险进入明朝的腹心地区——河南。崇祯八年(1635)义军攻下凤阳并焚毁皇陵京殿与龙兴寺挖了朱家祖坟。崇祯帝闻知后素服避殿哭告太庙下罪己诏。崇祯十年(1637)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专力剿杀农民军。杨嗣昌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战略即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以剿为主;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以堵为主张十面之网对农民军围追堵击。崇祯十一年(1638)农民起义逐渐处入低潮。李自成部连连遭挫处境艰难。张献忠、刘国能、罗汝才部相继受抚。但次年张献忠于谷城再次起义尤其是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由商雒山进入河南成千上万的饥民纷沓而至。李部所向无敌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至此崇祯帝更是气急败坏。然而他只是咒骂督抚围剿不力唯独没有设法解决这种致乱之源。相反崇祯十年(1637)十月诏告天下增剿饷二百八十万允诺一年为期。可是一年过去了“流贼”并没平定只好续征剿饷。崇祯十二年(1639)六月他又批准了杨嗣昌抽练边兵七十三万的计划加征练饷七百三十多万两。三饷加派多达一千六百余万两。八月二十五日杨嗣昌以大学士之衔就任督师节制督抚前往征伐。崇祯帝对杨嗣昌此行寄予了厚望赐宴饯行面授机宜并亲笔题诗相赐。诗云:“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但他万万没料到杨嗣昌因襄阳王、贵阳王被张献忠处死自度难免自杀身亡。
1《明史》卷二六o《杨鹤传》。
农民起义的浪潮日趋高涨之时后金政权在东北日益强大尤其是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清”意欲廓清宇内取明代之。崇祯帝所面临的形势更加险恶。崇祯帝只是把辽东战场的失利归之于将帅的无能与胆怯。自然他没有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即此时的清政权已远不同于后金更不是所谓“建部跳梁”而是一个焕出勃勃生机与明廷对峙的政治势力。他对收复辽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继崇祯二年(1629)十月清兵攻击北京城后于七年(1634)七月、九年(1636)七月以及十五年(1642)十一月三次大举进攻明朝腹地。最后一次入犯共攻下城池五十多处俘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许多地方简直是望风即降。每次清兵进攻崇祯帝除了令边镇入卫之外通常是令内臣监守城门监军催兵将快快出击。他丝毫不考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该先稳固防守。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进攻宁远、锦州总兵祖大寿坚守不出清兵无可奈何只得撤退。崇祯帝见宁、锦吃紧即命总督洪承畴率兵十余万往援。宁锦副总兵祖大弼指出:清兵太强难以与之硬拼可用车营法步步进兵使清兵无机可乘再慢慢逼迫清兵出塞。洪承畴采纳了这个建议。但崇祯帝以师久无功命兵部职方司郎中方若麒去探视审度机宜。方若麒认为清兵一鼓可平催急出兵。结果全军覆没洪承畴与祖大寿被俘。自此之后明朝再也没有实力与清对抗了。
崇祯帝性格中褊狭、猜疑的弱点在施政中也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崇祯帝怀疑大臣们结党营私贪贿、2心。为了监视大臣他采取的办法是鼓励告。崇祯十三年(164o)崇祯帝召见大学士薛国观问他朝臣贪婪的原因何在?薛答道:“使厂卫得人朝士何敢如是。”1崇祯帝深以为然并把外边的情况托付给厂卫搜集、侦访。户部尚书孙居相家居时在给友人函件中有“国事日非邪氛益恶”这几个字不料被崇祯帝的侦探得知崇祯帝二话没说即把他逮捕、谪边。崇祯十五年(1642)行人司副熊开元、给事中姜埰皆因直言触怒崇祯帝。崇祯帝令锦衣卫将二人逮捕并密谕卫帅骆养性将熊、姜二人杀死。左都御史刘宗周疏请释放二人即使二人有罪也当付之刑部;以锦衣卫行刑“终于国体有伤”。崇祯帝大怒:“法司、锦衣卫皆刑官何公何私?且罪一二言官何遽伤国体”2。将刘宗周革职为民。崇祯帝在位期间始终感到人才的奇缺。人才奇缺并不是说明皇朝缺乏人才而崇祯帝也确实任用过一些人才但由于他的急躁与褊狭或用之不专或刻薄寡恩或严刑随其后不仅使所用之人难以施展其才而且内阁大臣与巡抚总督动辄遭咎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崇祯在位十七年所戮大臣不计其数仅总督就有七人巡抚十一人。总督袁崇焕之死成为千古奇冤。兵部尚书陈新甲之死也是有冤难言。崇祯十四年(1641)清兵围攻宁锦陈新甲因杨嗣昌之推荐出任兵部尚书主张和议。崇祯帝也以边兵不足恃欲借和议暂缓危机。当时朝中之人多数是主张和议的认为“倘肯议和和也可恃”3。崇祯帝便将此事专门委以陈新甲去办理。但陈新甲因保密不严和议之事被外廷知晓。崇祯帝即将陈处斩。
1《明史》卷二五三《薛国观传》。
2《明史》卷二五五《刘宗周传》。
3《明史》卷二五七《陈新甲传》。
内阁与七卿更替之繁也是前所未有。以刑部尚书言崇祯帝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七任。有明一代阁臣不过一百六十余人而崇祯一朝即有五十人之多占三分之一。与之相比弘治帝在位十八年用相只有七人。在内阁中刘鸿训、钱龙锡、韩爌、李标、孙承宗、钱象坤、文震孟等不能说无才且为人也较正直但他们的任职主要在崇祯初年。这些正直之臣在阁中比例较小。阁臣较多的是一批庸碌之辈如周道登、郑以伟、程国祥、刘宇亮、范复粹、吴宗达、方逢年、姚明恭、黄士俊、李建泰、方岳贡等他们或拘于文墨不通时变或胆小怕事委蛇其间无所建树。在阁臣中真正受崇祯帝宠信的却恰恰是一些正直臣僚所耻与为伍的人物如:周延儒、温体仁、薛国观、王应熊、陈演等。这些人物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善于窥伺崇祯帝的心理以排斥异己为能事奸猾无比。温体仁因攻讦钱谦益而备受重用。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周延儒入阁;崇祯三年十一月温体仁入阁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学士韩爌、李标、成基命相继罢相而去崇祯四年(1631)六月、八月与周延儒一起入阁的何如宠、钱象坤也致仕而去宣告崇祯初年所谓“东林内阁”的结束。温体仁在阁八年多是崇祯朝所有阁臣中辅政时间最长的。他入阁后即挤掉周延儒而成为辅。温体仁胸无大志才识短浅生性猜忌阴险且善于揣测上意因此尽管弹劾的章奏屡上崇祯帝不以为动。刘宗周上疏指出温体仁有十二罪、六奸但崇祯帝相反觉得温体仁在朝廷挺孤立不结党故常加安慰而对于上疏的人每每从重处治。温体仁辅政期间倪元璐、黄景昉、陈子壮、刘宗周以及大学士文震孟、何吾驺等都因为得罪辅而降职、削籍。文震孟在阁时间只有三个月。温体仁、王应熊、吴宗达三人被当时人们讥为:“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1(温乌程籍归安人。王巴县人。吴因无所作为人称“篾片”)居于文官之的内阁大臣竟然被目同“乌归”、“王巴”谈何表率百官?崇祯帝刻意求才却求的是这种貌似忠诚、实则奸邪的才既不能团结百官为上选才也不能在困难时有所作为补益时局相反却在危害朝政使崇祯帝急躁、严厉的性格愈加偏执。崇祯帝任用这些平庸、奸邪之人怎能求得大治呢?
1《烈皇小识》卷四。
第四节孤独的勤政者崇祯帝自即位之日起试图一改多年积弊。最初两年里厘革、规划、擢拔确有成效。他勉励各地督抚“提起精神殚靖忠画”;恢复官吏久任的制度;告诫大臣摈弃门户之见化异为同。他决心要改变大臣们萎靡的精神面貌他要整个官僚机器跟上自己的步伐围绕自己的旨意拼命地运转。为此他总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崇祯帝习惯于早起他要思考几个问题以便早朝时考一考他的大臣们。他经常利用召见群臣或给不测之恩或施不测之威。一次他读了给事中韩一良“劝廉惩贪疏”点头称是马上传令召见。但大学士刘鸿训认为此疏“有交际”、“有纳贿”两事不实。崇祯帝则言:“朕阅一良所奏大破情面忠鲠可嘉当破格擢用可加右佥都御史、吏部尚书。”1但他还是要韩一良将“纳贿”之事解释清楚。韩含含糊糊只是回答听说而已。这下崇祯帝可火了骂道:“岂有纸上说一说就给个都御史?前后自相矛盾显是肺肠大坏本当拿问念系言官姑饶这遭。”2崇祯帝对这一手挺得意这既是对不负责的奏对的一个警告却又表示皇恩浩荡不加深责让大臣更实心为自己办事。
疆域多事奏章也繁。崇祯帝往往自己亲自批阅奏章。崇祯九年(1636)二月武举陈启新上疏言当今有三大弊病。一是科目取人一是资格用人一是推知行取科道并提出了停止科目荐举孝廉蠲免灾伤钱粮专拜大将等建议。当时内阁不敢接纳此疏于是他携疏在正阳门前连跪三日。后来内臣现将此疏转呈崇祯帝。崇祯帝读罢认为陈启新的奏疏虽然不合进呈惯例但他指出了时弊还是可取的。特命外廷授职。陈启新被升为吏科给事中。崇祯帝对于那些纸面上娓娓动听却无实际价值的奏疏则非常反感。曾应遴在兵科任事他上疏总是喜欢从一至数十的罗列分不出轻重。崇祯帝特地召见专意诘责。崇祯帝每天不知批阅多少奏疏碰上这种空洞无物的奏疏也真够他受的。其实别说奏章即使是阁臣的拟旨也是难以对付的。崇祯帝遇事自有主张阁臣们的票拟如果与之相违那他还要通读原疏。崇祯九年(1636)秋清兵入犯命大臣上策张作楫上疏中有“提兵十万逗遛不前”等话崇祯帝即令张作楫回话这是指谁?张作楫本来是夸大其词没料到皇上如此精细于是只好参劾总监高起潜纵兵殃民还涉及到兵部尚书杨嗣昌。见到此疏崇祯帝怒不可遏在原疏上大笔涂抹以致“皇上”二字也加上了一个大“x”。张作楫被革职。同年十月工部侍郎刘宗周上《痛恨时艰疏》劝崇祯帝不要徒倚风雷不要轻率改作应当“以宽大养人才以忠厚培国脉政施仁收天下泮涣之心”1。崇祯帝大怒命阁臣拟严旨治罪但每次拟旨都不合意改拟达四次之多。崇祯十年(1637)吏部尚书郑三俊因曲庇侯恂下狱卢象升等十余疏言冤内阁先后拟旨“回话”、“为民”、“提问”三改崇祯帝都不满意。于是亲批:“可将三俊罪状一一讲明不必更处奏事官。”内阁再拟旨当晚即下。同年六月1《烈皇小识》卷一。
2《烈皇小识》卷一。
1《明史》卷二五五《刘宗周传》。
内阁票拟议罢辅温体仁拟旨中有“人夫、禄米”等项但崇祯帝将这些抹去只批了三个字:“放他去。”
尽管案牍堆积如山但例行的经筵与日讲仍照常举行。经筵是皇帝繁忙政务之外学习“四书”、“五经”及《资治通鉴》等典籍的重要机会。崇祯元年(1628)二月次开经筵;崇祯七年(1634)日讲官由六人增为七人。每次经筵崇祯帝显得和蔼可亲先是恭听讲后则常向讲官提出许多问题。有的讲官进讲颇合皇帝口味则常会破格擢拔。譬如少詹事文震孟讲《春秋》深得皇帝喜欢。崇祯八年(1635)六月正逢增置阁臣之时崇祯帝召廷臣数十人试以票拟结果文震孟虽然未至仍被特擢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崇祯帝日益把日讲与经筵变成召对了。崇祯十一年(1638)二月十二日经筵刚完即召礼部左侍郎顾锡畴等二十余人问保举与考选哪种方法最适合选拔人材?诸臣唯唯诺诺。黄景昉进言刑部尚书郑三俊含冤下狱。十六日正逢日讲崇祯帝面谕黄景昉郑三俊即使清白也办不了事。十九日上朝之后崇祯帝先是严厉斥责了一番郑三俊“欺罔委卸”接着说:“但念别无赃贿姑作回家听拟。”1其实崇祯帝也知道此案错了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威德才改系狱为回家听拟。崇祯帝重视经筵、日讲是因为他寄希望于能从先圣与古史中找到一些治国之策。
每逢殿试之际崇祯帝更是十分认真。崇祯十三年(164o)二月会试大学士薛国观、蔡国用为考试官取士三百名名列前茅的有邹式金、杨琼。到三月廷试时崇祯帝召考其中的前四十八人。崇祯帝问:“边隅多警何以报仇雪耻?”魏藻德对曰:“以臣所见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功业自建”并陈说自己曾戍守通州的情况。崇祯帝认为可用即拔为第一名。而邹式金被抑为二甲杨琼被抑为三甲。薛国观因此失去了崇祯帝的恩宠六月份就被罢职。
处于非常之世的崇祯帝处理具体事物也往往打破常规违背封建礼教。崇祯十一年(1638)农民起义的烽火正旺崇祯帝所倚重的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虽均有家丧但也予“夺情”起用。少詹事黄道周针对此事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守丧、不忠不孝并诘问皇上为何用这种人?崇祯帝责问黄道周用心何在?不料黄言正辞严毫不让步。崇祯帝一气之下将迂腐的黄道周连贬六级配江西。崇祯十六年(1643)给事中郝昌、御史蒋拱宸疏劾吏部文选郎吴昌时贪赃枉法勾结中官李端、王裕民泄漏内阁机密崇祯帝对于外臣结纳内臣之事尤为忌恨于是召文武百官亲自审讯并用刑打断吴的大腿犹不解恨将吴论死。阁臣奏:“殿陛用刑实三百年未有之事。”崇祯帝说:“吴昌时这厮也三百年未有之人。”1即使皇亲国戚对于崇祯帝的所作所为同样是意见纷纷。为了筹饷崇祯十二年(1639)崇祯帝开始向皇亲筹借。先找的是他曾祖母家的武清侯李国瑞数目是四十万两。但李国瑞死活不肯交相反拆毁房屋把器皿什物摆在大路上变卖以示自己一无所有。许多国戚也为他说情。崇祯帝并不罢休立即逮李国瑞入狱李惊吓而死。正当此时崇祯帝最宠爱的五皇子慈焕不幸因病死去令他痛苦之极。崇祯帝令戚贵们助饷之事随之化为泡影。
1《烈皇小识》卷五。
1《烈皇小识》卷八。
崇祯帝心中的疙瘩几乎无人能解。内宫嫔妃自然不少但难以令他心悦。他不喜欢周皇后比较喜欢的只有田妃与袁妃二人。其中田妃不仅姿色过人而且琴棋书画样样通连骑马也在行。她是在江南长大的入宫后把江南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带过来了崇祯帝颇觉新鲜。于是他的衣鞋之类也都用南方的。但是田妃与周皇后争风吃醋被崇祯帝违心地罚入启祥宫省愆三个月不召幸。崇祯十三年(164o)田妃染上大疾两年后亡故。崇祯帝悲痛欲绝隆重葬之。爱子与爱妃的相继逝去崇祯帝所受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形容日渐憔悴脾气愈益暴烈动辄呵斥踢打宫女。宫廷生活的风波对时局的感伤使崇祯帝的内心更感孤寂。他本是个极敏感的人极度的空虚、愤懑乃至绝望朝他猛烈地袭来之时有时竟不由得泪水纵横。上天也偏不作美很少有过风调雨顺的时候年年兵燹之外不是干旱就是蝗灾且疾疫流行。为此他不停地反省有时斋居在文华殿或永寿宫撤乐减膳崇祯八年(1635)十月、十四年(1641)二月、十五年(1642)闰十一月、十七年(1644)二月四次下诏罪己。他多次去祭祀太庙希望祖宗保佑。有时他只有把这种孤独与绝望之情转为对母亲的思念。崇祯十二年(1639)他请人画了他母亲的遗像挂在奉先别殿不时去瞻仰本来他想借此排遣心中的苦楚但每当此时思绪更乱更感凄楚。为了解除苦闷、寻找希望他对天主教产生过浓厚的兴趣。西方著名传教士南怀仁、汤若望常被传入宫内讲解天主教义。崇祯帝心向往之下令将宫殿内所雕佛像尽行撤除放在外面的寺院里或销毁。他还把大臣有名“天”者悉改之。崇祯十三年(164o)慈焕之死据说是得罪了九莲华娘娘的原因。崇祯帝即改对天主的祈祷而为对佛祖的忏悔深感无限的惆怅与理想幻灭的痛苦。一个外强中干的勤政者正怀着诸般苦楚沿着孤僻的小径走向他生命的终点。
第五节煤山自缢崇祯十五年(1642)这个曾立志“中兴”的皇帝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二月清兵克松山洪承畴投降祖大寿也以锦州降于清。四月李自成再次围开封。八月安庆兵变。九月开封城陷。十一月清兵入关攻陷蓟州深入畿南破城八十余座并杀宗室鲁王。在所有对农民军和清廷的作战中明朝军队几乎无抵御之力。六月份陈新甲被处决后与清和谈的大门也关闭了。继任兵部尚书冯元飚不愿为灭亡在即的皇朝作殉葬品一日上朝时伪称疾病作昏倒在地因力辞尚书职。尽管崇祯帝下诏罪己并诏举有堪为大将军者但根本不见成效。
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张献忠部陷蕲州湖广这个“九省通衢”、天下咽喉的地方已在农民军的掌握之中。崇祯帝忧及献陵失守派大学士吴甡往湖广督师吴甡只得应允。他提出的条件是崇祯帝给他三万精兵从南京趋武昌。由于京兵难以抽调吴甡到四月还未出京。崇祯帝大怒:“受兵督师讨贼自当星驰受事乃三月以来迁延不进未出都门筹画莫展若在行间何以制胜?”1令吴致仕。最高统治集团已人心离散悲观失望这给崇祯帝以深深的刺激。六月悬立赏格:擒李自成来献者赏银一万两封通侯;能擒张献忠者赏银五千两官极品世袭锦衣卫指挥。其他也按功行赏。崇祯帝希望因此而出现奇迹。但正当官军畏缩不前时李自成兼并罗汝才部及革、左五营号众百万;张献忠也连克汉阳、武昌、岳州、长沙、宝庆等城。八月崇祯帝只好把最后一张王牌打出去进孙传庭为兵部尚书总制三边以及应天、凤阳、江苏、安徽、河南、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围剿铸督师七省之印与农民军决一死战。孙传庭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十万人马出潼关檄左良玉驱兵西上总兵陈永福、秦翼明分别将河南与四川兵互为犄角。此时李自成也调集在湖广的全部精锐于河南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使孙传庭一败于河南郏县死亡四万余人;十月再败于潼关。渭南、商州、西安均为李自成攻占。不久总兵白广恩、陈永福降于李自成。至年底榆林、固原、宁夏等重镇尽归李自成所有。次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以陕西为根据地对北京起最后总攻。
眼望官军分崩离析三秦尽失守崇祯帝心中惶恐之极缺兵、缺饷、缺将的情形令他一愁莫展。为了练兵他曾与大学士蒋德璟商议良久可当他听说:正统朝时兵饷数万万历朝时不过三百余万而今兵饷二千余万而兵反少于前尽皆耗蠹;过去京卫有四十七万畿内有二十八万今皆虚冒时也丧失了信心。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崇祯帝召见阁臣时悲叹道:“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见于地下。朕愿督师亲决一战身死沙场无所恨但死不瞑目耳。”1大臣一听皇帝要御驾亲征便纷纷请代。大学士李建泰请提兵崇祯帝大喜即加封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便宜行事。不久崇祯帝于正阳楼按古礼设宴饯行并召集内阁五府、六部、都察院掌印官及京营文武大臣侍坐礼仪1《烈皇小识》卷七。
1《明史》卷二五三《李建泰传》。
之隆前所未有。崇祯帝亲自为李建泰斟酒举卮说:“先生此行如朕亲征。”李建泰誓死以报。席散崇祯帝久久地目送他出京。崇祯帝没料到这个代皇帝亲征的大学士在畿辅之内的定县、广宗县等处却吃了闭门羹一听说李自成部已攻陷宁武关、正朝北如潮水般涌来时只好北窜逃命。这时的内阁辅陈演一见大势不好疏言“赞理无效”请告病回家。崇祯帝骂道:“汝一死不足蔽辜。”2二、三月的京城人心惶惶崇祯帝切身感受到了众民离叛的气氛。这段时间他作了最坏的准备。一方面下诏罪己妄想稳定人心;一方面起用亲信太监前往各地监督。如高起潜总监山海关、蓟州、宁远卢惟宁监通州、德州、临清、天津方正化监真定、保定杜勋监宣府王梦弼监顺德、彰德阎思印监大名、广平等并征诸镇兵入援勤王。其实在正月崇祯帝就想征调宁远总兵吴三桂入援但吴三桂西援实际上无异于拱手将辽东最后一镇让给清兵。由于内阁反对意见较大因而至二月底吴三桂始终未见动静。此时李自成部已攻陷太原。三月初一大同总兵姜瓖及监守太监杜勋举城投降农民军;初六李自成部又陷宣府。十五日明总兵唐通以居庸关降农民军直接对京城形成包围之势。崇祯帝知大势已去遂谋划南迁。他曾密召力主“南迁图存”的左中允李明睿并说:“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尔且密之。”1崇祯帝意在要大臣合力劝请他南迁体面地离开京城。但是又有人建议固守京师仿永乐朝事让太子监国南京。为了顾全面子崇祯帝慨然表示“国君死社稷”。
三月十六日崇祯帝召对群臣商讨对策。人人默然无语君臣只有相对大哭而已。昌平失守的消息传到时君臣大惊失色。
十七日农民军围攻北京城。城防已从根本上失去了抵御的能力。崇祯帝只是“仰天长号绕殿环走拊胸顿足叹息通宵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2十八日夜间大顺军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农民军一拥而入。太监张殷劝崇祯帝只要投降便无事被崇祯帝一剑杀死。此时的崇祯帝已是精疲力竭感情从愤恨、失望转向了疯狂他把周皇后和袁妃叫来连呼左右进酒一口气饮了几十杯。他不能看着他的爱妃陷入敌手于是挥剑将袁妃砍死。皇后急赴坤宁宫自缢。长平公主在一旁痛哭不已崇祯帝悲叹道:“汝为何生我家!”一剑砍去公主挥臂遮挡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接着又杀了幼女昭仁公主及几个嫔妃。但他越绝望求生的本能则越强烈。于是他换上了便服准备出城。他混在太监中出东华门至朝阳门假言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的人请天亮时验明再出。太监夺门又不成便忙派人到负责城守的戚国公朱纯臣家朱的家人说朱赴宴未归。崇祯帝又赶到安定门门闸实在是太沉重了怎么也无法打开。求生的路被彻底截断了。
十九日天刚破晓太监王相尧以宣威门投降大顺军将领刘宗敏的军队浩浩荡荡开入城中守卫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朝阳门的朱纯臣也先2《明史》卷二五三《陈演传》。
1彭孙贻:《平寇志》卷八。
2张正声:《二素纪事》。
后开门迎降北京内城被攻陷。崇祯帝得知这个消息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钟声再响也没召来一人。于是他与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煤山寿皇亭这里曾是崇祯帝检阅内操之处可如今成了他要去面见列祖列宗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崇祯帝卸下皇袍在衣襟上愤然留下了这样的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1依其所言与王承恩相对而缢。两天后人们才现这个僵死的国君。四月初由大顺政权派人将崇祯帝与周皇后草草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
南明弘光时谥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清入关后谥为端皇帝庙号怀宗后改为庄烈愍皇帝。其陵随其庙号思宗称为思陵。
1《明史》卷二四《庄烈帝纪二》。
第五十章周延儒温体仁第一节周延儒周延儒(1593-1644)字玉绳号挹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
万历四十一年(1613)会试、殿试皆第一授翰林修撰。时年二十余岁志满意得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儿女姻亲。天启中迁右中允掌司经局事。不久冯铨在阉党的内部斗争中失势罢相周延儒旋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清理阉党周延儒因居南京闲散之地而获擢用召为礼部右侍郎。崇祯元年冬驻宁远的四川湖广兵士因连续四月断饷而生哗变总兵袁崇焕安抚之事方得平锦州兵又哗崇焕请给饷。崇祯帝召群臣问计诸臣皆请帑。周延儒警敏而善伺人意他熟知崇祯帝与乃祖神宗一样吝啬财货于是进言异于他人。他的陈奏道出了皇帝的心思“关门昔防敌今且防兵宁远哗饷之锦州哗复饷之各边效尤帑将安给?”又奏称“事迫不得不但当求经久之策”1。周延儒的话深得皇帝赞赏。数日后崇祯帝又召周延儒面议政事周延儒揣摩崇祯帝猜疑和察察为明之习奏称锦州兵变大略是骄兵构煽为乱有关将帅御之无策以故哗变频仍。时崇祯帝方疑边将要挟周延儒之奏正合皇帝胸臆于是大悦由是颇宠之。崇祯帝初政客氏、魏忠贤等元凶虽除徒党犹盛。自倪元璐颂东林攻阉党之疏出清议渐明不附阉的正人渐获登用。不久附魏忠贤的阁臣相继罢去天启中致仕的老资格阁臣韩爌被召尚在途中。于是皇帝下诏会推阁臣东林党中的头面人物钱谦益期在必得派其门生给事中瞿式耜在朝中串联活动吏部尚书王永光迫于情势列出了以吏部侍郎成基命、礼部侍郎钱谦益为的十一人名单供皇帝挑选。周延儒及礼部尚书温体仁均未获提名。按会推的惯例礼部尚书应获提名而把持会推的钱谦益等以温体仁素无人望为词拒之于外。又周延儒议事有独见召对亦当帝意却也被摈斥在外于理未合。时周延儒亦暗结外戚锦衣渠帅郑养性、万炜及东厂太监唐之徵以为内援希冀入阁。至是周延儒不与会推之列大恨暗布流言言枚卜阁臣之事为钱谦益党把持。温体仁不附东林虽官礼部尚书亦不预会推之名亦愤而不平。温体仁乃奏呈《盖世神奸疏》弹劾钱谦益的浙江乡试作弊的旧案言其“关节受贿神奸结党不当与阁臣选”1。恰崇祯帝因会推名单不列周延儒等而生疑惑得温体仁疏后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在文华殿面讯温体仁力攻钱谦益周延儒助之奏称:“大凡会议会推皇上明旨下九卿科道以为极公。不知外廷止沿故套只是一二个人把持定了诸臣都不敢开口就开口也不行徒然言出祸随。”1钱谦益未料到温体仁攻其旧事周延儒指斥有验钱谦益理亏语塞。皇帝以周延儒、温体仁所言符合实情于是罢钱谦益官回籍听勘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房可壮等坐钱党降谪有差。崇祯帝乃悉置廷推者不用枚卜之典遂告流产。
1《明通鉴》卷八一崇祯元年七月。
1《明史》卷三o八《温体仁传》。
1《烈皇小识》卷二。
崇祯元年十二月前大学士韩爌还朝遂为辅。自文华殿辩论后周延儒屡蒙召对。二年三月崇祯帝召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2。周延儒得到皇帝的恩眷和进一步的信任。对此东林一干人非常恐慌御史黄宗昌搜集周延儒的几件小事劾之崇祯帝怒停黄宗昌俸半年。御史李长春疏论独对之非。南京给事中钱允鲸又言“延儒与冯铨密契延儒秉政必为逆党翻局”3。周延儒对言官的攻击一一作了答辩崇祯帝优诏褒答。同年十一月北兵薄京城京师警戒阁臣钱龙锡以袁崇焕案牵连罢职周延儒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同时入阁的还有何如宠和钱象坤。三年二月又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周延儒在内阁竭力援引温体仁和吴宗达将建议二人入阁的意见书于揭帖为之力请。崇祯帝憎恶臣下党比欺君故特别嘉许体仁孤立忠心六月十一日特旨命温体仁与吴宗达以原官入阁。是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亦致仕周延儒遂为辅。寻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
周延儒早年曾与东林姚希孟、罗喻义相善由于钱谦益在枚卜一事上做得太过分事关权势利害之争周延儒不得不奋起反击助温体仁攻之。既相之后延儒总揽全局会阉党新败审时度势不能不与东林这股政治势力共事。鉴于东林士大夫集团并非是一个很严密的组织于是周延儒一方面与钱谦益等人对立另一方面则注意改善同其他东林士人的关系。崇祯四年(1631)周延儒主会试他录取东林后劲张溥、马士奇、吴伟业等。与周延儒并相的温体仁素与东林无涉既攻钱谦益益仇东林温体仁出于自身利害考虑亟欲将敌视东林的阉党势力转变为自己的政治基础以抗衡东林。在对待东林和阉党残余势力的态度上周延儒与温体仁逐渐由差别而展为分歧。温体仁采取了试探性行动策划起用阉党官员他与吏部尚书王永光谋起名丽逆案的王之臣和吕纯如。王、吕二人在逆案中所犯较轻且于天启中皆在边圉未尝插手朝廷政治盖因颂珰获罪况且崇祯元年东林干员瞿式耜还疏荐吕纯如“谙练边事猷胆过人皆可当中枢戎政之任者”1。东林之人荐之温体仁亦欲荐之本不当大惊小怪而有人利用此事挑拨温体仁与周延儒的关系向周延儒进言说温“体仁将翻逆案而外归咎于公”2。周延儒不察言者之意刚好中了圈套他把温体仁荐用王之臣、吕纯如看得过分严重于是向皇帝奏称“用之臣亦可雪崔呈秀矣”。皇帝听了周延儒的话起用王之臣、吕纯如等的事就搁浅了。这样温体仁决意在政治上与周延儒分道扬镳温体仁阴鸷有城府表面上仍曲意媚事周延儒暗地计划夺其辅之位周延儒却不曾察觉。
周延儒是一个典型的没落皇朝的封建官僚善于攘夺权位一旦大权在手殊无为国为民之心惟知利用权势谋取私利而已。史称其“庸驽无材略且性贪”。受姻娅陈于泰万金之馈使滥厕进士及第之列。周延儒所为遭到给事中吴执御的弹劾。其后又有数十人劾之因崇祯帝将劾疏一概留中不下周延儒不得自知却仍厚着脸皮入直票拟如故。其间子弟暴横乡里兄弟冒锦衣籍授千户官用家人为副总兵京师舆论籍籍而周延儒仍无敛2《明史》卷三o八《周延儒传》。
3《明史》卷三o八《周延儒传》。
1《瞿式耜集》卷一《任人宜责实效疏》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
2《明史》卷三o八《周延儒传》。
止之意仍然我行我素终为温体仁所乘狼狈罢归。
崇祯帝初即位时尽撤镇守中官黜司礼之权一心委任大臣。然辽东和内地的战事屡遭失败粮饷无着。廷臣却竞相为门户之争不能赞襄良策甚至欺蔽朝廷。于是崇祯帝渐渐复用宦官相继遣宦官监视各镇。又令宦官张彝宪总理户、工二部钱粮。温体仁向宦官靠拢以图周延儒。太监王坤狂躁敢言在温体仁示意下疏劾修撰陈于泰谓其盗窃功名语侵周延儒。给事中傅朝佑副都御史王志道言中官不当劾揆崇祯帝怒削王志道籍周延儒不能救解崇祯帝对周延儒的信任已经动摇。温体仁复嗾给事中陈赞化劾周延儒“昵武弁李元功等招摇罔利。陛下特恩停刑元功以为延儒功索狱囚赇谢。而延儒至目陛下为羲皇上人语悖逆”1。皇帝怒穷治其事锦衣卫考掠李元功无完肤狱上周延儒大困。周延儒还希望温体仁为之救解温体仁不应还乘机拟旨黜去与周延儒相善可能施以帮助的人。崇祯六年六月周延儒被迫引疾辞职。皇帝仍待之以礼赐白金遣行人护行而归。
周延儒失势后回归乡里对倾轧自己的温体仁愤恨不已对曾与友好的东林诸人颇感惭愧。温体仁继周延儒任辅日与东林及朝臣中不附从自己的人为仇五年后才去职。继而当国者是张至、薛国观等这些人都步温体仁后尘引导皇帝苛严以待臣下摈斥刘宗周、黄道周、刘三俊等正人朝廷政治情况非常混乱。周延儒不甘心久居乡里使其心腹知己礼部仪制主事吴昌时与庶吉士张溥为之奔走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运动重新起用之事计划凑集了六万金送与宫廷中贵“涿州冯铨河南侯恂桐城阮大铖等分任一股每股银万金”1。具体由冯铨利用天启年间与宫中臣珰的老关系送进去其事“擘画两年纶綍始下”2。
崇祯十四年二月诏起周延儒于乡里。周延儒九月至京遂复任辅。
以张溥为代表的东林后劲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他们忠告周延儒“公若再相易前辙可重得贤声”。周延儒临行张溥“以数事要之”3。被钦定逆案禁锢的阉党诸人在温体仁当政时始终没有抬头此际也把希望寄托在复出的周延儒身上故为之集资和交通内侍阮大铖向周延儒表示希望获得任用周延儒以其名丽逆案而有难色。阮大铖退而请用其密友马士英周延儒许之。
由于东林和阉党两方面的支持周延儒重新柄政他也注意满足两方面的要求。遵循张溥的要求召回郑三俊长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掌工部倪元璐佐兵部其余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麟、张玮、金光辰等分任卿2又释放在狱和遣戍的傅宗龙、黄道周等。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人官于是中外翕然称贤。另一方面也履行了对阉党的许诺起用马士英为凤阳总督控制南方的政治中心为其日后操纵南明政权张本。周延儒当政暂时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的倾轧皇帝对他也寄予很大希望崇祯帝甚至贬损帝王之尊而揖拜周延儒语称“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此际的明朝病入膏肓既有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州县残破又有清兵南下抄掠京1《明史》卷三o八《周延儒传》。
1《烈皇小识》卷七。
2《明季北略》卷十九《周延儒续记》。
3《明史》卷三o八《周延儒传》。
师无论是东林还是阉党谁都没有为皇朝挽回颓势的妙方。侯恂、范志完督师皆遭败绩。军事局势日益恶化。周延儒则纵使门下客董廷献等招权纳贿无所不为。凡求总兵巡抚之职必先通贿于董廷献然后得之。前辅薛国观罢职回乡因多携财货而遭杀身之祸周延儒惩其败所得珠宝皆寄放于廷献家中。其后十六年再度被贬离京时“行李故为萧减筐箱几件”而已1实则“所藏于心葵(董廷献)家者无限也”。政治上倚为腹心的文选郎吴昌时品质极坏史称其“有干才颇为东林效奔走然为人墨而傲”其在朝“通厂卫把持朝官”。凡事更张全凭己意明制年例通常以科道一二人出为外官年例外调意味着贬职昌时不满言官特意扩大年例的名额欲出给事中范士髦等十人于外言路大哗。昌时挟势弄权每每如此故而朝官恨之入骨对昌时的仇恨有时也会迁及周延儒周延儒任用非人为自己种下祸根。
明代政治体制表明无论内阁怎样拥有相权之实然而厂卫却是代表皇权监视和控制着整个官僚集团周延儒自恃已经取得皇帝的信任和各派政治势力的支持于是奏请削弱厂卫缉事之权。周延儒此举虽然邀获众誉厂卫却十分怨恨他。厂卫着意刺探周延儒的阴事。崇祯十五年五月兵备佥事雷演祚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时纵兵淫掠。翌年廷议其事雷演祚语侵周延儒。皇帝召雷演祚面对遂劾周延儒“招权纳贿如起废、清狱、蠲租皆自居为功考选台谏尽收门下凡求总兵巡抚者必先贿幕客董廷献”1。又言范志完“两载佥事骤陟督师非有大党何以至是”。雷演祚所奏引起了皇帝对周延儒的怀疑于是逮治廷献诛范志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崇祯十六年四月清兵掠山东师还至京畿周延儒不得已自请视师。崇祯帝犹降手敕以召虎裴度为喻奖之赐给章服、白金、文绮、上驷并给金帛以供其功成赏军。皇帝对周延儒寄予极大的希望周延儒却殊无退敌之策驻兵通州不与北兵接战惟“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2。周延儒视师丝毫没有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清兵退回辽东各路援兵尾之而行不敢邀击却厚贿周延儒以求叙功。周延儒日与幕客饮酒娱乐天天派飞骑往宫中奏捷骗得皇帝一场空喜欢。周延儒还朝请议从征将吏的功劳周延儒又获赐银币、蟒服荫子中书舍人。数日之后锦衣卫渠帅骆养性和东厂太监“尽所刺军中事”厂卫把周延儒稽延不战和谎报战功的实情报告皇帝。五月十八日皇帝还在下谕布置凯旋之宴二十三日传谕大小九卿“辅周延儒奸贪诈伪大负朕躬着议处回奏”3。周延儒再度失宠崇祯帝为全君臣终始之义犹降温旨赐银百两为旅资并许乘传归。
周延儒的敌人不但有厂卫渠帅大珰还有阁中的魏藻德与陈演。魏藻德是薛国观的门生吴昌时在薛国观赐死一事上颇起作用以是魏藻德非常痛恨吴昌时时时寻找替座师报仇的机会。周延儒平素蔑视陈演陈演大恨之于是两人与厂卫复腾蜚语攻击周延儒。周延儒既去言路舒所言皆及他。皇帝隐忍未。已而御史蒋拱宸劾吴昌时入周延儒之幕与董廷献表里1《明季北略》卷十九《董心葵大侠》。
1《明史》卷二七四《雷演祚传》。
2《烈皇小识》卷八。
3《明季北略》卷十九《周延儒续记》。
为奸无所不至语其赃私巨万并揭露吴昌时交通内官李端、王裕民等侦知宫廷秘密诸状。骆养性仔细地调查了吴昌时与周延儒谋取贿赂的详情报告皇帝。东厂诸阉亦向崇祯帝汇报了实情。吏部尚书郑三俊以误荐吴昌时引咎辞职。这时崇祯帝了解了周延儒的全部罪行盛怒之下立遣缇骑逮周延儒到京师治罪。
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二十五日崇祯帝召府部科道廷鞫昌时皇帝声色俱厉内侍用刑吴昌时两胫皆折。周延儒在途闻吴昌时受刑之状非常恐惧在途中迁延不进。时旧辅王应熊应召入京周延儒与王应熊关系密切应熊之获再召亦周延儒未败时为之营就。周延儒期待应熊先入在皇帝面前为之救解冀能逃脱罪罚。陈演通过中官向皇帝揭穿了周延儒稽延不入的缘由崇祯帝益恨并及王应熊王应熊入京不召对而命其复归。十月周延儒尾王应熊之后到了京城被安置在正阳门外周延儒上疏哀求自请戍边皇帝不予理会。十六年十二月(1644年1月)吴昌时弃市遂勒令周延儒自尽并籍其家。
第二节温体仁温体仁(1573—1639)字长卿号圆峤乌程(今湖州)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朱由检即位初迁尚书秩协理詹事府事。崇祯元年(1628)冬诏会推阁臣东林党钱谦益指使门生给事中瞿式耜居间活动迫使吏部把很有希望入阁的侍郎周延儒排斥在会推提名之外。温体仁素与东林没有往来亦不得预名陪推之列。温体仁见会推不及周延儒忖度皇帝必疑臣下结党排挤于是难攻击钱谦益遂上《盖世神奸疏》讦钱谦益为浙江乡试考官时“关节受贿神奸结党不当与阁臣之选”1。翌日皇帝召集阁部科道诸臣在文华殿面询其事命钱谦益、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俱至。钱谦益于枚卜阁臣之先经过严密布置和活动费了许多精力才将周延儒等排斥在外却没有料到温体仁突出以浙闱旧案劾己。文华殿面质之际一时辞屈。崇祯帝问温体仁:“疏内称神奸结党欺君奸党是谁?枚卜大典是谁人一手握定?”2温体仁从容奏称“谦益之党甚多臣还不敢称言”。接着将所知的情况一一陈奏大略言吏部尚书屡疏乞休杜门谢事瞿式耜“受谦益指使疏催冢臣王永光暂出完会推之事”3。温体仁指出“谦益热中枚卜”甚至“先令御史梁子璠上疏欲令侍郎张凤翔代行会推此从来未有之事”4。吏部都给事中章允儒出班为钱谦益辩解引喻失当被皇帝喝令锦衣卫卫士推出。温体仁又请命吏部尚书王永光陈述会推的实情王永光不敢开罪钱谦益回避其事向皇帝奏称“皇上召问吏科、河南道(御史)与郎中耿志炜便知道了”。温体仁毫不放松他步步进逼言“永光是六卿之长用贤退不肖是他职掌如何推到司官身上”崇祯帝再三诘问会推实情一时阁部六科等臣俱含糊其词搪塞皇帝为钱谦益开脱。在此关键时刻礼部右侍郎周延儒站出来支持温体仁周延儒指出“皇上再三问诸臣不敢奏者一者惧于天威二者牵于情面”又说“大凡会议会推皇上明旨下九卿科道以为极公。不知外廷止沿故套只是一二个人把持定了诸臣都不敢开口就开口也不行徒言出祸随”。周延儒揭露了钱谦益等在会推中挟制群臣的实情。于是皇帝罢钱谦益官令其回籍听勘其门生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房可壮等坐党降谪有差。文华殿辩争之后不久御史毛九华疏纠温体仁于杭州建逆祠时作诗颂魏忠贤。御史任赞化亦纠温体仁娶娼、受金、夺人产诸不法事。温体仁再次与毛九华、任赞化等人抗辩良久。九华所谓的媚珰之诗显系栽赃诬陷经温体仁当面诘问毛九华词穷。而任赞化则毛举细故排击不已。皇帝“怒其语亵贬一秩调外”1。温体仁揭露说二人皆是钱谦益死党皇帝亦颇以温体仁之言为是。皇帝召大学士韩爌论其事韩爌虽心向东林亦不得不称“体仁平日硁硁自守亦有品望”因枚卜一事“所以诸臣攻他”2。温体仁又向1《明史》卷三o八《温体仁传》。
2文秉:《烈皇小识》卷二。
3《瞿式耜集》卷一《奉台回话疏》。
4文秉:《烈皇小识》卷二。
1《明史》卷三o八《温体仁传》。
2《烈皇小识》卷二。
皇帝陈述“臣通籍三十年并无一字挂人弹章只因参了钱谦益攻者四起。凡可以杀臣者无所不至。岂一人之身贤奸顿异如此?”温体仁在与钱谦益党的斗争中抗争不屈其后经浙江巡抚的调查毛九华等所论体仁媚珰之诗“卒无左验”。于是皇帝对温体仁揭露诸臣结党之说深信不疑。皇帝曾召大学士韩爌言“诸臣不忧国惟挟私相攻”表示要对结党者“重绳以法”1。其后给事中祖重晔、南京给事中钱允鲸、南京御史沈希诏相继攻温体仁孰知攻者愈力而皇帝却愈加相信温体仁及其对人事所的议论。崇祯二年十二月周延儒以礼部尚书入阁。周延儒在阁极力援引温体仁。三年六月温体仁遂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他既仇东林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企图起用阉党逆案中情节较轻的王之臣和吕纯如。周延儒虽攻钱谦益却与另外一些东林士大夫有较密的政治关系在起用阉党上周延儒所持与温体仁有异加上人为的挑拨周延儒没有注意与温体仁协调其事。于是温体仁逐渐自异于周延儒并忌周延儒位在己上图谋取而代之。崇祯四年三月吏部尚书王永光被劾罢职温体仁用其乡人闵洪学代之。闵洪学与温体仁相结在吏部奉行温体仁意旨为之拉拢朝官。凡有过失则归之于周延儒。周延儒因温体仁曾与自己一道攻钱谦益又援其入阁因之对温体仁和闵洪学的诸种做法未曾觉察。由是温体仁操纵了吏部的用人大权在朝局中的实权逐渐过周延儒。周延儒的追随者和东林一派人非常怨恨温体仁吏部左侍郎张捷联络太仆少卿贺世寿等暗中布置他们串通言路图谋逐去闵洪学断温体仁之左右臂进而将其逐出内阁。于是给事中王绩灿、御史刘令誉等先后疏攻闵洪学而兵部职方员外郎华允诚言之尤切。华允诚言称“今日之事有三大可惜四大可忧”指出“次辅体仁与冢臣洪学同邑朋比惟异己之驱除阁臣兼操吏部之权吏部惟阿阁臣之意造门请命夜以为常”1。皇帝也觉察到温体仁与闵洪学同里有私于是罢去闵洪学吏部尚书之职温体仁展政治势力的动向受阻。周延儒为辅颇纵容家人奴客肆为奸利之事京师舆论籍籍。周延儒旋与宦官交恶温体仁向宦官泄露其阴事使太监王坤攻及周延儒。温体仁复嗾给事中陈赞化劾周延儒昵武弁李元功为奸利及周延儒为悖逆之语。皇帝怒穷治其事周延儒大困犹望温体仁为之解免温体仁不应且“阴黜与延儒善者”2使周延儒不能获得任何帮助被迫引疾辞职。周延儒既去温体仁遂任辅。
温体仁欲用逆案中人使之转化为自己的基础力量由于遭到东林士大夫的抵制未获成功。此外崇祯帝登位后一直以翦除魏忠贤和钦定逆案自得因之对逆案中人深恶痛绝温体仁于是放弃了起用阉党的策略。温体仁与东林极端对立又无法利用阉党展势力在政治上一筹莫展惟与东林及不附从自己的朝臣为敌。居次辅时曾以经筵讲章不当为词罢去属于东林势力的礼部侍郎罗喻义又以他事将东林闻人詹事姚希孟贬到南京。少詹事文震孟为《春秋》名家声誉颇属而温体仁忌之阴阻其担任经筵讲官。既而文震孟进讲称旨。八年七月文震孟以礼部左侍郎入阁适温体仁以家事告假。温体仁销假后回到任上即与吏部尚书谢升内外相结与文震孟为难。温体仁先借细事打击文震孟所欲擢用的都给事中许誉卿许誉卿1《明史》卷三o八《温体仁传》。
1《明史》卷二五八《华允诚传》。
2《明史》卷二五一《文震孟传》。
被斥为民文震孟争之不得慨叹“科道为民是天下极荣事赖公玉成之”3。温体仁乘机向皇帝报告帝怒责文震孟徇私挠法遂落职闲住。文震孟去官温体仁憾犹未释迁怒于曾与文震孟同建言相友善的庶吉士郑鄤。温体仁利用社会上的流言“劾鄤假乩仙判词逼父振先杖母”1。帝震怒不俟佐证就将郑鄤磔死于是演成著名的“郑鄤杖母案”之纷争。关于郑鄤杖母一案在统治集团内部引起极大的争论。明末重臣右谕德黄道周因事后为郑鄤营护而被贬职。另一名臣工部左侍郎刘宗周言政事并及郑鄤事被斥为民。迄明亡后黄宗羲犹撰文为郑鄤辩护。总之该案加深了统治集团的政治分裂其削弱皇朝的统治加皇朝灭亡的作用是无可怀疑的。
东林后劲庶吉士张溥与临川知县张采倡立复社其后本来是士子读书会文的文社逐渐变成一个政治组织。由于张溥“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所品题甲乙颇能为荣辱”2。由是附丽者益众复社之中既有倜傥非常之士也窜入不少逐臭慕膻之徒使文社逐渐变成势利的场所。复社等立万历中士人结党的故态复萌。温体仁非常痛恶这群“自矜‘吾以嗣东林也’”的士子寻找机会摧毁复社。崇祯十年苏州监生6文生上疏攻张溥倡复社乱天下。苏州推官周之夔亦上疏讦奏复社在地方恣横诸状。温体仁乃欲藉之兴大狱将这些士人一网打尽。提学御史倪元珙、海道副使冯元飏不承温体仁风旨皆被降谪。即使站在温体仁一边的朝臣鉴于当时皇朝的危机四伏也不敢贸然响应于是严旨察究之事暂搁下来迄复社张溥助周延儒复出任内阁辅这件案子才宣布撤销。
复社之事未已温体仁又借常熟民张汉儒告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一事大做文章。明代官绅居乡不法原为常事温体仁乃居中主持严究其事温体仁拟旨逮钱谦益、瞿式耜下诏狱严讯。钱谦益窘甚求司礼太监曹化淳为之解免。曹化淳原为太监王安从阉钱谦益曾因其请为王安撰碑文曹化淳德之故答应为之设法。钱谦益又以攻为守行贿于抚宁侯朱国弼使其参劾温体仁欺君误国。温体仁侦知钱谦益所为秘密奏告皇帝并请治曹化淳之罪。孰料皇帝颇为爱惜自己的鹰犬把温体仁所奏转示曹化淳。曹化淳惧请亲自审理张汉儒告讦之案。曹化淳主持下的东厂专找温体仁的差错钱谦益的势力又多方配合于是张汉儒被诬为奸民案子完全翻过来。狱上原告张汉儒被枷死皇帝也不再信任温体仁了使温体仁进退维谷。崇祯十年六月温体仁引疾藉以试探皇帝的态度书奏方上得旨放归乡里。温体仁用膳时得知这一消息吃惊得掉下了手中的筷子。
温体仁为辅八年与朝士结怨甚深本身又没有形成一股势力故而不敢过分恣肆。史称其“用廉谨自结于上苞苴不入门”1这在士风极坏的明末时期已是非常难得的表现了。自万历以来朝臣每以政见之异结党相攻温体仁熟知崇祯帝刚愎自用、察察为明的特点为固君宠不逞己能。皇帝每访以兵食大计温体仁“辄逊谢曰:臣夙以文章待罪禁林上不知其驽下擢至此位。盗贼日益众诚万死不足塞责。顾臣愚无知但票拟勿欺耳。兵食之事惟圣明裁决”。温体仁经常遭到言官的弹劾或诋其窥帝旨行事3《明史》卷二五一《文震孟传》。
1《明史》卷三o八《温体仁传》。
2《明史》卷二八八《张溥传》。
1《明史》卷三o八《温体仁传》。
温体仁则说自己驽下“颂服将顺不暇讵能窥上旨”。皇帝认为温体仁朴忠而孤立朝廷对他愈加信赖。温体仁在位无论于辽东的抗清兵的南下还是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未尝建一策。他向朝廷推荐的人也大多平庸之辈苟以充位而已。温体仁则“专务刻核迎合帝意”故恩礼优渥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阶左柱国兼支尚书俸禄时无与并者。温体仁归乡崇祯十二年(1639)卒于家。事闻赠官太傅谥文忠。南明弘光时以尚书顾锡畴议削其赠谥。
第五十一章袁崇焕孙承宗熊廷弼第一节袁崇焕袁崇焕(1584—163o)字自如又字元素祖籍广东东莞。他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杀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
袁崇焕的青年时代正值明皇朝统治日趋腐朽之际。有感于国家的衰败袁崇焕自幼好读兵书学习用兵救国之术。他中进士后授职福建邵武知县仍对东北边境的战况非常关心常常同一些曾经卫戍辽东的退役将卒讨论辽境的地理和防御状况向往有一天自己能投笔从戎。
天启二年(1622)正月袁崇焕奉例入京朝觐御史侯恂慧眼识英雄荐袁崇焕为兵部职方主事负责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刚到任所便深夜单骑出关了解地形回来后便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1虽是口出狂言但这番胆识和勇气也着实让人佩服。不久他便被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成为驻防边疆的一员勇将。
在兵部尚书孙承宗的大力支持下袁崇焕在辽东筑宁远城恢复锦州、右屯等军事重镇使明的边防从宁远向前推进了二百里基本上收复了天启初年的失地他又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鼓励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注意整肃军队号令严明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治边有方天启三年袁崇焕得升为兵备副使不久又升为右参政。天启六年(1626)正月后金国主努尔哈赤率八旗健卒十三万前来围攻宁远。袁崇焕刺血为书誓师全军表示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在他的感染下。“将士咸请死效命”同仇敌忾士气高涨。袁崇焕令城外守军全部撤进宁远城坚壁清野又亲自杀牛宰马慰劳将士。他还将全部库存的白银置于城上传令有能打退敌兵不避艰险者当即赏银一锭。如临阵退缩立斩于军前。为了增强火力袁崇焕令人将城中存有的仿西洋“红夷大炮”架上城头一切准备就绪严阵以待。
二十四日后金军兵临宁远城下。袁崇焕胸有成竹邀朝鲜使者同坐战楼观战。突然一声炮响后金军开始攻城。只见八旗兵丁四处散开满山蔽野而来。袁崇焕一声令下城楼上火炮齐鸣弓箭齐后金军死伤惨重只好退军。次日后金军重振士气再次来攻他们把裹着生牛皮的战车推到城墙根准备凿城穿穴袁崇焕立即亲率士兵挑石堵洞又令城上大炮加强火力猛攻敌阵。后金军总帅努尔哈赤在营前指挥作战忽被飞来的炮石击中受伤坠马血流不止。后金军见主帅受伤匆匆收兵退去。在归途中努尔哈赤病情加重死于军中。
宁远一战是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征战以来唯一的一次败绩。袁崇焕从此威名大振后来清军也不得不承认“议战守自崇焕始”。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被升为辽东巡抚关外防务尽归袁崇焕筹划。为了休整军队他一面派人假意与后金和谈一面加紧整饬军队修筑锦州、中左、大凌诸要塞以防后金的突然袭击。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果然率军1《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来攻锦州将锦州团团围住。锦州守军一面坚持抵抗一面飞报袁崇焕请援。袁崇焕识破皇太极围锦州的目的是欲诱自己出战以便借袭宁远。他认为“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于是坚守宁远不动而派精骑四千绕到清军后面猛攻致使清军两面受敌。同时又奏请朝廷调蓟镇、保定、昌平、宣府、大同各路守军趋山海关支援。皇太极攻锦州不成便集中兵力进攻宁远。此时宁远守军已准备就绪“红夷大炮”整整齐齐地排在城头引弹待。清军将领见宁远防守甚严不易攻破便劝皇太极不要攻城。皇太极怒斥道:“当初我父攻宁远不下而如今我攻锦州不下像这样的野战如不取胜如何能张扬我国威!”1说完便下令强攻宁远城。城上明军万炮齐矢石如雨。清军久攻不下损伤惨重最后只好退兵。皇太极终于还是像他父亲一样败在袁崇焕的手下无功而归。
“宁、锦大捷”全靠袁崇焕运筹帷幄指挥有方。但在明廷论功行赏时权阉魏忠贤却贪他人之功为己有不仅自己封赏最厚连他的爪牙也个个有奖唯独对袁崇焕不仅无封赏反而诬他“不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一怒之下上疏乞休归乡。
崇祯帝登基之后日夜思得良将解辽境之忧。“延臣争请召崇焕”。崇祯元年四月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应召入京。崇祯帝亲自在平台召见他与他商量平辽方略。崇祯帝道:“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1袁崇焕一听今上如此信任自己锐意平辽一时热血便不假思索地答道:“所有方略已具疏中。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愿假以便宜五年而建部可平全辽可复奏。”崇祯帝一听五年便可复辽疆真是喜出望外也慷慨地答道:“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2“五年复辽”谈何容易?袁崇焕不知自他离职后的这一年东北边防已现出了巨大的变化。从明军方面而言继任的督抚多贪赃冒赎克扣军饷多次激起士兵哗变军心涣散。锦州、大凌等要塞也相继失守边防一触即溃。而皇太极即位以来更加注意调整满汉关系逐渐开始封建化过程国力大增八旗兵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皇太极也在战斗中总结出了对明作战的经验。因此可以说在东北边境清军的实力大大胜于明军。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袁崇焕声称“五年复辽”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当时在场的大臣都为袁崇焕的豪言壮语捏了一把冷汗给事中许誉卿趁崇祯帝入内室小憩之机悄悄问袁崇焕为何出此狂语袁崇焕笑笑说:“聊慰圣心耳。”许誉卿正色道:“上莫甚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袁崇焕一听大梦方醒甚觉失言。待崇祯帝再出立即跪奏道:“东建四十年蓄聚此局原不易结但皇上留心封疆宵旰于上臣何敢言难?此五年之中须事事应手先钱粮。”接着提出了在军队调度、兵需供给方面的诸多要求。崇祯帝一一答应。袁崇焕担心自己远离京师遭人妒陷又奏道:“以臣之力制全辽而有余调众口而不足。一出国便成万里忌功妒能夫岂无人。即凛凛于皇上法度不以权掣臣之手亦能以意见乱臣之方略。”崇祯帝一听1《清太宗实录》卷三天启七年五月甲申。
1《烈皇小识》卷一。
2《烈皇小识》卷一。
此话甚觉刺耳但为了边疆大事也不便作沉默了一会儿对袁崇焕说:“条对方略井井不必谦逊朕自有主持。”命赐尚方宝剑准其先斩后奏。1不久袁崇焕离京赴任。崇祯帝亲自为其送行把恢复边疆的宏愿完全寄托在袁崇焕身上。袁崇焕深知身负重命但仍虑皇上不能信而不疑便再次恳请皇上“任而勿2信而勿疑”。还一再说明“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崇祯帝皆“优诏答之”。2袁崇焕刚到御辽前线即遇上了驻宁远的士兵因长期缺饷而哗变。他当即单骑入营惩治了贪虐的将领以抚军心又将兵变为者枭示众以严明军纪。为了从根本上稳定军心他连连上奏要求朝廷饷济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